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0月9日訊(記者 高萍)經歷了8月標品信託產品成立規模續創新高後,9月標品信託環比出現下滑。第三方最新統計數據顯示,9月集合信託產品的發行規模和成立規模均有明顯的下滑,而標品信託業務的下滑是主因。

信託業分析人士指出,標品信託產品的資金募集與證券市場走勢息息相關。標品信託業務正成爲當下信託公司業務轉型的主要增長點和發力點,標準化金融資產投資(尤其是債券)存在結構性機會。展望四季度,隨着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的落地以及經濟修復加快,信託公司在標品業務投資經驗的不斷積累,標品信託業務有望迎來更大發展機遇。

市場波動拖累標品信託規模下滑 集合信託發行、成立市場遇冷

與8月集合信託發行市場行情回暖、成立行情繼續向好不同,9月集合信託發行、成立市場遇冷。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最新統計數據顯示,9月共計發行集合信託產品1884款,環比減少291款,降幅爲13.38%;發行規模1390.54億元,環比減少220.84億元,降幅爲13.71%。

成立市場方面,9月共計成立集合信託產品2123款,環比減少30款,降幅爲1.39%;成立規模1176.59億元,環比減少165.41億元,降幅爲12.33%。

成立情況按照資金投向來看,9月投向金融和基礎產業領域的信託資金規模顯著下滑,房地產類信託成立規模有所回升,工商企業類信託成立規模則環比大增。

數據顯示,9月房地產類信託產品的成立規模爲50.48億元,環比增加13.35%;基礎產業信託成立規模156.52億元,環比減少37.50%;投向金融領域的產品成立規模863.02億元,環比減少12.66%;工商企業類信託成立規模103.75億元,環比增加112.86%。

“房地產類信託成立規模有所回升,但成立規模相對較小。房地產信託業務目前處於轉型期,信託公司在房地產領域展業仍保持相對謹慎。”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研究員喻智分析。

對於9月集合信託產品的發行規模和成立規模均有明顯的下滑,喻智稱,標品信託業務的下滑是主因。“在美國加息導致匯率波動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國內市場情緒下降;另外,非標信託業務成立規模下滑趨勢有所緩和,非標信託產品的成立規模降幅較上月有所減小。”喻智如是說。

債券類標品信託產品表現穩健 標準化金融資產投資存結構性機會

就標品信託業務而言,具體來看,9月標品信託產品成立數量1051款,環比減少11.08%,成立規模774.77億元,環比減少15.09%。

“標品信託產品的資金募集與證券市場走勢息息相關。”喻智補充道,權益類標品信託產品受市場波動影響大,成立規模下滑更加明顯;債券類標品信託產品在弱市中表現更加穩健,成立規模相對穩定。數據顯示,9月固收類產品成立規模636.61億元,環比減少0.52%;權益類產品成立規模90.17億元,環比減少57.77%。

另外,TOF產品在標品信託業務中仍佔據較爲重要的地位。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截至9月30日,9月TOF結構的標品信託產品成立規模206.55億元。

對此,用益信託研究員帥國讓指出,一方面信託公司需要依靠私募、公募等機構的投研能力,做大自身的標品信託業務;另一方面,TOF產品通過多元化的資產配置在波動相對較低的情況下,可獲取穩定的收益,已逐步被市場所認可,TOF產品風險分散、波動較低,能夠爲客戶實現資產的穩健增值,更適合尋求穩健收益的存量信託投資者。

展望後期,帥國讓稱,受嚴監管政策指引等因素影響,預計四季度集合信託成立規模增幅可能會有所放緩。儘管三季度A股三大指數承壓但在標準化金融資產投資(尤其是債券)依然存在結構性機會。另外,隨着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的落地以及經濟修復加快,信託公司在標品業務投資經驗的不斷積累,標品信託業務有望迎來更大發展機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