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笑 笑

出品 | 資人說(touzirenshuo)

2016年,當特斯拉推出Model 3時,國內新能源汽車只是剛剛起步,但僅僅用了六年時間,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已經上升到了31.8%。

除了理想、小鵬、蔚來在內的最早一批新能源造車新勢力之外,哪吒、零跑、威馬等後來者也是毫不示弱。

此外,汽車巨頭的“親兒子”比亞迪新能源車、吉利、埃安爭相崛起;大廠華爲、蘋果、小米攜生態王牌下場入局……

目前,國內新能源車賽道依舊如火如荼,就連美團CEO王興也評論起新能源車局勢。

國慶期間,王興不僅轉發了理想汽車9月份交付過萬的成績單,而且直接爲老朋友打call:

“過去二三十年,中國高端車市場的領導者一直是德系BBA(奔馳、寶馬、奧迪),接下來兩三年就要看‘理蔚華’ (理想、蔚來、華爲) 了。不管哪家贏,中國都會贏”。

對於王興的這條評論,有人嗤之以鼻,認爲只是外行人在看熱鬧。

實則不然,王興雖然沒有親自下場造車,但其實早就通過投資的方式在新能源車領域進行了佈局。

王興此次力挺理想汽車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王興曾是理想汽車第二大股東。

截至2022年2月28日,王興直接和間接持有理想汽車19.2%的股份,並擁有7.5%的投票權。

因此,在多個公開場合,王興都對李想讚賞有加。

理想汽車也給王興帶來了一筆可觀的收益,今年第一季度,王興連續三次減持理想汽車股票,套現約1.87億元。

除了理想汽車外,王興通過美團以及龍珠資本重押自動駕駛,並在今年投資了電動汽車電池企業欣旺達EVB。

數據來源:烯牛數據

01

理想停產,蔚來掉隊,

王興爲何還力挺“理蔚華”?

這並非王興第一次點評國內新能源市場。

2019年的時候,王興曾在社交媒體上發表預測:

“中國車企格局基本是‘3+3+3+3’角逐下兩輪,除了3家央企、3家地方國企和3家民企,3家新勢力是理想、蔚來和小鵬”。

2019年,理想、蔚來和小鵬挺過至暗時刻,在一衆傳統車企中殺出重圍,並在2020年相繼上市,應驗了王興的預言。

然而造車三劍客的高光時刻卻略顯短暫,隨着全球零部件供應緊張、原材料價格暴漲,原本盈利困難的造車新勢力在不同程度上變得越來越捉襟見肘。

王興最看好的理想汽車,近來備受輿論煎熬。

9月初理想ONE宣佈終端降價2萬元,並且即將停產,由全新車型L8代替理想ONE,消息一出引來不少車主維權。

隨後沒幾日,理想汽車總裁沈亞楠先後兩次減持理想汽車股份,累計套現9,113萬元的新聞再次將理想汽車送上了風口浪尖。

在銷量上,今年9月理想汽車慘遭腰斬,僅交付4571輛。

財報顯示,上市以來,理想汽車僅在2021年四季度實現盈利,其他時間均處在虧損狀態。

今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車汽車營收87.3億元,經營虧損爲9.8億元,虧損比去年同期擴大了82.6%。

對於蔚來汽車來說,2022年同樣是“水逆”不斷的一年。

整個上半年,蔚來有5個月交付量在1萬以下,1-5月銷量從前三掉到第五,遠低於後來者居上的哪吒汽車,直接掉出造車“第一梯隊”。

目前蔚來雖然成功完成了營收及上市三款車型的要求,但由於發展路徑逐漸縮小,能否如期完成與合肥政府簽訂的任務還是未知數。

最耐人尋味的是,王興 將“理蔚鵬”換成了“理蔚華”。

近年來,華爲不僅可以提供標準化零部件或Hi模式、智選模式三種合作造車模式,而且與賽力斯合作的“問界”,已經連續兩個月交付量破萬,基本坐穩了高端新能源SUV市場。

華爲雖然一直對外聲稱“不造車”但實際上已經逐漸擁有造車能力,因此引起不少車企的警惕。

極狐項目合作時,雖然極狐宣稱不怕華爲跟其他車企合作,但還是進行了很多保留,導致華爲很多優勢無法發揮。

停產、套現、做空、掉隊。。。。。。理想汽車和蔚來汽車狀況頻出,並且三家公司各有需要面臨的難題,因此很多人看不懂王興所說的看好“理蔚華”的理由究竟是什麼。

02

新勢力上市高峯期,

“理蔚華”的生存空間有多少?

10月1日,多家新能源車企陸續發佈9月交付數據。

根據統計榜單來看,造車新勢力中,哪吒、理想、零跑、蔚來交付量均超過萬輛,哪吒汽車以18,005輛的數量位居榜首。

蔚來汽車交付量再次迴歸萬輛以上,理想汽車也在8月後迅觸底反彈至萬輛以上。

零跑和小鵬則不增反降,交付量均環比下滑。

特別是小鵬,連續三月交付量環比負增長,並首次墊底交付量排行榜。

國內新能源車企 “同門操戈”,激烈競爭的同時,特斯拉也沒有閒着。

9月16日,特斯拉(TSLA.US)中國內部郵件顯示,自9月16日起至9月30日之間交付的所有全新、展車及非全新國產Model 3和Model Y(未上過正式牌照)的車主,若選擇購買特斯拉店內保險,且投保險種包含了交強險、車損險,將予以保險補貼8000元。有些地區還給予2000元-4000元的電費補貼,最高可省1.2萬元。

