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0月13日訊(記者 劉超鳳)第30家券商獲批基金託管業務資格。第一創業證券最新公告已獲得證監會批覆,獲批基金託管業務資格。目前全市場共有64家機構獲此資格,除了證金公司、中登公司外,還包括了32家銀行、30家券商。

券商的基金託管優勢多體現在私募託管,形成了穩定的“鐵三角”格局,招商證券、國泰君安、中信證券市佔率均超過10%,招商證券更是高達23%,三家寡頭累計託管私募產品數超過6萬隻。私募託管業務具備“贏者通喫”特點,中小券商後發進入該領域,可以填補業務拼圖,有助於財富管理轉型,加深和公私募基金的綁定。

在公募基金託管領域,銀行比券商更具備優勢,銀行積累了大量結算和託管經驗,在結算效率、估值效率上相對佔優,更好地滿足公募基金對於估值時效性的要求。但不可忽視的是,證券行業颳起券結基金模式,券商作爲結算交收主體,全程參與基金的交易、託管及結算過程,將使券商和機構的綁定更深。

第一創業證券獲批基金託管資格

第一創業證券公告,公司近日收到證監會《關於覈准第一創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證券投資基金託管資格的批覆》。根據該批覆,公司證券投資基金託管資格已獲覈准。

第一創業證券總部位於深圳,2016年在深圳主板上市交易。作爲一家中小型券商,第一創業證券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3.28億元,歸母淨利潤2.87億元。獲批基金託管資格後,第一創業證券也成爲第30家獲此資格的券商。

根據wind數據,加上第一創業證券,目前全市場共有64家機構獲得基金託管資格,除了證金公司、中登公司外,還包括了32家銀行、30家券商。

年內已有三家券商獲批基金託管資格,包括第一創業證券、東方財富證券、南京證券。從獲批時間線看,2020年該項業務資格審批如同“開閘”一般,多達9家券商均在該年獲批基金託管業務資格,包括華鑫證券、光大證券國元證券、財通證券、長江證券等等。

證券行業已經從單項業務競爭走向綜合化競爭,比拼的是包含財富、投行、研究、資管、託管等在內的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能力。雖然基金託管業務的集中度較高,行業競爭格局難以撼動,但一些中小券商仍要搶下這塊業務牌照,填補或完善多元化業務拼圖,對其的戰略意義不可小覷。

私募託管“寡頭”格局

“券商主要是託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資管等產品,受銀監的要求,沒辦法託管保險和信託,原則上只能做外包託管,銀行和信託基本上是銀行來做的。”一位券商PB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

券商的基金託管業務優勢更多地體現在私募託管領域,且優於銀行。根據私募匯APP,截至8月16日,私募基金託管產品達到16.82萬隻,環比增長1.6%。其中25家持牌券商正式運作的託管產品爲8.52萬隻,佔比達72.14%;27家持牌銀行的託管產品爲3.29萬隻,佔比僅爲27.86%。尤其是正式運作的證券投資類私募產品中,97.11%託管在券商。

私募託管的三家寡頭格局不變,招商證券、國泰君安、中信證券形成穩定的“鐵三角”,分別輻射了華南、華東、華北地區。從數據來看,截至8月16日,招商證券私募基金託管業務的市佔率高達22.83%,國泰君安、中信證券市佔率分別爲16.13%、13.48%,三家頭部券商的私募託管市佔率均超過10%,累計託管私募產品數超過6萬隻。

基金託管業務是託管機構對基金資產進行安全保管,並辦理有關資金清算、安全估值、會計覈算及監督基金管理人投資運作等業務的經營活動。頭部機構往往會積累大量的清算和託管經驗,會是機構客戶的優先選擇。因此,基金託管業務也是“贏者通喫、恆者恆強”。

券結模式搶佔公募託管高地

近幾年基金行業蓬勃發展,基金託管費也隨着水漲船高。根據wind數據,以公募基金託管爲主的全市場託管費收入在今年年中達153億元,而2020年年中的託管收入僅88億元,兩年的增長率達73%。

從公募基金託管的市場份額來看,銀行相比於券商要更具備優勢,全市場基金託管市佔率排名前15的機構都是銀行。國泰君安作爲市佔率第一的券商,排名僅爲第20名。而排名第一的建設銀行託管了1236只公募基金,市佔率高達12.73%。

僅在證券行業中,國泰君安、招商證券、中信建投、中信證券都是基金託管業務相對拔尖的券商,優勢地位難以撼動。根據wind數據,截至目前,國泰君安託管了54只公募基金產品,市佔率達0.83%;招商證券、中信建投、中信證券的市佔率達0.34%、0.23%、0.17%。

一位券商零售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募基金對於估值的時效性要求較高。直連模式下,基金公司租用券商席位直連交易所下單,下單效率相對較高;銀行由於積累了大量結算和託管經驗,在結算效率、估值效率上相對佔優。”

傳統銀行結算模式下,公募基金往往選擇銀行作爲託管方,券商僅參與交易環節。但也應注意到,行業內逐漸颳起券結基金的新模式。在券結模式中,券商作爲結算交收主體,可全程參與基金的交易、託管及結算過程。

基金託管業務讓託管機構與公私募基金的綁定較深,雖然業務利潤不夠厚,但對於券商財富管理轉型有積極作用。目前,券商主推的券結基金模式中,無疑讓券商與公募基金的綁定更深。

在券結模式下,券商雖然在基金管理人和產品篩選、基金代銷能力、交易清算效率等方面存在壓力和挑戰。但在另一方面,券商具備渠道銷售支持、研究支持、融資融券等方面具有綜合性優勢,能爲基金公司提供綜合服務,延伸券商的價值鏈。基金公司也能獲得券商資源傾斜,對產品銷售和保有規模提升有幫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