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曹雙濤

編輯/楊博丞

繼字節旗下PICO發佈PICO 4並加速進軍國際市場後,近日,Meta也召開了企業改名後的首次Connect大會,推出了其首款高端VR頭顯Meta Quest Pro,這也是Meta首次推出VR頭顯第二條產品線,主攻辦公場景。

但值得注意的是,Meta Quest Pro市場定價爲1499美元,約爲10741元,和Meta Quest2的399.99美元定價相比,足足上漲了幾倍。

雖然按照《科創板日報》此前的報道來看,從去年開始,VR虛擬現實行業進入了發展快車道。2021年,VR頭顯的全球出貨量達1095萬臺,突破年出貨一千萬臺的行業拐點。今年一季度,VR頭顯保持熱銷,全球出貨量同比增長了241.6%。

而在國內,VR行業的熱度也正在逐漸提升。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VR市場零售額突破8億元,同比增長81%,VR頭顯銷售均價由早期的千元以下拉昇至1740元左右。

但Meta Quest Pro高達上萬元的售價,不管是在我國市場,還是在國外市場,到底會有多少消費者願意買單呢?

Meta Quest Pro能打嗎?

從硬件水平來看,對比售價3799元的PICO 4 Pro,Meta Quest Pro在某些方面的表現確實要強於很多。

首先,在手柄追蹤性能方面,PICO 4 Pro所採用的Hyper Sense手柄,內置IMU傳感器和20顆紅外傳感器,支持全新的Hyper Sense振感。和此前的PICO Neo 3相比,性能雖有所提升,但若是和Meta Quest Pro相比,仍有可優化空間。

Meta Quest Pro去掉追蹤圓環,在降低互撞幾率的同時,也讓手柄變得更加輕盈。同時,Meta Quest Pro的控制器採用全新的觸覺傳感器和按壓傳感器,增加由內向外的追蹤功能。

其次,在彩色透視功能方面,PICO 4 Pro和Meta Quest Pro均搭載Pass through功能,能夠讓用戶隨時觀察周圍真實情況,也讓VR頭顯增加AR,甚至是MR體驗的可能。但需指出的是,Quest Pro前置正面傳感器的分辨率爲1280×1024,但PICO 4 Pro並沒有公佈此方面的數據。

最後,Meta Quest Pro爲首款款使用驍龍XR2+Gen1的產品。通過搭載全新的Gen1平臺,能夠在不犧牲終端外形設計的情況下,支持更多併發多媒體處理和感知技術以賦能全感官交互。比如,在元宇宙中所創建的表情和形象更加逼真。

但目前來看,Meta Quest Pro在硬件方面依舊有不少缺陷。在電池的續航能力方面,專業人士測評後發現,Meta Quest Pro的續航能力在2小時左右。作爲一款定位辦公場景的VR設備來說,顯然這一續航能力明顯不足。

而在顯示屏和光學組件方面,雖然在Connect大會上,Meta表示 Quest Pro中心銳度、外圍區域、對比度、分別提升25%、50%、75%、色域則擴大30%。但其其基礎分別率並沒有達到單眼2K,並且仍沿用傳統的LCD面板。而PICO 4 Pro搭載了單眼 2K 級別 Mini LED面板。因此,其在這方面的表現可能不如PICO 4 Pro。

而從軟件生態來看,在原有Quest2的基礎上,Quest Pro新增多款IP 遊戲,如《鋼鐵俠VR》等。而Xbox Cloud Gaming(Beta)也即將登陸Quest Store。

而在辦公場景方面,Quest Pro Workrooms加入個人辦公模式,打通Microsoft Teams、Zoom等,能夠兼容更多海外視頻會議平臺。同時面向AR和VR混合辦公模式,推出Magic Room 項目可以實現多人協同的虛擬協作。

同時,Meta持續推進和辦公企業的合作,以完善Quest Pro的內容生態圈。比如,微軟把Mesh for Microsoft Teams,Microsoft 365應用,Microsoft Intune和Azure Active Directory帶到Quest系列頭顯之中。

