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方面獲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劉高恩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2年10月7日上午在京逝世,享年83歲。

公開資料顯示,劉高恩1939年9月出生,上海人,在北航學習工作五十餘年,從事航空發動機燃燒專業的教學與科研工作。1956年考入北京航空學院航空發動機設計專業。1961年大學畢業並留校參加工作。1968年調入國防科工委某研究所工作,從事固體燃料衝壓發動機燃燒研究,1978年調回北航。1982年赴美國西北大學機械系訪問學習,1985年回國繼續在北航工作,次年建立北航航發燃燒團隊。1992年出任北航發動機系(現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副主任(主管科研)。1995年參加航空發動機氣動熱力重點實驗室的籌建工作,並任實驗室副主任,爲實驗室建設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劉高恩對中國航發燃燒專業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1)建立高溫升燃燒室貧油熄火模型、先進冷卻方式換熱模型和低冒煙燃燒組織方法;(2)建立單頭部燃燒室真實構型高溫高壓試驗裝置和方法,爲國內多個重點型號燃燒室關鍵技術攻關提供支撐;(3)按照適航標準建立了燃燒室污染排放測試系統,爲我國自主發展民機低排放燃燒組織方法打下基礎;(4)編著《高效節能發動機文集》第四分冊(燃燒分冊),爲我國先進航空發動機燃燒室研製提供了重要參考。

據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發動機研究院官網介紹,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發燃燒團隊依託中國航發-北航航空發動機研究院和航空發動機氣動熱力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主要從事航發燃燒室氣動熱力基礎理論、設計研發和光學診斷等相關研究。1986年,隨着高校科研體制的轉變,團隊創始人劉高恩教授與王華芳教授一起成立了航發燃燒團隊。

第一任團隊負責人劉高恩教授,1982年赴美國西北大學訪問學習,師從國際燃燒學著名學者C. K. Law教授,1985年回國繼續在北航工作,次年建立航發燃燒團隊。當時我國航空發動機燃燒技術非常落後,總體就是二代水平,開始展開三代的型號研製和四代的預先研製。爲了我國航空發動機燃燒室技術突破之急需,劉高恩教授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把基礎研究成果應用到燃燒室關鍵問題的攻克上,一定要把科研做實,爲此建設了國內第一個高溫高壓燃燒試驗檯等臺架。在劉高恩教授帶領下,先後支持了多款型號研製和預研,爲我國發動機關鍵技術突破打下堅實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