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伴隨基金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第一創業(002797.SZ)基金業務也邁向新階段。

10月13日晚間,第一創業披露,收到證監會批覆,公司證券投資基金託管資格已獲覈准。

此次獲得新牌照,一定程度上能促進第一創業資管業務的發展,在半年報中,第一創業曾表示,當前,公司正不斷提升主動管理能力和產品創設能力,從資管業務謀求業績突破口。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資產管理業務受託管理資金總額爲566.21億元,同比下滑3.13%。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各大券商的託管規模正在不斷壯大,優化收入結構。當前,已有30家券商獲得基金託管資格。根據私募匯最新數據,當前,私募基金託管產品16.82萬隻;其中,25家持牌券商運作8.52萬隻,佔比達72.14%。

資管業務佔比超四成

爲尋找業務新的突破口,第一創業資管業務持續創新。

第一創業公告顯示,近日,收到證監會批覆,公司證券投資基金託管資格已獲覈准。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創業收穫此牌照歷時不短,據證監會資料顯示,自2021年3月15日接收第一創業申請材料,至今已超一年半。

資料顯示,第一創業前身是1993年4月成立的佛山證券公司,於2016年上市深交所,主要從事證券經紀、證券資產管理以及資本中介等業務,並通過全資子公司從事其他另類投資等業務,通過控股子公司從事投資銀行和基金管理業務。

上市之初,第一創業業績就承受較大的壓力,連續三年業績雙降。據choice數據,2016年-2018年,第一創業營收由20.28億元降至17.7億元;淨利潤則由5.62億元降至1.24億元,降幅達78%。

此後,市場景氣度提升,第一創業營收三連增,盈利能力也增強。2019年-2021年,第一創業營收由25.83億元增至32.55億元;實現淨利潤分別爲5.13億元、8.13億元、7.45億元。

今年上半年,受市場波動影響,第一創業業績再次雙降。據半年報,2022年上半年,第一創業實現營收13.28億元,同比下滑9.08%;實現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分別爲2.87億元、2.67億元,同比分別下滑18.34%、23.02%。

對此,第一創業表示,在新的政策框架下,對機構主動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行業專業化和精細化趨勢下,各類資管機構紛紛加強投研建設、豐富產品類型,FOF模式成爲創新謀變的突破口。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作爲包含一定基金業務的資管業務,是第一創業的主要營收來源。

今年上半年,第一創業資管業務實現營收5.81億元,佔比總營收超四成。其中,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資產管理業務受託管理資金總額爲566.21億元,同比下滑3.13%。此外,第一創業的基金業務還通過旗下創金合信基金實現。

數據顯示,創金合信投資業績排名居行業前列。據海通證券發佈的《基金公司權益及固定收益類資產業績排行榜》,截至2022年6月30日,創金合信權益類基金近三年、近兩年收益率分別爲180.94%和86.22%,行業排名第4名和第6名。

券商基金託管業務僅佔1.89%

伴隨着資本市場改革的深入,資管新規的落地,各大券商開始在基金託管等業務上發力。

資料顯示,當前已有30家券商獲得基金託管資格;其中,除第一創業外,今年還有南京證券、東方財富證券收穫基金託管牌照。此外,還有西部證券、財信證券、天風證券、東興證券、湘財證券、東北證券6家券商正在排隊中。

爲什麼基金託管牌照會受到各大券商的青睞呢?

據瞭解,基金託管業務主要爲對外開展安全保管基金財產、辦理清算交割、複覈審查淨值信息以及開展投資監督等託管業務。

東吳證券研報表明,擁有此牌照表明券商的機構業務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而無此牌照且無外包業務牌照的券商將會面臨無法開展PB(主經紀商)業務的風險。

一直以來,基金託管市場份額更多的被銀行所佔據。據wind數據,目前全市場共有64家機構獲得基金託管資格,其中,包括了32家銀行、30家券商。

數據顯示,2021年,持牌機構託管基金資產總額爲25萬億元,行業託管費用合計爲289億元,行業託管費率約爲0.11%;其中銀行、券商託管資產總額分別爲24.70萬億元、0.52萬億元,託管費率分別爲0.12%、0.07%。2022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支出託管費共計152.61億元,同比增長11.79%;其中,券商合計獲得託管費2.29億元,佔比僅1.5%。

Wind數據顯示,截至公告日,券商託管基金數量僅爲442只,託管規模合計僅爲4944.55億元,佔全市場的1.89%。

雖然大規模的市場份額屬於銀行,但各大券商仍積極參與其中,拓展自身業務能力,完善多元化收入佈局。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雖然整體市場份額與銀行相比存在較大差距,但在私募基金領域,券商卻更勝一籌。

根據私募匯最新數據,截至8月16日,私募基金託管產品16.82萬隻;其中,25家持牌券商運作8.52萬隻,佔比達72.14%。

東方證券研報稱,當前券商均在積極佈局多元業務。頭部券商競逐託管牌照的優勢明顯,但中小型券商的競爭勢頭不小,獲得基金託管資質有利於券商優化收入結構,拓展多元化收入來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