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峡时报》10月23日文章,原题:纸张在数字世界的顽强存在上周,与约1900万美国人一样,我参加了一个令人不快的现代仪式:在延长的申报截止日期前缴税。这是一项全国性的年度任务,它凸显了我们很少明说但事关紧要的问题:我们到底多么信任数字服务?我们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渴望接触纸墨?在这方面,美国报税巨头H&R Block近来的经历引人注目。过去70年来,该公司帮助美国人报税和缴税,由专业顾问在门店与客户面谈。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夫·琼斯说:“税务业务向来是纸面业务。”该公司推出数字替代服务,但有趣的是,大部分客户仍选择来到办公室并“坐下来面对税收专业人士”。

实际上,这种面对面互动偏好是如此明显,以至于在疫情期间的最初几个月里,尽管该公司关闭一些办公室,但客户仍络绎不绝,希望与真人顾问面谈。他们在那些仍然营业的办公室排起长队,这令琼斯感到震惊,他本以为疫情将把大部分人推到网上。他负责拓展一系列数字工具的使用,包括视频聊天功能以及使客户利用手机扫描仪上传文档的设备。他表示,尽管在线申报等创新得到迅速应用,但视频会议的利用率非常低。如今,他正在线培训税务专业人员,以使该公司能缩小实体办公室的规模,但众多的顾客仍希望面谈。

这是为什么呢?在琼斯看来,原因之一是纳税人有全部纸质资料,将它们当面交给专业人士更容易。其次,鉴于缴税很重要,人们希望亲眼看到整个过程。考虑到计算机会遭黑客入侵,这并非完全不合情理。情绪可能也是关键因素。大约20年前,技术人类学家吉纳维芙·贝尔曾与芯片制造商英特尔的工程师们争论,后者认为纸张很快会消失。对工程师来说,纸张似乎是对空间和金钱的“非理性”浪费。但贝尔坚持认为,纸张是“人类学家所说的持久且难被摒弃的人造物”,一种能强烈唤醒人们情感的客体。纸张让人感觉熟悉,它具有感官功能,可唤醒人们的触觉和嗅觉。纸张还传达一种持久和掌控感,一张纸可被迅速浏览。

过去20年的事实表明贝尔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本世纪对印刷版报纸的需求骤降,但印刷版报纸仍在发行,一些读者偏爱纸张的“褶皱”。有声读物热销,但纸质书仍有销路,显然并未像曾预测的那样被电子书取代。面对电子邮件,写信现象逐渐减少。但在2021年底,贺卡公司报告称圣诞贺卡销量上升。2019年,美国文具零售商Paper Source的贺卡销量上升14%,因为千禧一代拥抱它们。类似现象也发生在许多专业服务领域,远程医疗在疫情期间蓬勃发展,但面对面诊疗并未消失。因此,借用琼斯的话说,我们的世界是个“多渠道”的世界,以不可预测的方式,将数字与现实元素混合在一起。

如果你想庆祝人类有别于机器人之处,这会令人倍感荣耀。(作者吉莉安·泰特,崔晓冬译)

举报/反馈

 

责任编辑:李科峰 ST03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