每經編輯 陳鵬程

據上海證券報10月9日報道,iPhone14 Plus出師不利。據10月8日的第三方渠道報價,剛剛正式發售的iPhone14 Plus大幅破發,低於官方價格400-1000元

而細看iPhone14系列,14 Pro銷量仍然堅挺,蘋果或爲此改變生產計劃,將iPhone14、14 Plus產線轉換爲iPhone14 Pro、14 Pro Max產線。消費電子行業轉向之下,果鏈企業也紛紛打入“車鏈”,另謀出路。

iPhone14 Plus破發,被稱爲“年度最不保值手機”

據上海證券報10月9日報道,iPhone14 Plus 10月7日正式發售,依據不同配置,官方售價在6999-9699元之間。但iPhone14 Plus明顯遇冷,第三方渠道報價顯示,該機型一經上市立刻破發。與官網售價相比,iPhone14 Plus 128G版本市場價格要便宜400元左右,512G版本更是驟降超千元。同時蘋果官網顯示,iPhone14 Plus目前發貨時間是3個工作日,庫存較爲充足。

有分析人士直言iphone14 plus誠意不足,不具備iphone14的價格優勢,也沒有iphone14 pro的特色升級,在同等預算下競爭力不敵iphone13 pro。

在發售之前,iphone14 plus就被冠上了“年度最不保值手機”的稱號。研究機構sellcell分析了40餘家回收商平均換購價值,認爲相比去年同時段,iphone14和iphone14 plus在保值方面表現不佳,前者貶值率達38.4%,後者貶值率達38.6%,爲近兩年最高。而去年的iphone13貶值率僅18.2%,iphone13 mini同期貶值率爲20.3%。

銷量上的冷熱反映到了生產端,蘋果或爲此調整生產線。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蘋果已要求代工廠鴻海將iphone14、14 plus產線轉換爲iphone14 pro、14 pro max產線。依照產線轉化率,等於2022年四季度14pro系列出貨率增加約10%

郭明錤對蘋果今年銷量保持樂觀。他表示,iphone14和14 plus的需求的確明顯低迷,但iphone14 pro和14 pro max以及降價的iphone13訂單增加,這應該能抵消iphone14和14 plus潛在的砍單。

此前,據中國經營報9月29日報道,根據Sandalwood電商市場監測數據,iPhone 14系列在天貓平臺7天預售銷量與iPhone 13系列7天預售相比,增長7%,銷售額同比增長17%;分版本預售銷量來看,普通版預售量同比下降70%,Pro版本預售量則同比增長56%

“我們瞭解到的情況是iPhone 14系列中,iPhone 14的黃牛價跳水比較明顯,而iPhone 14 Pro與iPhone Pro Max依舊存在一定的溢價。這說明單價較低、升級較少的iPhone 14在消費者側的需求比較疲軟,而單價較高、升級較大的iPhone 14 Pro與Pro Max的需求比較旺盛。”市場調研機構高級分析師吳怡雯表示。

對此,市場調研機構GfK手機領域高級分析師侯林也表示:“iPhone 14普通版因爲性能更新過小,無法吸引消費者原價購買,但iPhone 14 Pro的兩個版本確實賣得不錯。這說明隨着消費能力的兩極分化,手機購買也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

根據侯林的預測,iPhone 14系列首銷情況應該會和上一代持平,但普通版iPhone 14肯定會比iPhone 13的銷量低,Pro版則會是iPhone 14比iPhone 13高。在他看來,APP和靈動島的適配問題只是小問題,就像很多摺疊屏手機沒有適配平板模式,但摺疊屏手機也擁有一定市場。

“適配並不算是問題,當初iPhone X第一代出現的時候也沒有任何APP適配劉海屏,但iPhone X依舊賣得很好。”侯林指出,iPhone 14普通版表現不佳目前來看是蘋果故意爲之,是爲了拉開與Pro版本的差距,藉此提高產品平均售價,增加整體利潤

“行業需求減弱”,果鏈企業紛紛另謀出路

據上海證券報10月9日報道,上半年,果鏈企業業績出現明顯分化。Choice數據顯示,108家蘋果概念股中,上半年共有92家上市公司處於盈利,其中48家公司淨利潤破億,另有16家面臨虧損。談及原因,“行業需求減弱”成爲財報中的常見表述

消費電子強勢不再的大背景下,果鏈企業紛紛另謀出路,處於景氣區間的汽車賽道成爲首選。

果鏈“一哥”立訊精密便牽手奇瑞,開展零部件配套和整車代工業務。立訊精密汽車板塊上半年營收21.11億元,增長19.04%。在8月份接受機構調研時,公司表示,未來幾年,尤其是明年開始,公司汽車板塊增速將高於公司平均水平。

蘋果精密結構件廠商安潔科技也在加快“上車”。公司主營業務是製造手機、電腦、筆記本等消費電子精密器件,公司於2021年獲得新能源汽車品牌客戶無線充電定點項目,2022年進入產品的小批量量產階段。目前,新能源汽車業務營收佔比爲27.96%,毛利率超其他業務,達28.96%。

此外,長園集團、勝利精密領益智造藍思科技等多家果鏈企業也披露了在汽車方面的佈局。

耐人尋味的是,蘋果自身或重啓沉寂了多年的汽車業務。郭明錤透露,根據最新調查結果,蘋果將會在2022年年底前組建新的汽車團隊。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上海證券報、中國經營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