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劉歡)10月26日,新京報記者獲悉,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華預防醫學會食品衛生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四家機構日前發佈《食品甜味劑科學共識(2022)》,指出按照相關法規標準使用甜味劑,都是安全的。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介紹,2019年,國務院發佈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提出“倡導食品生產經營者使用食品安全標準允許使用的天然甜味物質和甜味劑取代蔗”“提倡城市高糖攝入人羣減少食用含蔗糖飲料和甜食,選擇天然甜味物質和甜味劑替代蔗糖生產的飲料和食品”。以甜味劑全部或部分替代添加糖已成爲目前食品行業減糖實踐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甜味劑安全性方面,該共識指出,甜味劑的安全性基於嚴格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已得到多個國際組織和國家/地區權威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和食品安全管理機構的肯定,且結論均爲:按照相關法規標準使用甜味劑,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都是安全的。

網絡上關於甜味劑的爭議很多,有說法認爲甜味劑有助於減肥,也有說法認爲甜味劑會增加食慾、導致肥胖。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鍾凱認爲,在膳食總量不變的前提下,以甜味劑替代添加糖可以減少能量攝入,但是體重管理取決於總能量平衡,甜味劑並非決定性因素。消費者應當明白,飲食健康的關鍵是合理膳食、喫動平衡,包括主動控制對甜食的過度追求,不能把希望寄託在甜味劑上。此外,甜味劑有助於降低齲齒髮生風險,也爲高血糖人羣及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豐富的食物選擇,但不應誇大甜味劑的作用。

此外,近年來糖醇在食品中的應用越來越多,個別消費者短時間內大量攝入糖醇後產生“腹瀉”反應。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指出,糖醇引起的是滲透性腹瀉,與日常生活中由微生物引發的腹瀉不同,不屬於食品安全問題。不同人對糖醇的耐受度有較大差異,建議大家根據自身情況酌情選擇相關產品,適量食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