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盧夢雪 冉學東 北京報道

空缺近兩年後,晉商銀行新行長終就位。

近日,晉商銀行發佈公告稱,該行行長張雲飛任職資格獲批。自2020年12月份,晉商銀行行長唐一平離職後,該行行長一直空缺至今。此前張雲飛於2021年被任命爲黨委副書記,代履行長職責。

2022年中報數據顯示,晉商銀行上半年淨利潤9.7億元,同比增10.25%;資產質量向好,不良貸款率較年初下降0.02個百分點。同時,晉商銀行積極推薦零售業務轉型,上半年該行非保本理財產品餘額爲531.43億元,比年初增加了10.62億元,但受到代理業務手續費收入減少的影響,中間業務收入縮水,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同比下滑6.69%。

10月9日,《華夏時報》記者郵件詢問晉商銀行新行長上任後計劃,及該行中間業務發展規劃,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覆。

“一正三副”行長格局形成

10月3日,晉商銀行公告稱,該行已於近日收到《中國銀保監會山西監管局關於覈准張雲飛任職資格的批覆》,據此,中國銀保監會山西監管局已覈准張雲飛關於晉商銀行行長的任職資格。

實際上,2021年4月30日,晉商銀行就曾公告建議委任張雲飛爲該行副董事長、副行長(代行行長職責)。今年6月28日,晉商銀行發佈委任行長公告,稱該行董事會已審議通過委任張先雲飛爲行長,但彼時該任職資格仍待銀保監局正式批准。本次收到山西銀保監局覈准,晉商銀行表示,張雲飛作爲晉商銀行行長的委任自2022年9月30日起生效。

晉商銀行的行長一職位自2020年12月份原行長唐一平因工作調動原因辭任後,就一直空缺。距離本次新行長任職資格覈准已有近兩年的時間。

簡歷信息顯示,張雲飛現年51歲,在晉商銀行工作已有13年,在銀行業擁有逾25年經驗。

張雲飛於2009年9月加入晉商銀行,自2009年9月至2014年1月供職於晉商銀行風險管理部;自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擔任該行風險管理部總經理,並自2011年5月至2021年4月擔任本行首席風險官;自2021年8月30日起被獲委任爲晉商銀行執行董事、副董事長及副行長。

在加入晉商銀行前,自1994年9月至2009年8月,張雲飛先後供職於中國工商銀行太原市分行和山西省分行。

公開信息顯示,張雲飛於1994年7月獲得位於山西省的山西經濟管理學院(現稱山西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專業學士學位,於1999年7月被中國工商銀行評定爲中級經濟師。

至此,晉商銀行正式形成由行長張雲飛、副行長趙基全、李燕斌、王羲斌的“一正三副”高管架構。

新行長上任後,晉商銀行經營發展有何新規劃?10月9日,《華夏時報》記者郵件詢問新行長上任後晉商銀行在經營發展方向上是否有調整,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覆。

財富管理業務向好

晉商銀行總部位於山西省太原市,前身爲成立於1998年的太原市商業銀行,於2009年更名爲晉商銀行,並在2019年7月於港交所上市。

2022年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晉商銀行實現營業收入25.70億元,同比增長0.33%;淨利潤9.72億元,同比增長10.25%。

資產規模也得到了一定增長。財報信息顯示,晉商銀行上半年資產總額達3158.1億元,同比增長8.33%,較年初增長4.1%,其中貸款總額1746.1億元,較年初增長12.1%。

資產規模增長的同時,該行資產質量也得到了較好的控制。上半年該行不良貸款率1.82%,較年初下降了0.02個百分點。但不良貸款餘額增加,上半年不良貸款31.813億元,較年初增加了3.228億元。

晉商銀行在半年報中解釋稱,不良貸款實現總額上升但不良貸款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受商業疲軟及疫情影響,部分企業經營困難發生違約,致使不良貸款總額上升,同時晉商銀行持續加強信用風險管控,加強預警跟蹤與貸後管理, 加大風險處置力度,綜合運用現金清收、覈銷、轉讓等手段,提升清收處置質效。

同時,《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晉商銀行目前官網展示的處於存續期的理財產品有153款,均爲淨值型理財產品,且風險等級均爲低風險、中低風險和中風險。目前處於募集期的理財產品有4款,均爲豐盈系列,業績基準/收益率在2.5%-4.1%之間,存續期在184天以上,多爲較長期限產品。

自2021年以來,晉商銀行零售業務轉型不斷推進,上半年來自零售銀行業務的營業收入爲436.0百萬元,佔同期營業收入總額的17.0%,零售銀行客戶數量也由2021年6月30日的2877.7千人上升至3084.6千人。

財富管理業務方面,晉商銀行也在積極拓展理財產品和服務,並已於2021年三季度完成理財業務淨值化全面轉型。截至2021年末,晉商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金額爲1251.85億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非保本非保收益的理財產品餘額爲531.43億元,比年初增加了10.62億元,上半年實現理財業務服務費收入0.96億元。

雖理財業務收入增加,但上半年以來,晉商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整體下降,上半年實現手續費及佣金收入3.68億元,同比減少了6.7%。《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主要源於代理業務手續費及其他收入的減少及支出的增加。

同時,晉商銀行解釋稱,手續費及佣金收入下降主要是由於受監管政策影響,發行債券業務規模下降,代理業務手續費收入下降。

截至2022年6月末,全市場的理財餘額爲29.15萬億,其中銀行理財公司的存續規模爲19.14萬億元,佔比65.66%,而中小銀行數量雖多,其理財產品的規模在整體市場中佔比並不大。數據顯示,上半年城商行和農村機構的存續產品規模合計爲4.67萬億,佔比約16.03%。

根據資管新規要求,商業銀行需設立理財子公司開展理財業務,而理財子公司的設立又需滿足一定條件。而在今年5月份,市場也曾有消息稱,部分地區的中小銀行收到監管部門通知,要求控制理財業務的規模,且這一要求主要是針對未設立理財子公司的中小銀行的自營理財業務。

在這樣的背景下,轉行代銷或者設立自己的理財子公司成爲衆多中小銀行的選擇。普益標準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開展代銷業務的276家商業銀行中城商行、農商行兩者合計佔比爲79.35%,較2021年增加了4.7個百分點,中小銀行大力佈局代銷業務的態勢進一步凸顯。

對於推進零售轉型的晉商銀行來講,其後續理財業務發展有何規劃?《華夏時報》記者同時就此向晉商銀行郵件詢問,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覆。

來源:華夏時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