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百年大黨·老外講故事》百集融媒體產品,境內外播放量突破16億之後,“老外講故事”迎來第二季——《海外員工看中國》。

100位不同國度的海外員工,用最接地氣的方式,講述自己在中國央企和上海企業海外分公司的見聞,講述他們眼中的中國。

第50期邀請的是來自土耳其的西西,她爲國家電投上海電力土耳其公司工作。

《老外講故事·海外員工看中國》第50期

姓名:西西

國籍:土耳其

職業:國家電投上海電力土耳其公司土文翻譯

一頭長髮的土耳其女孩西西,能講一口流利的中文。一直以來,她都有一個夢想,到中國或者中國公司去工作。2021年6月,她來到國家電投上海電力土耳其公司,在綜合部做土文翻譯。她說,“我的夢想終於成真了!”

助力打造土耳其首個無煙囪電廠

“我工作的中國公司對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很大。”西西說,土耳其電力嚴重短缺,供應不足,而她參與的上海電力胡努特魯煤電項目,就是上海電力在土耳其控股投資的一個發電項目,將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土耳其的電力需求。這對當地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作爲中國“一帶一路”和土耳其“中間走廊”倡議的重點項目,土耳其胡努特魯煤電項目是中國迄今在土耳其最大的直接投資項目,將助力打造土耳其最先進、清潔、高效、可靠的世界一流燃煤電廠,總投資約17億美元。日前,兩臺66萬千瓦煤電機組已全部投入運行,每年預計向土耳其供應電力90億千瓦時,發電量約佔土耳其年發電量的3%。

在西西看來,中國的科技發展很快。胡努特魯煤電項目是一座中國投資、中國建設、中國管理、中國運營的現代化電廠,在土耳其具有很高的開創性和示範性。“作爲土耳其首個無煙囪發電廠,這個項目引入了中國高端的環保技術,在降低排放的同時維護海洋生態平衡。項目中還有許多設備及技術,都是中國輸出的。”西西說。

項目在當地的落地,還給住在發電廠附近的人們提供了就業機會,改善了當地居民的家庭經濟狀況。“所以,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很感謝中國企業的投資。”西西說,加入上海電力令她非常開心,因爲可以近距離感受中國發展的速度,讓更多土耳其人民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在她的影響下,她的愛人也應聘加入公司,和她一起在中國企業工作。

越來越多的中國產品進入居民生活

土耳其有一句諺語,翻譯成中文就是“一種語言就是一個人”。“這句話的意思是你瞭解的語言越多,你認識的人和朋友也就越多,那麼自身也就越重要。”西西說,語言是不同國家人民溝通的橋樑,她很自豪通過自己的工作,爲土中的重大項目交流作出了貢獻,這也是她做好翻譯工作得到稱讚時非常高興的原因。

在公司工作一年多來,西西覺得中國企業的工作氛圍很好,管理人員和普通員工之間沒有等級之分,領導都很平易近人,會傾聽員工的想法。在平日的交往接觸中,中國員工工作賣力,技術水平也很高。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都很謙虛、和藹,互相之間團結友愛。如果工作中碰到難題,他們會立即解決後繼續工作。

出於對中國文化的喜愛,西西曾在2011年到中國天津南開大學留學,學習中文。當時,她還去了上海、蘇州、杭州、南京、無錫等中國城市遊玩參觀,並留下了深刻印象。西西回憶道:“中國的國土面積非常大,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傳統,蘇州的園林非常精緻,有那種穿越歷史的感覺,而上海是一座非常現代和發達的城市。”

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科技產品進入了土耳其人的生活。西西說,這幾年,中國生產的掃地機器人在土耳其就非常受歡迎,因爲它把房子打掃得非常乾淨。此外,手機、電動車等中國製造的產品,都讓許多土耳其人對中國愈發感興趣,想要去了解這個國家。

西西也十分喜歡中國的美食。“我喜歡的中國菜比較多,最喜歡的是餃子。因爲我在中國留學的時候,中國朋友多次邀請我去他們家包餃子,我覺得很有趣。我還喜歡喫北京烤鴨和火鍋。我的國家沒有這樣的料理,我在中國第一次品嚐後,就特別羨慕。”

“老外講故事”第二季

《海外員工看中國

百集融媒體產品

現已上線

持續100天

請繼續關注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