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0月,能源類項目繼續“領跑”投資建設。

記者10月14日梳理各地開工項目發現,能源類項目,特別是新能源類項目繼續成爲各地集中開工投資項目的“主力軍”之一,又一批幾十億元或上百億元的投資項目正加快建設。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認爲,從簽約到落地開工,接下來的幾個月,能源類投資項目的建設仍將保持快速增長之勢。

今年下半年以來,一批百億級能源項目集中籤約,特別是風光電新能源項目、儲能項目、電網、特高壓項目等能源類項目成爲簽約的主角,這些項目正帶動光伏材料、電力設備等能源產業鏈增長。

A股能源相關板塊個股今年以來的表現也相當不俗。以電氣部件與設備板塊爲例,南網科技、派能科技、禾邁股份等個股,年初至今的股價漲幅均超過100%。

多地能源投資項目集中開工

進入10月,多地基建等投資項目集中開工,其中能源類項目是主角之一。

10月初,總投資50億元、一期投資約30億元的錫華新能源總部及風電核心裝備項目在江蘇無錫市濱湖區正式開工;

在新疆,“西氣東輸四線”“疆電入渝配套電源”等5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聚焦能源輸送、能源綜合利用以及新能源開發領域,總投資約776億元;

10月12日,總投資50億元,派能科技10GWh鋰電池研發製造基地項目在安徽合肥肥西經開區開工……

“9月各地就有許多能源類的大項目簽約、落地和開工,10月是基建等項目建設的黃金期,正是加快建設的好時候。”林伯強說。

記者梳理發現,9月以來,各地有不少百億級能源投資項目落地簽約或集中開工,其中包括哈電風能公司與渤海新區、黃驊市簽約總投資達255億元的新能源產業項目;江蘇連雲港簽約一批總投資205億元的新能源產業項目等。9月底,國家能源集團2022年第二批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包括煤炭、運輸、化工、煤電、水電、新能源等六大類19個項目,總投資超過730億元。

能源產業鏈受益

相關公司業績亮眼

各地加快能源投資項目建設,給相關上市公司帶來了訂單。

中國能建10月14日披露的數據顯示,2022年7-9月,公司新籤合同額達1618.78億元,同比增長48.36%;2022年1-9月,公司累計新籤合同額6946.42億元,同比增長17.26%。

此前,中國電建發佈公告稱,1-8月公司新籤合同金額6644.94億元,同比顯著增長42.26%。

能源項目加快建設,還帶動了光伏材料、電力設備等整個能源產業鏈發展,相關公司業績也十分亮麗。

例如,10月13日晚間,隆基綠能、天合光能容百科技等多家新能源企業發佈三季報業績預告。其中,隆基綠能公告顯示,1-9月,公司預計實現營業收入爲864億元-874億元,同比增長54%-56%;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爲106億元-112億元,同比增長40%-48%。 

市場機構看好能源板塊

林伯強認爲,中國能源結構調整將帶來萬億級別的投資機會。市場機構也普遍看好風光電、氫能等新能源、儲能、特高壓各相關板塊的投資機會。

浙商證券分析師匡培欽認爲,國家能源項目建設需求旺盛,中國能建等公司有望受益。

國泰君安能源分析團隊近日發佈的研究成果認爲,新增裝機驅動新能源公司今年第三季度的業績普遍高增長,項目開發進度及裝機結構主導了增長,該行業龍頭公司增長確定性優勢明顯。

今年以來,新能源相關板塊頗受投資機構關注。華寶證券曾在7月的研報中提示,2022年二季度,公募基金中的權益類基金倉位傾向新能源相關板塊。

近日,有市場機構觀察,雖然此前新能源等板塊出現調整,但從近期基金持倉變化來看,部分基金經理仍然青睞新能源板塊。

據天相投顧倉位模型測算,靈活配置型基金新能源相關行業電力設備(申萬一級)三季度末的倉位爲15.20%,相較於二季度的測算結果增加了1.33個百分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