特斯拉此輪“變相降價”的操作,無疑進一步擠壓了理想、蔚來等造車新勢力的生存空間。

除了在銷量上你爭我奪之外,新能源車後起之秀也紛紛啓動了自己的上市之路。

今年3月,零跑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

9月29日成立8年的零跑正式登陸港股,成爲繼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之後第四家登陸港股的造車新勢力。

零跑汽車在香港首次公開募股中以每股48港元(合6.12美元)的發行價籌集8億美元。

這個數字遠遠低於監管文件中10.3億美元的目標,但此次IPO仍是香港今年規模最大的IPO。

零跑發行定價是48港元/股(約合人民幣43.5元/股,是其48港元-62港元下限定價),盤前市值約合人民幣575億元,已經超過蔚來。

零跑之後,威馬也迅速跟上了步伐,在今年6月提交了港股IPO申請。

這不是威馬第一次衝擊IPO。

2020年,威馬曾申請科創板上市,但由於A股審覈趨嚴不得不放棄,最終還是選擇奔赴港交所。

目前,威馬已經融資超過350億元,這個數字也遠超此前上市的“蔚小理”。

今年2月有媒體報道,哪吒汽車母公司合衆新能源完成一輪超過2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這是哪吒汽車D輪第三輪融資。

目前合衆估值超過250億美元,已然瞄準IPO意圖上市。

與此同時,今年多個傳統新品牌也啓動了對外融資計劃。

8月,廣汽埃安發起A輪引戰增資,融資後估值預計超1000億元,是新勢力品牌的數倍。

之後智己、阿維塔、嵐圖也紛紛開始融資:

智己宣佈融資完成後的估值約爲300億元;阿維塔則接近百億元;東風汽車集團也正考慮爲嵐圖籌集約50億資金。

傳統汽車巨頭“親兒子” 正在崛起,新勢力們在衝擊IPO的路上狂奔,“老大哥”特斯拉降價動作頻現,“理蔚華”所面臨的競爭壓力呈數倍增長,未來市場地位和生存空間所面臨的挑戰不言而喻。

03

新能源汽車成中國出口新增長點?

2022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總銷量超過422萬輛,同比增長 66.38%,其中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 260 萬輛,佔全球總量的六成以上。

去年,中國汽車銷量佔全球總量三成左右,其中60%出口的是新能源車。

二十年前,2002年的時候,我國汽車整車出口量僅有4.31萬輛,比起德國、日本,連零頭都比不上。

二十年後,中國則通過新能源車在全球汽車市場跑出了加速度。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2年8月中國汽車出口量達30.8萬輛,同比增長65%,前八個月總數僅次於日本汽車出口量。

其中,新能源汽車1~8月出口量同比增長超九成,貢獻了重要的增量。

與之前國內汽車主要銷往發展中國家不同,今年國內汽車很多銷往了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

中汽協整理的海關數據顯示,2022年1~8月,我國汽車出口金額排名前十的國家分別是美國、墨西哥、日本、比利時、英國、俄羅斯、德國、韓國、澳大利亞和沙特阿拉伯。

歐美日一直是汽車工業強國,然而今年上半年,所有歐美國家新能源汽車銷量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中國。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中國新能源汽車成爲“一枝獨秀”?

英國《金融時報》9月20日的報道將原因歸結爲歐洲在電動汽車供應鏈競爭中落後於中國。

以電動汽車最大需求的產業鏈條環節之一的鋰電池來說,據基準礦業情報公司預計,今年中國生產的鋰電池將佔到全球的76%,而歐盟將僅佔7%。

同時在電動汽車最昂貴的組件——電機的供應鏈方面,中國也有着天然優勢。

電機組裝需要的高度專業化的永磁體,而這種永磁體要用到的極難提取和加工的稀土,正是中國主導生產和加工的。

此外,龐大的市場和國內政策的支持也是新能源汽車佔領國際市場的重要助力。

以今年超過特斯拉成爲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廠商的比亞迪爲例。

比亞迪之所以能夠成爲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廠商,主要在於三個方面的優勢:

第一是核心技術。

比亞迪在電池技術領域遙遙領先,實現了“上游鋰礦資源—鋰電原材料—動力電池—新能源整車—電池回收”的全產業鏈閉環。

第二是量產優勢。

作爲成立27年的電動車資深玩家,比蔚來等造車新勢力幾乎早了十年。

在2003年成爲全球第二大電池廠商後,於2004年通過收購陝西秦川汽車開始造車,到2006年自主研發成功首款搭載磷酸鐵鋰電池的F3E電車。

三是新能源補貼紅利。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比亞迪拿到的政策補貼金額爲34.6億元,約佔當年公司利潤40.66億元的75.4%。

若以其公示補貼車輛31,183輛來折算,則相當於平均每輛車的補貼金額高達11萬元。

比亞迪相關負責人接受採訪時介紹,2022年公司新增了向日本、德國、瑞典、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拉美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汽車出口。

比亞迪的海外熱銷,可以說是中國汽車走出國門的縮影。

對此,長城國瑞證券相關研報指出:

“一個可能改變全球製造業結構的趨勢已經開始,這一趨勢就是中國作爲汽車出口大國的崛起。國內市場攀升的市佔率必將帶來海外市場的佈局,加之疫情帶來的供給不足,中國的出口上升空間依然很大”。

正如王興說的:“不管哪家贏,中國都會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