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在行業轉型、傳統業務競爭不斷加劇的背景下,信託公司參與資產證券化熱情不減。10月20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近段時間來,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中航信託、雲南國際信託、華能貴誠信託、五礦國際信託等信託公司參與發行的資產證券化項目迎來密集受理、反饋。作爲信託公司業務轉型的重點方向之一,在採訪過程中,也有多位信託公司人士透露稱,未來將以多種角色參與資產證券化業務,打造覆蓋融資、產品、發行、投資等方面的業務鏈條。

積極參與ABS發行

信託公司參與資產證券化熱度不減。10月20日,北京商報記者根據上交所公司債券項目信息平臺梳理發現,10月以來,包括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中航信託、雲南國際信託、華能貴誠信託、五礦國際信託等信託公司參與發行的資產證券化項目迎來密集受理、反饋。

10月19日,中信建投耘睿5號第1-10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獲受理,該債券品種爲ABS,擬發行金額爲30億元,計劃管理人爲中信建投證券,原始權益人爲中航信託、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廈門國際信託3家信託公司。

不久前,由華能貴誠信託、五礦國際信託參與的“平安證券-東煜1-20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也獲得受理,該項目受理日期爲10月17日,債券品種爲ABS,擬發行金額爲50億元,計劃管理人爲平安證券。較早之前,中航信託、雲南國際信託參與的ABS項目也收到反饋,該項目爲“國聯-平安-啓宸1-20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債券品種爲ABS,擬發行金額爲40億元,計劃管理人爲國聯證券

從數據對比來看,10月以來,有信託公司參與的12個資產證券化項目獲得受理、反饋,其中,有4個項目通過審批;9月,共有8個項目更新了審覈進度;而8月僅有4個項目更新了審覈進度,其中有3個項目通過審批,1個項目被受理。

當前我國證券化產品主要包括信貸資產證券化(信貸ABS)、企業資產證券化(企業ABS)、交易商資產支持票據(ABN)和保險資產證券計劃,信託公司參與資產證券化市場的方式主要爲擔任信貸ABS發行人,充當受託管理人的角色。

談及信託公司參與資產證券化熱度不減的原因,用益信託研究院研究員喻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指出,資產證券化業務是信託公司業務轉型的重點方向之一,既符合信託服務實體經濟,迴歸信託本源的原則,又能在業務形式上更加合規。在市場需求、監管導向和政策支持的多重背景下,信託公司參與資產證券化業務熱度不減。

馬太效應不斷凸顯

資產證券化業務,能夠在盤活存量資產、快速回籠資金等方面爲實體企業提供有效幫助,也成爲信託公司轉型的發力點之一。多家信託公司人士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也提到,未來將以多種角色參與資產證券化業務。

“資產證券化業務具有風險小、規模大、收費低、事務多等特點,是信託業務轉型重點方向。”一位信託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部門相關人士提到,未來公司將以多種角色參與資產證券化業務,打造覆蓋融資、產品、發行、投資等方面的業務鏈條,在融資端尋求直接與基礎資產生產方合作,制定基礎資產批發與採購標準,通過主動創造資產把握資產,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實現更高業務附加值。

另一位信託公司人士也直言,“資產證券化業務門檻不高,信託公司基本都能參與,也是轉型方向之一,有利於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也能發揮信託的制度優勢。不過,信託在資產證券化業務中的主動管理、業務掌控度有限,而且馬太效應強”。

從機構的監測數據可印證這一說法。根據中國資產證券化分析網監測數據顯示,開年至今共有8家信託公司參與資產證券化項目的發行,其中發行規模在前三位的分別爲華能貴誠信託、中航信託、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發行規模分別爲376.82億元、297.3億元、193.58億元。

而其他信託公司參與發行的規模均在100億元之下,且與前三名差距較爲明顯。具體來看,中鐵信託、廈門國際信託、五礦國際信託、光大興隴信託、國投泰康信託發行規模分別爲73.38億元、60億元、37.6億元、36億元、2.35億元。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指出,馬太效應凸顯說明市場業務分化還是較爲嚴重。部分公司相關業務的拓展和主動管理能力較弱,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的業務收入已經無法滿足公司或部門運營要求,又受制於風控和專業化運營團隊的支撐,導致業務逐漸邊緣化。

“我們目前沒有比較大的資產證券化項目落地,在參與過程中,信託公司一般都充當架構的角色,做得好的還是頭部平臺,或者有銀行、集團背景的信託公司。”一位信託公司人士直言,在風險控制上,信託公司在地產、基建領域的融資類信託項目的交易對手與資產證券化市場的發行主體存在較多交叉,這使得信託公司可以複用過去的經驗。目前嚴監管下,融資性業務被大幅縮減,所以資產證券化業務對於有些公司來說,可能就不再是重點發展的方向了。

探索全鏈條服務模式

一直以來,信託公司在資產證券化中承擔的角色都以債券發行賬戶開立及發行信息披露、存續期信託財產管理、資金歸集等爲主,但是隨着主動管理能力的提升,信託公司在資產證券化業務中的角色也逐步從單一受託人向綜合服務提供者轉變。

根據中國信託業協會披露的信息,當前已有部分信託公司參與到協助發行人篩選資產、構建資產池、交易結構設計等技術含量高的環節中,全流程參與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的發行。

下一步,信託公司如何提升在資產證券化產品交易結構設計的能力、承做承銷“一魚多喫”?在廖鶴凱看來,提升資產證券化產品交易結構設計能力的實質就是增加業務能動性,提升投研能力,增強主動管理能力的結果,這樣才能最大化業務收益,真正完成從規模化到提升利潤水平的完美過渡。

“爲了提升資產證券化業務的效益,除了做大業務規模之外,探索資產證券化全鏈條服務是很有必要的。優質資產識別能力、主動管理能力是信託公司目前較欠缺的。”喻智說道。

也有信託公司已經明確了方向,有相關人士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在信貸ABS業務中,信託公司可充分發揮信託作爲SPV(特殊目的機構)角色的比較優勢,在銀行間市場做大ABS業務規模。同時,積極申請交易所企業資產證券化的發行計劃管理人試點資格,佈局企業ABS業務,不斷提升企業ABS的市場容量。

北京商報記者 宋亦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