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華爲心聲社區發佈的訃告,監事會副主席丁耘突發疾病於2022年10月7日凌晨不幸去世,享年53歲。網友爆料稱,丁耘10月6日參加了28公里長距離拉練,10月7日凌晨因爲“突發疾病”沒有再醒來,他的“突發疾病”很有可能是心臟方面的問題。

運動本是一件強身健體的好事,爲何會導致意外的發生?北京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汪芳指出,運動本身並沒有錯,關鍵在於運動的時機和強度是否合適。

普通健康人在安靜狀態下,正常心率範圍是60-100次/分鐘,爲規避超負荷運動風險,專家劃定出一條較爲簡單的運動時最大心率的“警戒線”,即一般成年人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齡(歲)。汪芳表示,每個人的基礎心率和峯值心率個體差異較大,50歲以上女性和40歲以上男性,在開始高強度運動前,應該做一個深入的心臟檢查。“心肺運動試驗”可以測定每個人的基礎心率、峯值心率,也可以更爲精準地確定運動時最大心率的“警戒線”,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再進行中高強度的長期運動。

“如果運動強度進一步增加,超過運動時最大心率的‘警戒線’,就要引起注意了,這種狀態最好不要超過10分鐘,尤其是有基礎病的人羣,以免發生心血管異常,誘發運動時的心源性猝死。”汪芳提醒,運動性猝死與運動有關,但是始作俑者並不是“運動”,意外的發生多見於以下“高危情況”。

愛運動卻疏於體檢

患者可能有潛在的疾病沒被及時發現和診治,以至於在高強度運動時誘發心腦血管事件等嚴重後果。

運動前就身心俱疲

如連續多天加班、出差等,體力精力都較爲疲乏,堅持運動會進一步增加心臟負荷,容易引發心律失常等情況,增加猝死風險。

偶爾鍛鍊強度過大

缺乏鍛鍊的人突然劇烈運動,超過最大心率80%甚至更高,身體一時間無法消化這麼高的強度,發生運動性猝死的概率就會增加。

過多攝入冰涼飲料

如果天氣特別熱,運動時出汗過多、一次性飲入大量冰涼的飲料等,這些不良刺激也可能成爲運動時發生意外的導火索。

生活習慣不健康

特別是喝酒之後,當務之急是將多餘的酒精分解掉,此時運動會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大大增加心臟負擔,此時運動必定是弊大於利。

感冒發熱身體不適

生病或有其他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也不宜運動,例如在感冒發熱期間,身體免疫力明顯下降,高強度運動會讓病毒更易侵入身體,嚴重時可引發心肌炎。

先天心臟存在問題

一些人羣存在先天性的離子通道病或冠脈畸形等心臟病,平時看不出來,運動強度增大後會出現各種不適,如頭暈、噁心、胸悶、心前區疼痛等症狀。

【健康提醒】

跑步時出現這幾種信號應立刻停下休息:

心跳過慢

正常情況下,運動會讓人的心跳加快,若運動時心率反而低於50,血壓也變低,此時應當及時停止運動。

疲乏胸悶

正常情況下適量運動帶來的更多是“神清氣爽”,若過程中出現不明原因的疲乏、胸悶等特別不舒服的情況,就要警惕猝死的發生。

心慌心悸

平常人勞累後即便出現心慌感,也不會十分難受。運動後,長時間的心慌、心悸有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問題,特別是那些有器質性心臟病的人。

莫名頭暈

正常人運動時即便出現頭暈,往往持續時間較短,很快就能恢復。如果運動後出現不明原因、長時間不緩解的頭暈,就要引起警惕。

身體疼痛

很多因運動不當導致心肌梗死的病例顯示,在發病前跑者出現過劇烈的胸痛,或胸背疼、肩頸疼,甚至是頭痛、胃痛、牙痛等情況。

新京報記者 劉旭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