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人形機器人總是科幻世界的主角,但它在現實生活裏似乎仍未完全從實驗室“畢業”。近期,一些市場熱議令這個科幻主角進入舞臺焦點,人們期待它早日“就業”。

中國市場也將是機器人的熱土,一批從業者正在該領域集聚。近期,媒體在採訪達闥機器人聯合創始人楊光華時瞭解到,人形機器人作爲最符合人類理想的機器人形態,有可能成爲繼PC、智能手機之後消費領域的“第三臺計算機”。然而,它目前的重點工作,一是升級大腦,一是尋求“就業”,似乎走着一個普通大學生的畢業之路。

機器人需要“長得像人”

近期,特斯拉人形機器人原型機的亮相引起市場轟動,反映人們依舊期待機器人能長得“像人”。楊光華指出,人形期待,其實既有心理意義,也有應用意義。

“從心理角度來看,相比其他形態的機器人,人類更願意與人形機器人交流。”楊光華表示。

在消費市場上,人們已經可以接觸到形態各異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未必具有人形。常見的下棋機器人、掃地機器人、陪伴機器人等,均僅僅具有特定功能需要的硬件形態,部分採用機械臂、交互面孔。

然而,人形機器人始終在吸引更大的市場興趣。當前,波士頓動力、特斯拉、達闥均已造出具有人體形態的機器人。楊光華介紹,人形機器人通常具有人類身高和軀幹構造,例如在達闥製造的人形機器人上,就有34個柔性關節、靈活的手臂、手指和自由移動的底盤,“人形機器人要同時實現看、聽、說、走、做等類人能力。”

爲什麼要強調“人形”、類人身高甚至體重呢?在人形機器人制造商眼中,只有具備人形,機器人才能在人類勞動的場景中實現替代性工作。“人形機器人可以直接使用現成的水杯、剪刀、門把手等,將來要適應人類創造的各種物品、工具、設備、設施、房屋和環境。”楊光華表示,人類無法爲機器人另外創造一個世界,最終是爲了讓機器人在自己的世界裏服務。

機器人“腦升級”

人形機器人將“擬人”作爲終極目標,升級了機器人的機械難度。大腦環節,算是制勝法寶,目前採用雲結合、人工智能,是行業的主流方向。

據楊光華介紹,達闥已經實現機器人“腦上雲”,“雲端大腦更具智能,從而可以賦能豐富的雲端機器人設備。”相關操作系統海睿OS,聚焦融合了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機器智能控制、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的先進技術。

市場上也有研究者“拆解”了機器人的機械構造,發現雖然零部件是成本佔比最高的部分,但“大腦”需要人工智能技術助推,是“把機器轉化爲機器人”的關鍵。

這個拆解來自國盛證券對特斯拉Optimus機器人的研究,拆解反映機械產業鏈佔據人形機器人成本超過70%,其中包括伺服電機、減速機、控制系統、驅動器與機器視覺等重要零部件。不過,能令人形機器人“實現服務機器人的技術升級”,則需要涉及自動駕駛、視覺導航、傳感器之類的技術融合。

“有了雲端大腦,機器人還可以不斷自我學習、進化和成長。”楊光華指出,尤其在中國人工智能大發展的背景下,機器人產業將得益於國產導航、視覺圖像、語音語義開發企業的進展,向更智慧、更類人的方向進發。

機器人尋求“就業”

眼下,機器人想要真正走出實驗室,必須找到接納它的“就業”市場。和人類相似,機器人就業既需要“專業對口”,也需要“成本合適”。

目前,市場關注度較高的波士頓動力機器人Atlas,目標用於搜索和拯救任務。特斯拉機器人Optimus,則被官方展示用於工廠搬運、澆花等任務。

“人形機器人還可以用於家庭服務、老人陪護等場景。”楊光華指出,目前機器人已經可以完成藥品配送、人員出入管理、夜間巡邏等工作,對於老年人、殘障人士也能起到陪伴作用。問及價格,他則表示親民價格不可或缺,否則機器人對普通消費者只能是可望不可及的存在。

據瞭解,機器人人才儲備,也是我國數字經濟發展中的重要議題。相關人才結構,涉及大學生、碩士、博士等高學歷研究型人才培養,也涉及藍領工人。

達闥教育副總裁齊建偉告訴記者,人形機器人行業需要推動國家人工智能一級學科和機器人相關標準的建設。

10月17日,由人工智能學會主辦、達闥協辦的中國機器人技能大賽和中國機器人創新與實踐論壇已經展開報名,預計將吸引約400支隊伍參賽。“國家機器人行業專業人才緊缺,我們希望能在高等院校的科研、專業人才實驗室建設和職業產業學院等三方面,進行深度的產學研融合。”齊建偉稱。

據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李科峯 ST03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