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深耕金融科技領域的同時已經開始佈局Web3和元宇宙

10月19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其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中表示,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服務業亦是香港最大支柱產業,佔本地生產總值超過五分之一,香港政府將會採取各類措施,全面提升香港金融服務的競爭力。

李家超透露,針對虛擬資產,香港政府已提交條例草案建議引入有關服務提供者的法定發牌制度。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正研究市場對監管穩定幣的意見,會確保監管制度與國際監管建議相符並適合本地情況。此外,金管局已開展“數碼港元”的準備工作,並正與內地機構合作擴大在港以“數字人民幣”作爲跨境支付工具的測試。

這是香港政府再一次提及虛擬資產方面的措施與發力點此前數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的隨筆文章香港的科創發展也引起加密貨幣領域熱議,其明確提及香港將向全球業界展示成爲國際虛擬資產中心的願景

陳茂波透露一年一度的香港金融科技周將於1031日至114日舉行將吸引超過500家國內外機構和超過200名來自內地、歐美和亞洲多個地區的嘉賓參與

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香港金融科技周將會加入Web3及元宇宙等新元素,包括NFT形式向參加者派發限量版的出席證明協議(POAP)代幣。代幣持有者屆時可透過3D掃描製作其專屬虛擬化身,日後可憑代幣優先參加其他行業活動。

陳茂波還強調特區政府將於金融科技周發佈有關虛擬資產在香港發展的政策宣言,內容涵蓋我們的願景和策略、監管制度、對於開放投資者接觸虛擬資產的取態,以及爲把握虛擬資產帶來的技術優勢推出先導項目。政策宣言將清晰表達政府立場,向全球業界展示我們推動香港發展成國際虛擬資產中心的願景,以及與全球資產業界一同探索金融創新的承擔和決心。

在加密貨幣領域香港一直是監管方面最領先的地區之一。2017年至今,香港證監會通過諮文、通函、政策及聲明等形式逐步將數字貨幣納入監管範圍。2018年11月1日,香港證監會發布《有關針對虛擬資產投資組合的管理公司、基金分銷商及交易平臺營運者的監管框架的聲明》,針對數字貨幣等虛擬資產投資發佈新規。

2019年11月,香港證監會在對證券業進行第二輪監管指導時提出,將對推出證券型通證的數字貨幣交易平臺與傳統的證券經紀商一視同仁。虛擬資產公司必須取得相應牌照纔可面向香港的機構和專業投資者提供相應服務。

因此,與日本、新加坡專門設計針對虛擬資產行業的法律體系不同的是,香港選擇在現有的金融服務牌照基礎上,爲申請虛擬資產牌照的公司頒發虛擬資產框架內的對應牌照,並指出對應的發牌制度與適用於香港證券經紀商和自動化交易平臺的發牌制度並無差別。在港股上市公司中包括BC科技火幣科技等公司都已持有香港證監會頒發的數字資產牌照可以在香港地區開展數字資產合規業務

納斯達克富達投資爲代表的國際金融機構相繼湧入加密貨幣領域之後香港特區將虛擬資產納入金融監管體系將有利於香港繼續保持國際金融中心的領先地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