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格力電器的三個堅守丨對話企業家

國際金融報

過去十年,是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十年。要了解中國家電製造業過去十年飛速成長的奧祕,格力電器註定是一家繞不過去的企業。

近日,《國際金融報》專訪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就過去十年的產品、技術、品牌發展經歷展開對談。

十年間,格力電器是見證者,目睹着中國家電產業實現輝煌業績;十年間,格力電器也是參與者,推動和助力着中國家電行業華麗轉身;十年間,外部環境複雜多變,格力電器自身也隨着時代發展不斷調整步伐。

時代瞬息萬變,但企業亦有堅守。當被問及過去十年間格力電器在哪些方面是一直堅持不變,並將持續下去時,董明珠提到了“三個堅守”——堅守自主創新,堅守品質第一,堅守鬥爭精神。

十年飛躍

過去這十年,中國家電產業飛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根據工信部數據,2021年中國家用電器行業實現營業收入1.74萬億元,相較2012年的1.14萬億元營收提升超過50%。

作爲中國家電代表品牌的掌門人,在回首過去十年整個行業的改變時,董明珠稱,能明顯看到中國家電行業的形象轉變,消費者需求的轉變,以及技術層面的飛速成長。

董明珠表示,十年前,中國製造往往是“劣質低價”的代名詞,但隨着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製造業品牌建設愈發受重視,經過不斷努力,技術、質量、產品形象不斷提升,“中國製造”得到了世界認可。

“形象的轉變離不開技術的支持。”在董明珠看來,過去十年也是中國家電行業在技術層面飛速成長的十年。“我們從全世界的加工基地、依賴於別人的技術而成長到逐漸掌握核心科技,發展成爲了一個真正的創造者。”

與此同時,伴隨和推動着中國家電行業不斷發展的消費者們的需求,也逐漸從滿足基本功能的“溫飽型消費”,向從外觀到功能到品牌的“品質型消費”轉變。

這些都是從外部所看到的整個行業的變化,而站在企業內生角度,格力電器過去十年在形象、技術、產品等多方面也在不斷變化。在回顧過去這十年時,董明珠感觸頗深,“在格力電器30年的發展歷程中,近十年對格力電器是極其不平凡的。”

這十年間,伴隨着中國家電品牌在全球範圍內的聲名遠播,格力電器也做到了以自主品牌走向世界,越來越多的國家主動選擇格力,認同格力。截至目前,格力電器產品已遠銷1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技術層面,大衆熟知的“格力電器,掌握核心科技”不僅僅是一句廣告語。2012年,格力1赫茲變頻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這也是中國空調企業第一個國家科技進步獎;同年年末,格力“雙機增焓變頻壓縮機的研發及應用”被鑑定爲“國際領先”,改寫了空調行業百年曆史,開創了雙級變頻新紀元;2013年,全球首創的“不用電費的中央空調”格力光伏直驅變頻離心機系統,經權威專家一致認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董明珠自信地表示:“如今,無論是哪一類的空調需求,我們都做到世界領先。”

十年間,中國家電企業的規模也跟隨着產業浪潮而動。站在這個不平凡的十年起點,格力電器2012年的全年營業總收入首次突破1000億元,十年間,格力電器實現了營收翻倍,利潤增加兩倍。

不過,比起這些數據指標的變動,董明珠更關注的是企業自身的成長。當被問及在這關鍵十年間對於公司發展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時,董明珠提到的每一點都與“掌握核心科技”息息相關。

董明珠提到,2012年到北京開會時看到受霧霾影響,環境污染嚴重,於是格力電器將方向瞄準到了光伏與空調的結合上,提出要顛覆傳統的空調形式,研發出“不用電費的空調”,以緩解環境污染。“從2012到2022,我們在光伏領域歷經十年耕耘,這十年我們與國家發展同步前行。”如今,格力光伏技術創新推出了“零碳源”空調技術,以技術升級與能源改革助力綠色發展。

