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池企業在供應鏈佈局領域又有新動作,以應對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帶來的挑戰。

據《韓國經濟新聞》10月11日報道,韓國電池企業LG新能源與浦項制鐵集團將在電池正負極材料中長期供應、新一代產品及材料開發、電池再利用等領域加強合作。浦項制鐵集團隸屬於浦項制鐵控股公司,後者在世界500強排名第188位。

在兩家公司的簽約儀式上,LG新能源公佈了今後七年的正負極材料購買計劃,浦項制鐵集團則公佈了根據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加速各地區增設工廠的計劃。

浦項制鐵集團子公司浦項化學是一家電池材料商,從2012年開始向LG化學供應正極材料,雙方保持緊密的合作關係。LG新能源是去年由LG化學的電池業務拆分而來。

雙方表示,考慮到新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美國《通脹削減法案》等影響,全球供應鏈問題日趨嚴重。因此,兩家公司積極促成同盟合作,共同應對危機。

美國《通脹削減法案》規定,自2023年開始,新能源汽車所搭載的動力電池,須有50%以上的電池部件和材料在北美製造或組裝,才能獲得一份3750美元(約合2.7萬元人民幣)的稅收補貼。該法案所要求的原材料本地化比例將逐年提升,2029年須達到100%。

《韓國經濟新聞》9月報道稱,LG新能源等韓國電池企業正在等待《通脹削減法案》具體施行細則的發佈,同時在着手整理原材料供應鏈。它們正在尋找可以代替中國企業的供應商,並確認它們的供貨量等情況。

浦項化學今年5月宣佈,將與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成立正極材料合作公司Ultium CAM,投資3.27億美元(約合23.4億元人民幣),在加拿大魁北克省開工建設高正極材料工廠。

路透社報道稱,Ultium Cam公司將從2025年開始,在八年內持續向Ultium Cells公司供應正極材料。Ultium Cells是通用汽車與LG新能源成立的電池合資公司,該公司正在美國俄亥俄州和田納西州建設年產能爲35 GWh的電池工廠。

除了正極材料,浦項化學去年12月投建了韓國第一家人造石墨負極材料工廠,每年生產8000噸人造石墨材料,可以滿足21萬臺60 KWh的電動汽車生產。韓國電池企業目前使用的人造石墨負極材料主要從日本和中國進口。

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另有3750美元的稅收補貼與電池產業上游的礦產有關。自2023年開始,電動汽車需有40%的關鍵礦物在北美或與美國簽訂貿易協定的20個國家開採或回收。

《韓國經濟新聞》的報道指出,韓國電池企業預計將增加與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智利等國企業的合作,這些國家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議、且擁有鋰、鈷、鎳等製造電池的關鍵原材料。

9月下旬,LG新能源已與三家加拿大礦企分別簽署了合作協議,將從Electra、Snowlake和Avalon採購氫氧化鋰和硫酸鈷。這兩種產品均爲動力電池生產的關鍵原材料。

根據協議,自明年起,LG新能源將在未來三年從Electra獲得7000噸硫酸鈷,後者是北美唯一的硫酸鈷供應商。Snowlake和Avalon則將成爲LG新能源的氫氧化鋰供應商,2025-2035年將分別供應20萬噸和5.5萬噸。

《韓國經濟新聞》報道稱,浦項制鐵集團10月11日表示,隨着美國《通脹削減法》的實施,全球電池企業對美國的投資變得活躍。爲了積極應對國內外客戶擴大鋰供應的要求,該公司提前實施了明年計劃的阿根廷鹽湖鋰第二階段項目。

報道提到,浦項制鐵控股公司將向阿根廷鹽湖鋰項目追加投入1.5萬億韓元(約合75.4億元人民幣),建設年產2.5萬噸的氫氧化鋰工廠,爲浦項化學和韓國其他正極材料企業供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