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這幅畫,名字叫《溪山行旅圖》,是“北宋三大家”之一范寬的代表作。它的實際尺寸很大,縱206釐米,橫103釐米,是名副其實的大幅巨畫。

所以,如果你有幸站在《溪山行旅圖》的真跡面前,一定會被它的雄壯氣勢所震撼到,甚至不敢大口喘氣,只覺得個體在歷史面前是多麼的渺小。

而雄偉與渺小,正是范寬本人想通過這幅畫表達的中心思想。這不是一幅純粹的山水畫,它有思想,有靈魂。

首先映入眼簾,是佔據整幅畫面大約三分之二的巨大山體。范寬用雄健而冷峻的筆力,勾勒出主峯的輪廓。堅硬的山石,浩莽的氣概,濃重的墨色,表明這是北方的山,具體來說,是范寬的故鄉,關中一帶的山。

山勢雄渾,氣勢逼人,但就在高聳入雲的山澗石縫中,范寬用濃墨逼出一線白色瀑布,直落千仞。看似不經意,實則賦予整幅畫以靈動感和層次感,堪稱神來之筆。因爲這道貫注而下的瀑布,這幅畫才同時擁有了山的莊嚴和水的柔美。

瀑布

目光隨着畫面往下移,近景處,巨石兀立,松木森然,幾汪溪水從山石深處汩汩湧出,潺潺若有響聲。一條驛道掩映在山石之間,從右到左橫貫整個畫面。一隊馱馬正在穿過驛道,前後各有一人護送。有溪,有山,有行旅的隊伍,至此,范寬終於點明瞭這幅畫的主題——溪山行旅圖。

一隊商旅經過

但在巨峯與密林之中,這行旅的商隊顯得那麼渺小,那麼微不足道。不僅如此,范寬要告訴世人的是,整幅畫的主宰是山,是自然之力。

所以我們在畫中幾乎看不到人力的痕跡,只有細看,才能看到渺小的商隊經過,還有一座橋,以及半隱半現的寺廟——這已經是人類活動的全部痕跡了,其餘的地方,都是人力無法觸及的自然。

如此絕妙的作品,舉世罕見,難怪明代著名書畫家董其昌說,范寬的《溪山行旅圖》是“宋畫第一”。

畫中一角的寺廟

這幅畫自誕生以來,歷代收藏者都認定是范寬的作品,但從來沒有人在畫中找到題款等證明作者身份的直接證據。直到1958年,臺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霖燦先生用放大鏡觀賞這幅畫的過程中,突然在那一隊馱馬行旅的後面,在闊葉樹陰的夾隙中,他彷彿看到有兩個字閃爍了一下,趕緊靠近用放大鏡一看,“范寬”二字赫然呈現。

范寬原名範中正,因爲性情寬厚豁達,當時人稱之爲“寬”,於是他乾脆自名“范寬”。他好喝酒,深受道家美學影響,一開始畫畫模仿大師李成,後來突然悟到,以人爲師,不如以物爲師,以物爲師,不如以心爲師。於是常年隱居在終南山和太華山,終日危坐,構思畫境,對景造意,終於自成一家。他的畫,峯巒渾厚端莊,氣勢壯闊偉岸,整個畫面有一種和諧的秩序感。

後人將他與李成、董源二人合稱“北宋三大家”。北宋末年的米芾甚至說,范寬的成就在李成之上,本朝無人出其右。宋元兩代,大師級的畫家都以范寬的畫爲典範。南宋初期的李唐,稍後一些的馬遠、夏圭,以及元代的倪瓚、王蒙,都對范寬的畫風大加讚賞。

局部

范寬的真跡,流傳下來的很少,但就算只有這一幅《溪山行旅圖》存在,他的名字也會像眼前巍然矗立的山峯一樣,值得所有人仰望和致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