2013年,格力電器正式開始了多元化發展之路,其中一個方向便是智能裝備。“回頭看這十年,我們完成了從無到有的一個轉變。”董明珠表示,“通過在智能製造上的佈局,我們實現了空調生產全過程的自主研發,我們有自己的壓縮機工廠,有自己的模具工廠,有自己研發的工業機器人,將空調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發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質的改變。”

在“掌握核心科技”的自主創新道路上,格力電器的專利數量持續多年位居全國前茅,過去三年間更是從4萬多件到突破10萬件。據“董明珠自媒體”微信公衆號消息,國家知識產權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格力電器累計申請專利102835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53126件;累計發明專利授權15986件,是唯一一家連續六年進入中國發明專利授權量前十的家電企業。

變與不變

中國家電行業經過十年發展,空調從增量市場進入存量市場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隨着大家電品類逐漸實現普及,中國家電企業們或多或少地都在強化自身的外研能力,不僅僅是在家電品類上進行拓展,同時還將目光放遠至家電之外的領域,向上下游追溯延伸。雖然在具體發展路線上有所不同,但多元化已是中國家電企業的共識。

事實上,頭部的家電巨頭們早就意識到了多元化的重要性。從2013年至今,格力電器的多元化也走到了第十年,其家電類產品也從爲人熟知的空調到冰洗電器,再到小家電,逐步實現了整個家居體系的全面佈局。不過,從產業佈局來講,“家電企業”已不足以定義格力電器,包括空調、生活電器在內的家用消費品只是格力電器在多元化發展中的一大板塊。在智能裝備領域,格力電器有自己的壓縮機工廠,將壓縮機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發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近幾年,格力電器高調進入新能源賽道,旗下格力鈦電池被認爲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應用價值。

在這十年間,格力的多元化佈局從來不是盲目的,我們希望通過覆蓋不同的業務板塊不斷擴充我們的產業鏈,完善供應鏈,達到全流程的自主可控,自己打通整個產業鏈,實現從零部件到成品的自主研發。”對於多元化佈局,董明珠如是總結道。

除了多元化佈局,渠道變革也是不得不提的一點,這並非是格力電器一家所面臨的問題。十年間,電子商務不斷發展、物流體系不斷完善,家電企業的實體店銷售模式面臨新的衝擊,無論是主動迎合還是市場倒逼,渠道變革是家電企業不得不面對的一道關。

而作爲多年來持續冠領全球空調市場的家電巨頭,格力電器在國內線下擁有龐大的優質銷售網絡,尤其是自疫情以來,格力電器又扎進熱鬧非凡的網絡帶貨直播中,其渠道變革自然引來一衆目光。

如今,格力在新零售渠道改革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2022上半年,格力電器在訂單管理流程數字化方面繼續完善,持續推進全國倉網優化建設,構建以“基地倉+區域倉”爲載體的智能倉儲羣,全面升級物流信息化系統,實現供應鏈全鏈路數字化、可視化。目前,格力新零售改革已在局部地區試點成功,從下單到送貨整個流程均已打通,系統具有商品智能尋源、倉庫就近發貨、政策自動結算、全流程可視化等功能,通過新零售渠道更好爲消費者服務。

十年間,競爭對手來來去去,外部環境在變,規模在擴大,業務在轉型,渠道在變革,技術在進步……變化無處不在,但也有一些事情沒有變過。

根據董明珠的說法,自主創新是中國品牌走出去的關鍵,也是我國產業向高端化轉型的重要一步。只有加強創新,讓產品具備核心競爭力,才能真正成爲一個優秀的品牌,成爲一個引領者而不是跟隨者。

“好空調格力造”這句口號家喻戶曉的背後,正是格力電器過去十年乃至三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對於“堅守品質第一”的體現。董明珠對此表示:“我們始終堅守品質第一這樣的一個經營思想。產品是企業的立身之本,我們希望把我們的產品做到真正的高品質,讓外界重新認知中國製造,愛上中國製造。”

