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東風股份(601515.SH)每股收於4.52元,跌4.84%;繼上一個交易日高開低走的“長陰線”之後,再收一根陰線;10月19日所收的“一字漲停板”已被大幅回吐。

10月18日晚間,東風股份披露了《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預案》(以下簡稱“交易預案”),股票10月19日上午開市起復牌。開盤即一字漲停。

交易預案顯示,東風股份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顧軍等人合計持有的博盛新材(全稱“深圳市博盛新材料有限公司”)51.06%股權;加上在本次交易前東風股份已經持有博盛新材48.94%的股權,交易完成後,博盛新材成爲東風股份的全資子公司。

東風股份表示,本次交易前博盛新材已是其控股子公司,主要業務爲鋰離子電池隔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完成本次交易之後,將進一步擴大其在膜品類產品的業務增長與戰略實施,加大在電池隔膜領域新材料產品的佈局,想要打造公司第二業務增長曲線。

東風股份的主營業務爲煙標印刷包裝及相關材料的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通過本次交易,意在“跨界”並加碼新能源汽車、儲能電站、電動工具、電動自行車及數碼電子等領域。

根據交易預案,本次交易對價尚未確定,目前標的資產的審計、評估工作尚未全部完成,預估值亦尚未確定。不過,交易各方協商將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股份發行價格確定爲3.95元/股,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均價的90%(最終發行價格尚須經證監會覈准)。本次交易所需發行的股份數也尚未確定。

該發行價格跟10月21日東風股份收盤價4.52元相比,存在每股“折價”0.57元的空間,相當於對目前股價12.61%的“打折”幅度,後續根據股價波動還將有更多的變化。

另外,交易各方簽署的《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協議》還約定了定金安排。東風股份同意在該協議簽署後10個工作日內向顧軍支付2600萬元的定金,以鎖定顧軍、陳燕、深圳市博睿創新投資企業(有限合夥)(簡稱“博睿創新”)、深圳市博昱創新投資企業(有限合夥)(簡稱“博昱創新”)所持的所有標的公司股權。該項定金未來將充抵東風股份應付交易對方顧軍、陳燕、博睿創新和博昱創新的交易對價。

定金就達2600萬元,標的公司博盛新材到底是什麼樣的公司?

雖然博盛新材所從事的鋰離子電池隔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跟東風股份的煙標印刷包裝業務相差較大,但是兩家公司早有關聯。

2022年1月,東風股份全資子公司廣東鑫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鑫瑞科技”)與博盛新材及其他方共同簽署《關於深圳市博盛新材料有限公司之投資協議書》,由鑫瑞科技以5000萬元的價格認繳博盛新材新增註冊資本1079.36萬元並以增資擴股的方式對博盛新材進行投資。該次增資完成後,鑫瑞科技持有博盛新材8.33%的股權。

之後,在2022年9月,東風股份和鑫瑞科技與博盛新材股東顧佳琪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書》,約定顧佳琪分別以2424.24萬元和5000萬元將其持有博盛新材4.00%和8.25%的股權轉讓給東風股份和鑫瑞科技。

2022年10月,東風股份與博盛新材股東鹽城國智、錢超分別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書》,約定鹽城國智以5557.02萬元的價格、錢超以1.25億元的價格將其持有博盛新材9.17%、19.19%的股權轉讓給東風股份。

經過一系列增資與股權交易之後,目前,東風股份及其全資子公司鑫瑞科技合計持有博盛新材48.94%的股權,爲此耗資合計達3.05億元。

在東風股份增資與購買股權之前,2020年度和2021年度,標的公司博盛新材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爲2599.43萬元和4220.71萬元,但同期淨利潤卻是-3642.71萬元和-2404.38萬元,兩年合計虧損6047.09萬元。

就在東風股份增資之後,2022年上半年博盛新材總資產有明顯的增長,半年實現的營業收入6128.28萬元就比上一年度的全年收入還高45.20%,但營業成本4285.83萬元卻低於上一年度的全年營業成本;淨利潤爲538.85萬元,結束了虧損並實現盈利。

現在,東風股份計劃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將其餘股權全部買過來,擬支付的定金相比於博盛新材的歸母所有者權益、營業收入、淨利潤等指標而言就已經是一筆不小的現金。然而,前兩年還在虧損的博盛新材未來經營業績如何,仍有待觀察。

東風股份最近三年半的營業收入在波動中增長,歸母淨利潤卻從2019年度的4.12億元保持增長,到2021年度歸母淨利潤達7.85億元,相當於2019年的1.9倍。2022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有2.41億元。

從近年淨利潤指標看,東風股份在深耕多年的煙標印刷包裝領域的賺錢能力並不弱,現在卻要收購虧損公司“跨界”進入鋰電池領域。至於投資者對此事項的反應,交易預案披露後,第二天股價雖然“一字板”漲停,但隨後卻是兩根大陰線回吐漲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