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張勇毅

來源/電廠(ID:wonder-capsule)

蘋果自家的聊天服務 iMessage 一直在試圖排擠非蘋果設備的用戶、構建自己的私有生態其實早就不是什麼祕密了,但近期 iMessage 又靠着排擠 Android 用戶的「把戲」上了新聞 —— 但這一次蘋果的武器是「顏色」。

近期有設計師研究指出,iMessage 中除了會給非 iPhone 用戶使用綠色來標記對話框之外,還正在通過賦予代表非 iPhone 設備發送信息的低對比度綠色,來影響用戶對與 Android 用戶發送訊息之間的體驗,進而降低與 Android 用戶交流的意願。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綠色泡泡的消息並不噁心,而且在全球範圍內,綠色都是很多聊天工具所中意的基礎色彩:畢竟我們日常用到最多的國民級 SMS 工具 —— 微信,使用的同樣也是綠色泡泡,放眼全球例如 WhatsApp、Line 同樣是以綠色作爲主色調。

在傳統認知中,綠色也有溫和與賞心悅目的感受,而 iMessage 一直引以爲傲的藍色對話泡設計,則象徵着平靜與真誠的溝通,顏色已經成爲引導用戶使用習慣潛在的武器。

最常見的例子莫過於每到年底國內購物 App 清一色地將應用 Logo 更新爲紅色或橙色,來用這種曖昧的暗示吸引你去買買買。這些在色彩心理學中都相當常見;同時色彩的設計往往也需要考慮到不同羣體的使用體驗:例如近期資料顯示淘寶也將加入不同的濾鏡設置,對應三類色弱、色盲用戶羣體,爲國內近 6000 萬色盲人羣提供準確的商品色彩展示。

但在 iMessage 中,蘋果使用的並非能令人產生愉悅情緒或能讓人注意力焦點更容易集中的高對比度綠色,反而採用了相對低對比度的綠色。從下圖中,你能很明顯的看出兩種顏色之間帶給人觀感上的差別。

在類似蘋果這樣一直標榜自己「創造能與所有人共享的成果」的企業文化爲榮的科技巨頭內部,很多時候僅憑產品本身仍然不是讓用戶留在蘋果生態內。這種時候也不得不在現實的商業競爭環境中,通過使用這種色彩的選擇技巧,來悄然降低用戶的溝通體驗。

因此比起國內科技巨頭仍顯稚嫩的各種補貼優惠券或者強制只支持打開自家鏈接之類明顯讓用戶感到不快的手段,蘋果選擇了更「潤物無聲」、但能起到同樣效果的做法。

顏色至關重要,因爲它會直接影響到(內容的)易讀性。

而在作用是傳遞信息的聊天工具中,易讀性幾乎就是一切。

出於好奇,作者自己也使用在設計中至關重要的的網頁無障礙設計指南中所提供的可訪問性測試中,分別爲這兩種不同對比度的氣泡顏色做了測試:在測試中,採用低對比度綠色的界面的分數也只是代表「非常差」的 2.18 分。

正常用戶或許不會有太過於明顯的噁心等感受,但在長時間閱讀時仍然能造成潛移默化但不適感,特別是對於視力障礙用戶來講,這樣的設計會嚴重影響到內容的可讀性。

一般來講,對於有着龐大視覺設計團隊的蘋果,這種低級錯誤很難在最終呈現給用戶 UI 設計中出現,因此這種設計顏色的取捨很有可能不是巧合,而無論是影響到視力障礙用戶還是試圖引導用戶在與 Android 手機用戶溝通時產生有別的體驗,這些顯然都是有悖於蘋果一直以來所宣傳的價值觀的做法。

包括普通用戶的使用體驗在內,都成爲了這場潛移默化的戰爭中了犧牲品。

今年一月,Google 高級副總裁 Hiroshi Lockheimer 在轉發華爾街日報關於 iMessage 的報道時,曾表示蘋果正在利用 iMessage 造成的社交壓力,作爲其營銷的一部分;隨後 Google 官方轉發了這一言論,並最終演變成在官網中呼籲(觀感上來講更像是指責)蘋果開放自家生態,加入更爲通用的 RCS 短信生態,來讓更多 Android 用戶獲得更加平等的溝通環境,消解掉不少用戶從 iPhone 更換到 Android 手機時遇到的重要阻礙。

儘管 Google 副總裁的這一發言很有可能是「蓄謀已久」的宣傳策略,但不可否認這一看法並無太多偏頗:蘋果確實在 iMessage 中越來越多地使用這些「綠色對話泡」在內的手段,強行割裂 Android 用戶與 iPhone 用戶之間的溝通體驗;比如 Android 用戶無法查看到 iMessage 用戶發送的即時表情反饋,也無法使用其中的回覆、擊掌等互動功能。

這些並不全是技術上的原因:事實上,在 Android 這邊從 2020 年開始逐漸推廣 RCS 富文本短信技術之後,類似 iMessage 的交互體驗在 Android 這邊也已經成型,唯一的問題仍然是蘋果對於 iMessage 採取的封閉體驗策略始終未曾改變。

今年一次公開演講中,當 Vox Media 的一位記者向蘋果 CEO 蒂姆庫克吐槽自己在使用 iPhone 時把視頻分享給使用 Android 手機的母親,但受限於 iMessage 平臺不互通的機制,導致視頻完全糊掉時,庫克對此給出的建議是「給你媽媽買一部 iPhone」。

這樣看似抖機靈的回覆,結果理所當然是收穫全場的笑聲,但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蘋果認爲保持 iMessage 等蘋果第一方生態內服務的封閉所採取的強硬策略是完全有必要的。

因此,即使這次 iMessage 使用色彩引導用戶改變使用體驗的做法已經被曝光,但在本質上,以 iMessage 爲代表的蘋果生態內服務,蘋果對其強制性獨佔,來換取用戶更多購買價格高昂的硬件設備以及軟件服務的這一策略也並不會發生太多改變。

包括 Google 以及更多普通用戶所做出的「拆除圍牆」行動,更像是一場將原本屬於普通用戶的權利爭奪回來的抗爭。

作爲新世代消費電子用戶,Z 世代已經在過去很長時間的「上網衝浪」經歷中逐漸被各種高飽和度的顏色所轟炸,因此當網絡服務難以再通過獨特的用戶體驗來吸引用戶,顏色也就成了勾起心理愉悅與使用慾望的另一個細節。

iMessage 的這些「色彩上的巧思」作爲一種刻意的設計,實際上是科技巨頭在各種「不作惡」的口號之下,爲了打擊競爭對手所採取的策略,這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iMessage 用戶與 Android 上用戶溝通的意願,但實質上也是在加劇本已非常割裂的系統生態體驗,將用戶劃分成爲一個個不必要的陣營。付出更多的使用成本。

而當顏色被新世代用戶津津樂道並被越來越多討論之時,其中的把戲也就不再有什麼祕密可言。對於科技巨頭來講,應用服務中的顏色,以及背後的生態之爭也進入了更細枝末節的領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