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佘曉晨

沉寂幾年之後,無人便利店依然獲得了巨頭的關注。

10月,上海羅森便利店在晶耀前灘落地了首家無感支付智能門店,讓消費者可以“拿了就走”。

在無感支付的購物流程裏,消費者在進店前先刷臉或掃碼,選好東西后,系統會自動結算進行扣款,整個過程無需員工幫助,也無需等待。晶耀前灘是上海的一個大型城市綜合體,消費羣體多爲寫字樓白領和商場顧客,無人便利店的模式有助於大大減少排隊的時間。

這家便利店引入的是上海雲拿科技的AI無人零售解決方案。雲拿科技產品負責人鄔文堯告訴界面新聞,無人便利店主要用到的技術包括3D機器視覺、深度學習、多傳感融合等空間計算技術,前期需要在門店安裝AI攝像頭、閘機、貨架、貨櫃、吐袋機、咖啡機等智能硬件設備,後臺則需要配置門店數智化管理系統,所有軟硬件部署花費近1周。

開業不到一個月,這家便利店平均每天的單量在六七百左右。不過,當下的無人便利店仍需一些人工協助,除了偶爾會發生一些“bug”的原因,也有滿足顧客需求的考量。雲拿方面告訴界面新聞,目前店內出錯率控制在千分之三左右。

2017年時,無人零售概念一度成爲風口,不乏有大廠入局。艾瑞諮詢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無人零售貨架累計落地2.5萬個,無人便利店累計落地200家,京東也在當年高調推出無人超市業務。到2019年,仍有包括中石化這樣的大型企業參與這一賽道。但僅在兩三年之後,無人超市就大量關閉,相關公司也好景不長。

不過,熱潮之後,依然有企業和技術提供商關注無人便利店的價值,今年以來新店開業的新聞並不少。鄔文堯分析稱,一方面在於電商環境、疫情等衝擊,使得零售商需要通過數字化轉型來應對各種不確定性;另一方面,中央和各地政府鼓勵培育智慧零售、無人銷售業態,佈局無人超市、智能零售終端設施,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零售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聚焦到便利店本身,無感支付體現了企業在數字技術領域的進步,也的確能成爲一個營銷宣傳點。上海羅森副總經理吳曉炯對媒體表示,此次在羅森門店中引入無感支付,將幫助羅森擴大客羣,進一步瞭解消費者的需求,探索新的運作模式。

更重要的作用體現在縮減人員成本上,無人便利店的模式爲這家羅森便利店節省了1-2個人力。而在效率方面,鄔文堯告訴界面新聞,收銀環節實現自動化後,經營者不會被收銀工作頻繁打斷,可以專注於手頭的任務,提升工作效率。此外,數據驅動可以幫助經營者更好地作出決策。

以訂貨流程爲例,通常經營者需要掃視所有欄位,瞭解常溫標品的銷售情況,針對每個SKU逐一訂貨,其中鮮食類不僅需要觀察銷售情況,還要分析過往2-3周的銷售數據,再推測未來2-3天每個SKU分別訂多少量。“整個環節耗時耗力,即使是擁有十多年運營經驗的便利店工作人員,也認爲訂貨是最燒腦的工作,而數字化、智能化的工具可以降低這方面的難度。”鄔文堯稱。

相比國內,無人便利店在海外發展得更快。就雲拿而言,公司在出海業務上投注了不少精力,目前已經進入全球14個國家。一個明顯差異是,國內的便利店和商超更多地使用無人收銀臺。雖然這種設備也存在漏掃、錯掃等問題,但優勢在於消費者接受度更高。

鄔文堯認爲,無人便利店不存在盜損問題,數智化管理系統也能提高經營效率,目前存在的挑戰則是有一定的教育週期,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吸引消費者初次進店體驗無感支付。“無人零售還處於早期發展階段,技術研發投入較大、相關硬件設備造價也偏高,在規模化過程中存在一定困難。”

這也意味着,玩家們要想重掀無人便利店的熱潮,得先讓消費者愛上“拿了就走”的購物體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