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淨利大跌股價腰斬又登質量黑榜 東方雨虹如何破局?

來源:北京商報

2022年10月26日,在三季度報告公佈淨利潤大跌近40%僅一天後,有“防水茅”之稱的東方雨虹開盤微跌,隨後一路上揚,截至收盤上漲6.85%至26.22元/股,但仍較7月1日的年內高位52.46元/股跌去近50%,3個多月內股價腰斬,總市值蒸發超過600億元。不久前,東方雨虹的加固劑產品因抽檢不合格登上了質監局的質量黑榜,頹勢盡顯的東方雨虹如何破局,成爲待解之謎。

淨利大跌股價反而大漲

10月25日晚間,東方雨虹公佈的2022年三季度報告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約233.79億元,同比增長3.0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16.55億元,同比下降38.2%。

前三季度淨利潤大跌近40%,東方雨虹在財報中沒有指明原因。不過在此前公佈的2022年半年度報告中,東方雨虹曾表示利潤下降主要受瀝青等大宗材料價格上漲影響。

東方雨虹成立於1995年,以主營防水業務爲核心延伸上下游及相關產業鏈,形成建築防水、民用建材、建築塗料等多元業務板塊合力的建築建材系統服務體系,涉及基礎設施建設、工業建築和民用、商用建築等,控股上海東方雨虹、香港東方雨虹、東方雨虹北美有限責任公司等超過 100 家分子公司。

自2008年上市以來,東方雨虹一路高歌猛進,2008-2021年業績增長44倍。進入2022年,東方雨虹卻連續遭遇業績“滑鐵盧”,半年報和三季度報中淨利潤出現歷史首次下跌。其中2022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母公司的淨利潤約爲9.66億元,同比下降37.13%;2022年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爲6.88億元,同比減少39.65%。

前三季度淨利潤大跌近40%,東方雨虹股價卻出乎預料地大漲。繼2022年10月25日大漲5.55%至24.54元/股之後,10月26日再次大漲6.85%,盤中一度上漲8.72%至26.68元/股,收盤價爲26.22元/股,總市值爲660.68億元,東方雨虹依舊佔據着防水塗料行業第一高市值的座椅。

三個月股價幾近腰斬

連續兩日大漲,難掩東方雨虹股價整體下挫的頹勢,“防水茅”光環逐漸褪去。作爲A股的防水頭部企業,東方雨虹名字裏帶有“虹”字,卻從2022年7月1日以來一路飄“綠”,3個多月內股價從高位時的52.46元/股暴跌至10月26日的26.22元/股,股價幾近腰斬。

淨利大跌、股價腰斬,東方雨虹距離完成“400億營收目標”也很遙遠。據中外塗料網報道,2022年4月22日,東方雨虹董事長李衛國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曾信誓旦旦,表示對完成2022年預算任務充滿信心。然而上半年只完成了目標業績的38.27%,在下半年要完成剩下的近240億元,仍有不少差距。

被李衛國寄予厚望的光伏業務,在短期內對東方雨虹的業績難以產生幫助。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東方雨虹花費80億元投資新建6個生產基地,佈局了光伏百億新賽道,注資5億元進軍工業漆。但這種佈局從投資到建設到見效需要比較長的週期。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王營認爲,“東方雨虹三季度的股價腰斬,或許是與東方雨虹自身經營情況有關”。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也認爲,“東方雨虹屬於房地產開發行業的配套下游產業,當房地產開發投資與銷售等數據出現大幅度下滑,必然會導致東方雨虹等下游產業的業績不佳”。

品質堪憂下如何破局

就在東方雨虹公佈2022年三季度報告前一個月的9月14日,旗下加固劑產品因抽檢不合格登上了北京市房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質量黑榜。

此次抽查結果顯示,被抽查的15批次塗料膠粘劑產品中有6批次不合格,其中東方雨虹名列不合格榜單。此次東方雨虹被抽檢不合格的產品爲一款“J101彩色全效型加固劑(牆地通用)”、標稱商標爲“東方雨虹yuhng”、標稱生產單位爲“河南東方雨虹建築材料有限公司”、規格型號爲“9kg桶”、標稱受檢單位爲“北京德衆和商貿中心”。

淨利大跌、股價腰斬,又登質量黑榜,頹勢盡顯的東方雨虹如何破局?

“無論是產品還是品牌,最終要回歸產品的本質上,如果產品質量出現問題,必定會影響下游產業鏈和居民的居住環境。對上市企業來說,因企業本身品牌影響力大、產品覆蓋面廣,若產品的質量出現問題,不僅對自身服務的消費者帶來困擾,也會影響自身企業的發展,之後也會波及到資本市場。中國家居/設計產業互聯網戰略專家王建國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公司應該從產品、渠道、服務三方面採取行動。一是先從產品本身出發,加大對科研費用的投入,選用新型環保的原材料作爲‘安全’的首要保障,爲之後的產品研發、設計及加工做基礎保障;二是從深耕多元化的渠道創新,促進營銷競爭優勢;三是從服務入手,做好售前和售後的服務,在保證產品安全的同時,也提升了企業整體形象”。

北京商報記者 孔文燮 實習記者 劉小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