Auto desk將在明年爲Quest Pro 推出全新的VR應用,Adobe也將於明年推出一套VR設計工具,通過Quest Pro手柄即可進行3D 創作。PDF工具Adobe Acrobat 也將支持Quest平臺。

除此之外,面向企業市場的Meta Quest for Business明年也將加入Quest Pro機型之中。

優越的硬件能力,豐富的內容生態,產品自身具有性價比,是Meta旗下產品迅速起量,擴大市場份額的關鍵。

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發佈的2021年四季度全線XR市場份額顯示,Meta、大朋VR、PICO的市場份額分別爲80%、8%、5%。而在過去的兩年時間內,Meta VR業務子公司Oculus市場佔有率從2020年一季度的34%持續擴大到2021年四季度的80%,遠遠領先於全球其他同業公司。

但這套打法,對走高路線,定位辦公場景的Quest Pro來說,並不適用,這也讓後續Quest Pro的銷量充滿了未知。

萬元售價,能帶來多少銷量?

從我國市場來看,按照魔鏡市場情報的數據來看,在2019年初,國內500元件以下的低端VR設備(主要爲3D眼鏡)貢獻了超30%的月銷售額,6000元/件以上的高端VR設備(主要爲PCVR)則貢獻了超20%的月銷售額。

但自2019年至2022年6月,500元/件以下和6000元/件以上的價格段產品銷售份額逐漸萎縮,以VR一體機爲主的中段價格產品逐步成爲市場的絕對主力。

其中,Rokid和GOOVIS/酷睿視在淘系平臺的銷售均價分別爲4052元和5180元,但在2021年7月到2022年6月期間,其年銷量只有2900臺和2100臺,這和銷售均價爲1622元的OCULUS系列產品相比,銷量差距明顯,甚至不及對方零頭。

顯然,Meta Quest Pro高達上萬元的定價,也完全超過了國內VR愛好者所能接受的價格,其銷量也不會過於樂觀。

除此之外,企業職工在購買Meta Quest Pro辦公時,也不得不考慮很多現實問題。

設計師婷婷告訴我們,即使在自己條件允許的前提下,也不會花萬元購入Meta Quest Pro。首先,藉助手柄進行藝術創作,其效率真的會比現在藉助鼠標進行創作時的效率高嗎?即使不考慮效率的話,Meta Quest Pro所創作出來的東西,能夠完全達到客戶要求嗎?恐怕這裏還要要打上一個問號了?

其次,由於目前國內的VR市場仍處在普及階段,企業內部員工、外部客戶均很少使用VR溝通具體工作。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若是自己冒然使用VR辦公的話,這就導致和同事、外部客戶在工作對接時,非常不順,極大的影響到工作的正常開展。

最後,類似於Meta Quest Pro所提出的一些場景,目前國內現有的軟件已可滿足。比如,在視頻會議領域,騰訊會議、釘釘等。只是這些軟件無法像Meta Quest Pro那樣在會議中創建一個虛擬形象,但爲了一個虛擬形象付費上萬元,顯然並不划算。

如果說企業職工更多的是從實用型來考慮Meta Quest Pro的話,那麼對於企業高層而言,在公司內部大面積推廣Meta Quest Pro辦公,則是一筆不得不算的經濟賬。

來自北京某家公司的負責人告訴我們,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裏,在疫情、國內消費市場疲軟、國際大宗商品原材料上漲等多方不利因素共同的衝擊下,國內民營企業的日子很難熬。現階段擺在企業面前最大問題還是如何持續性的降本增效。

以自己公司爲例,當前公司員工總人數150人,若是批量購入Meta Quest Pro的話,這對企業而言,其設備購置成本就高達上百萬。但問題是上百萬的投入,它能夠幫助企業轉化爲多少實際的經濟效益呢?

