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羣大使接受《環球時報》專訪:中方挫敗美英澳“洗白”核擴散圖謀

“美英澳三國無視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成員國和國際社會的嚴重關切,非但不停止其核擴散行徑,還一味採取鴕鳥政策,混淆是非,一再幹擾破壞機構業已開啓的成員國主導的政府間審議進程。”這是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代表王羣大使近日在IAEA會議期間就三國核潛艇合作問題的一段發言。9月中旬和月底,IAEA理事會會議和第 66 屆大會先後在維也納召開。中方在會上歷數美英澳核潛艇合作非法轉讓核材料、破壞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等“七大問題”,得到了機構廣大成員國的普遍呼應。10月9日,王羣大使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講述了中方與“急了”的三國在IAEA理事會會議和大會進行兩回合激烈鬥爭的過程,並表示如果美英澳突破規則底線,“任由核武器材料的擴散,這可能成爲國際核不擴散體系坍塌的最後一根稻草”。

環球時報:美英澳三國破壞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的行爲究竟有多嚴重?

王羣:大家一直都在講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爲基石的國際核不擴散體系,那麼到底什麼是核不擴散體系?簡單說,這一體系是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衆所周知,戰後國際秩序和體系是在兩次世界大戰的廢墟之上建立起來的。

縱然其表象紛繁複雜,但本質卻從未改變:一是以聯合國爲核心的合作型治理架構;二是一套以聯合國憲章和其他國際法爲基本準則,國際社會普遍承認和共同遵守的規則。

具體到國際核不擴散體系上,NPT作爲習慣性國際法和防擴散“根本大法”,是國際社會普遍接受和一再確認的國際防擴散體系基石,爲維護戰後國際秩序發揮了重要作用。維護NPT就是維護國際防擴散體系,就是維護戰後國際秩序。

美英澳核潛艇合作的問題出在美國、英國作爲核武器國家,公然、直接向澳大利亞這個無核武器國家擴散核武器材料,是赤裸裸的核擴散,直接違反NPT,嚴重危害以NPT爲基石的國際防擴散體系。而更有甚者,三國還公然鼓勵其他國家搞這樣的核潛艇合作。

這些年來,在美國雙重標準下,國際防擴散體系可謂千瘡百孔。如果美英澳三國這次再突破規則底線,任由核武器材料的擴散,這可能成爲國際核不擴散體系坍塌的最後一根稻草。所造成的不僅是失序、失衡的問題,還可能導致戰火重燃,生戰生亂,甚至會讓國際社會重回叢林法則,這是極爲危險的。

環球時報:您曾表示中方“挫敗了一些國家企圖劫持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政府間進程和推動三國行徑合法化的圖謀”, 美英澳都有哪些“小動作”?

王羣:美英澳核潛艇合作的本質是核武器材料非法轉讓,是赤裸裸的核擴散。但爲了掩蓋這一本質,三國花了不少心思,口口聲聲以“海軍動力堆”這樣的名目混淆是非,誤導國際社會。爲此,中方已歷數了揭露三國合作的核擴散本質及以所謂“海軍動力堆”爲藉口,竭力迴避合作涉及核武器材料非法轉讓這一“原罪”等“七大問題”,得到了機構廣大成員國的普遍呼應。

中方認爲,三國理應立即放棄公然、直接違反NPT的核潛艇合作。如三國執意推進,那麼就必須由國際原子能機構成員國主導的政府間進程協商並提出解決方法。這不能由三國說了算,同時,也不是IAEA總幹事所能決定的。

自去年11月以來,在中方主張下,機構理事會會議和大會連續五次以協商一致方式決定設置單獨正式議題,專門討論這一問題,開啓了成員國主導的政府間審議進程,這一進程不斷深化,事實越辯越清,越辯越明。這也就是爲什麼在這次9月召開的機構理事會會議和大會上,三國“急了”的原因吧。因此,他們採取了一系列“大動作”,而非“小動作”,試圖藉此“洗白”其核擴散圖謀,將之“合法化”。

第一個回合。美英澳三國先是在機構理事會會議上“妖魔化”中方推動、開啓的成員國主導的政府間審議進程,企圖劫持並阻擋這一進程;同時通過政治操弄,推動出臺所謂“總幹事報告”,提出三國核潛艇合作所謂的法律依據、法律框架和結論。

第二個回合。三國隨後在機構大會上赤膊上陣,強行推動在有關決議中寫入整段整段的修正案,企圖一步到位爲其核潛艇合作謀求“合法化”,“洗白”這一行徑。三國的這兩個回合都徹底失敗了。理事會會議上,三國沒能阻擋成員國主導的政府間進程;成員國對“總幹事報告”提出了異議,要求記錄在案,作爲下步審議的依據。大會上,中方乾淨徹底地打掉了三國的修正案。

通過這兩個回合,中方贏得了這場捍衛NPT權威、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的正義之戰。

環球時報:中國爲挫敗三國試圖“洗白”自身核擴散行徑的圖謀,並維護國際規則都做了哪些努力?提出哪些主張?

王羣:美英澳三國核潛艇合作問題直接關係到要不要堅持以NPT爲基石的國際核不擴散體系;要不要堅持機構《規約》明確的相關規定;要不要堅持機構總幹事和祕書處所應履行的防擴散和保障監督職責。

這些大是大非的問題,不能有絲毫的含糊。爲切實解決國際社會對三國核潛艇合作問題的防擴散關切,切實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中國推動機構自去年11月以來開啓了由成員國主導的政府間審議進程,乾淨徹底地打掉三國企圖在大會相關決議中加入將其核潛艇合作“合法化”的修正案。

同時,中方也提出一系列主張:一是堅持機構防擴散職能的政治方向,反對機構以任何方式參與任何核擴散行徑和推進軍事目的的活動;二是堅持規則底線,堅持NPT和機構《規約》,不論成員國還是機構總幹事都需嚴格遵守各自的防擴散和保障監督法律義務;三是堅持成員國主導的政府間進程,共同努力爲三國核潛艇合作問題的妥善解決創造條件,探尋各方均可接受的解決方案;四是堅持求同存異,把握住防擴散這個共同目標,攜手維護機構權威和國際防擴散體系。

環球時報:有西方媒體稱,《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及條約的保障監督協定(CSA)在覈潛艇“海軍動力堆”這樣的問題上有“漏洞”或“後門”,無核武器國家可免於被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核查。到底有沒有這樣的“漏洞”或“後門”?

王羣:《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沒有這樣的“漏洞”或“後門”。什麼法律都不可能面面俱到,但NPT禁止核武器擴散的宗旨和條文都非常明確。不能說NPT只禁止“核武器”,就可因之說NPT允許非法轉讓“核武器材料”的活動。這在法理上是站不住腳的。從法理上講,沒有哪個保障監督協定可以牴觸,甚至凌駕到作爲母法的NPT之上。同時,保障監督協定確實是有“例外條款”,涉及“海軍動力堆”,但所涉核材料屬一個主權國家的軍事範疇,而不是指核武器國家借“海軍動力堆”名義向無核武器國家擴散核武器材料。一國主權軍事活動和國家間的核擴散行徑,完全是兩碼事!總之,NPT 也好,保障監督協定也罷,在覈擴散問題上既沒有“漏洞”也沒有“後門”。保障監督協定的“例外條款”不適用三國核擴散行徑。三國以“海軍動力堆”爲幌子,人爲製造所謂法律依據以適用上述“例外條款”的企圖註定不會得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