格力電器的“鬥爭精神”在行業內也是出了名的。“在堅守自主創新與品質第一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面對這些困難,我們要堅守鬥爭精神。首先是跟自己鬥,要有‘刀刃向內’的勇氣,嚴格把控每一個環節。”

在訪談中,董明珠還一併提及:“要跟不良風氣‘鬥’,要堅決和損害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行爲作鬥爭。實際上,目前還存在有部分企業爲了利益最大化而偷工減料的行爲,這是對消費者的極其不負責,要堅決與其作鬥爭。”

挑戰與機遇

中國家電行業走過的這不平凡的十年,相關企業面對的不只有市場不斷擴容和隨之而來的各種機遇,也有風雲變幻下的分化與變革。

2020年至今,家電業被認爲正在經歷史無前例的大變局。疫情出現並在最近兩三年裏持續反覆,複雜多變的地緣政治因素也對市場消費帶來消極影響,與此同時房地產與家電市場高度關聯,房地產下行,對家電消費也難以形成持續拉動力。

2018年格力電器營收站上2000億,不到十年便實現了營收翻倍,利潤增加兩倍,不過在隨後的三年裏,在複雜多變的內外部因素下,格力電器營收利潤均受到了影響。

對此,董明珠回應稱:“在格力電器的發展歷程中,營收、利潤對我們對我們來說只是一個數據,而非發展的目標,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着眼於格力電器自身的成長。人們說,企業都是逐利而行的,但是格力卻沒有逐利而行,不是因爲什麼賺錢做什麼,我還是自己。在如今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下,我們要依舊敢於去攀登、敢於去挑戰。在企業的成長過程中,沒有事情是沒有風險的,重要的是你的企業能否承受這份風險。”

疫情之下,線下銷售遭遇衝擊,但危中有機,帶貨直播的火爆讓不少行業從中尋找到新的增長空間,家電企業也不例外。不過,三年過去,帶貨直播的熱度逐漸趨於穩定,像董明珠一樣依舊堅持親自參與的企業領導者更是屈指可數。

對於外界的質疑,在董明珠看來,直播的深遠意義不僅僅在於帶貨,更多的是爲消費者提一個新的瞭解格力、瞭解格力產品的渠道,讓消費者通過新興的溝通渠道感知到傳統產業的鮮活。她直言:“有人認爲‘帶貨直播’是一件小事,企業的領導者不應該親自參與,但我覺得事關企業的每一件事都是大事,通過直播能夠感知到消費者對於格力的情緒,直接與消費者進行溝通,將格力最核心的發展理念、品牌概念傳達給消費者,這是讓我很欣慰的。我希望通過親自使用、介紹格力產品讓消費者感受到格力的產品質量,品牌責任感,認識到真正的格力。”

疫情三年,對線下店鋪造成了嚴重打擊的同時,也加速了線下市場消費力向線上轉移。大環境的變化讓大衆的消費習慣被深刻改變,線上消費佔比規模愈加龐大。在此背景下,格力電器渠道改革進程加速,但隨着渠道改革進入深水區,今年以來,核心經銷商“倒戈”事件頻頻將格力電器推上風口浪尖。

“改革往往伴隨着陣痛與挑戰,在這一過程中勢必有人的利益會受到影響,”董明珠表示,“因此有一些不那麼志同道合的人的離開也是正常的。”

無論是疫情帶來的衝擊,亦或是多元化佈局和渠道改革進程中難以避免的挑戰,陣痛或許會持續,但對於接下來無論是家電產業還是格力電器自身的道路,董明珠依舊認爲“未來的發展空間無限大”。

“我覺得更重要的是中國的企業家,他們內心的世界來決定我們的未來的發展。我們要重新定位未來的發展路徑。”董明珠稱,“第一,以國爲由;第二,以創新爲由;第三以能夠爲社會做貢獻爲由。在幾個前提下,中國的製造業會不斷湧現新的人才,這樣的人才不斷湧現出來,才能讓中國的製造有更大的發展。”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