除此之外,此前Meta多次被爆存在隱私安全問題,更讓企業對Meta Quest Pro充滿了擔憂。比如,在剛剛過去的9月份,韓國個人信息保護機構宣佈對Meta處罰308億韓元,約合2200 萬美元,原因是Meta未經用戶同意跟蹤用戶的在線活動並使用他們的數據給他們推送廣告。

同樣的道理,若是企業在使用Meta Quest Pro進行視頻會議時,涉及到企業重大經營方針調整、客戶報價等相對隱私的會議被泄露的話,這對企業的發展來說,絕對會帶來一筆不小的損失。因此,對於Meta Quest Pro很多企業也都持觀望態度。

顯然,企業職工和企業高層的這些顧慮,也讓有可能本就銷量不高的Meta Quest Pro雪上加霜。而且Meta Quest Pro在其他市場所面對的問題,可能比我國還要複雜。以美國市場爲例,伴隨着當下美國不斷上漲的通脹,當地居民對於消費電子的需求已逐漸疲軟。

早在今年7月份時,美國最大的消費電子零售商百思買下調二季度及全年的業績預測。按照公司下調財報指引來看,預計二季度同店銷售額將下滑約13%,低於5月份下調8%的預測。本財年同店銷售額同時被下調,目前預計將下降11%,較5月預測的下降3%—6%進一步擴大。

事實上,國內外投資者對於Meta Quest Pro未來銷量的擔憂,也直接反映在了二級市場上。Meta發佈會當天,午間交易中下跌約4.5%。當日收盤,收跌3.92%。

對於Meta而言,以Quest Pro爲終端產品,以辦公場景爲流量入口,進而提前搶佔元宇宙在B端的市場份額。這條路雖看起來很清晰,但若是Quest Pro沒有過高的銷量,這也意味着Meta前期Quest Pro設備上投入的成本很難轉化,這無疑增加了企業的現金流風險。但這只是Meta在佈局B端元宇宙市面上所面臨問題的冰山一角而已。

元宇宙B端市場,道阻且長

事實上,元宇宙中的“虛”和現實生活中的“實”二者或許在某些場景會構成衝突。尤其是在當下全球經充滿不確定的背景下,和元宇宙中的虛擬場景相比,各類SaaS企業通過對企業的業務洞察,紛紛推出各種工具,進而提高企業的運營能力,這似乎更加符合企業現階段的要求。

同時在數字化進程、疫情、人口代際變化、資本加註等多方因素的共同推動下,未來國內外SaaS產業在企業端的滲透率將會更高。而且對於企業而言,使用SaaS產品試錯的成本也顯然比使用元宇宙中產品試錯的成本要低很多。

那麼,在這種背景下,Meta到底拿什麼場景來切中B端客戶的痛點?進而讓B端客戶對Meta的產品產生信任,以提高產品的銷量呢?這對Meta而言,估計是需要長期來發力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問題是,我國不同類別TOP級企業級SaaS都處於微利或虧損狀態,由於其商業模式特徵,發展初期虧損爲行業普遍現象。而這必然會讓已經處在嚴重虧損的Meta雪上加霜。

其中,Meta 旗下的Reality Labs部門負責爲元宇宙開發各種產品,數據顯示,該部門的營收僅爲6.95億美元。Reality Labs依然是Meta 豪賭未來機會的一個燒錢部門。根據Meta 的財報,2022 年一季度Reality Labs虧損29.6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8.3 億美元虧損額有所擴大。

雖然按照扎克伯格的說法來看,元宇宙是個長期投資,短期之內不會盈利。但問題是,若是Meta業績始終不及預期,所押注的元宇宙業務鉅額虧損,資本市場到底有多少耐心留給Meta呢?

結語:

目前Meta的營收主要來源於社交工具的網絡廣告,比如,Facebook Instagram、Whats App。以今年一季度爲例,Meta的廣告營收廣告佔到公司總營收的97.5%。顯然,Meta持續佈局元宇宙,是能夠讓營收多元化。

但在面向C端的元宇宙尚未找到清晰盈利模型,業務尚需逐漸完善的情況下,Meta又在持續佈局B端市場。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VR辦公或會成爲主流,但不知按照Meta如今的表現,是否還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撐這一天的到來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