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生物官微消息,近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成功從感染患者臨牀樣本中分離出猴痘病毒毒株,並開始疫苗藥物相關工作研究。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種病毒性人獸共患病,臨牀表現主要爲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其既往主要發生在中非和西非。但截至2022年10月19日,全球共累計報告了75141例感染病例,100多個國家發現猴痘病例。

今年7月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的《猴痘防控技術指南(2022年版)》顯示,猴痘病毒的潛伏期是5天到21天,多爲6天到13天。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病毒病應急技術中心主任譚文傑表示,所有新發突發傳染病的應對原則都強調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而單靠隔離去發現猴痘是很困難的,目前仍需要重視猴痘的宣傳教育工作、流行病學史調查工作等。猴痘在我國是一種沒有自然宿主分佈的傳染病,目前重點是外防輸入,對猴痘的預防應當以對入境和進口動物的檢疫爲主。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盧洪洲表示,目前首先需要做好口岸的檢測工作,需要開發出新的檢測方法,尤其是快檢試劑的開發。基於我國新冠防控背景,猴痘發生大規模傳播的可能性非常小,雖然公衆沒有必要大規模去接種猴痘疫苗,但開發相應的疫苗仍很重要。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