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0月24日訊(編輯 卞純)在化石燃料行業賺得盆滿鉢滿之際,貧窮國家卻在承受碳排放所造成的惡果。國際發展及救援的非營利組織——樂施會(Oxfam International)日前呼籲富裕國家爲氣候損失買單。

創建於英國牛津的樂施會發布最新報告稱,如果富裕國家迫使化石燃料行業爲其碳排放造成的損失買單,可以輕鬆彌補低收入國家因氣候變化而遭受的經濟損失。

根據報告,六家石油巨頭2022年上半年的利潤足以抵消同期低收入國家因全球變暖引發的極端天氣事件所遭受的經濟影響,且還有700億美元的剩餘。

報告稱,在過去20年裏,55個最易受氣候變化影響國家的經濟損失總計超過5000億美元,但同期化石燃料行業的利潤足足是這一損失的約60倍。

報告還稱,自1991年以來,低收入國家平均每年有1.89億人受到極端天氣事件的影響。在同一時期,發展中國家佔這類事件造成死亡人數中的79%。

爲解決氣候影響對低收入國家造成的損失,1991年“損失和危害”(loss and damage)機制首次被提出。但富裕國家普遍反對建立該機制,因爲該機制可能會讓這些國家爲碳排放支付數十億美元。

樂施會的報告列出了富裕國家不願建立“損失和危害”機制的各種理由。報告稱,那種認爲成本可能過高的說法是“最陰險的言論”之一,該言論強調了最近爲緩解Covid-19大流行造成的損害而動用的資金。

報告指出,富裕國家有許多方法可以在現有預算之外獲得資金,比如對污染者徵收氣候損害稅或對航班徵收航空乘客稅。

對不斷增加的溫室氣體排放負有更多責任的污染者繼續攫取鉅額利潤,而氣候脆弱的國家卻要爲破壞人們生活、家園和工作的氣候影響買單,這是不公平的。”樂施會氣候政策顧問、報告合著者Lyndsay Walsh表示。“我們必須結束這種拖延。”

整個非洲大陸的碳排放量不到全球排放量的4%,而非洲開發銀行(African Development Bank)最近發佈報告稱,由於氣候變化,非洲大陸的人均GDP增長損失了5%至15%。

建立“損失和危害”機制將成COP27關鍵議題

巴基斯坦最近爆發的一場歷史性的洪水將氣候“損失和危害”的問題推到了聚光燈下。在數十年的拖延之後,發展中國家呼籲國際社會採取行動。

2022年11月6日至18日,第27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7)將在埃及沿海城市沙姆沙伊赫舉行。目前距離COP27僅剩下兩週的時間。建立“損失和危害”機制預計將成爲本次氣候峯會的主要議題。

以巴基斯坦爲例,若建立“損失和危害”基金,該國將能夠直接獲得贈款,而無須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貸款。自洪災發生以來,該國的債務風險一直在上升。

責任編輯:於健 SF06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