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0月27日訊(編輯 瀟湘)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常被世人成爲全球“四大糧商”。這四家字母組合排列爲“ABCD”的糧食貿易巨頭控制着全世界80%的糧食交易量。

本週最新披露的Q3財報顯示,儘管全球糧食價格在過去幾個月從高位有所回落,但“四大糧商”中兩家在美國上市的巨頭——ADM和邦吉的業績表現,卻依然極爲亮眼。

ADM和邦吉本週均公佈了好於預期的利潤數據,並上調了今年的業績預期,得益於農作物短缺和全球地緣動盪。財報數據反饋出的信息還顯示,儘管人們擔心經濟衰退,但對其穀物、生物燃料和牲畜飼料的需求依然強勁。

ADM在當地時間週二表示,截至9月30日的財季,該公司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了近一倍。三季度報告利潤爲10.3億美元,高於上年同期的5.26億美元,環比也大幅增長了16.37%。

而在一天後,總部位於聖路易斯的邦吉也將全年每股收益預期調高至13.50美元,此前公佈的第三財季利潤和收入均好於預期。剔除一次性項目後,該公司公佈的調整後每股收益爲3.45美元,比華爾街分析師的預期高出近1美元。

邦吉股價在本週三大幅上漲了7%。ADM則連續兩個交易日上漲逾2%。

今年以來,ADM的股價已累計上漲了逾38%,而同期標普500指數則下跌了18%。

ADM首席執行官Juan Luciano本週在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上表示,“在一個非常不確定的世界裏,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我們在2023年仍有良好、非常好的勢頭。我們預計對我們產品的需求將持續強勁。”

通常而言,當出現糧食短缺、地緣政治衝突或極端天氣事件,導致糧食價格波動加劇時,ADM、邦吉和私人控股的嘉吉等四大糧商的業績往往會從糧價上漲中受益。由於掌握着全球糧食運輸的進度,全球糧食市場的走勢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受到四大糧商的影響。

ADM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籽、玉米和小麥加工企業之一,其大約2/3的收入來自對大豆、花生及其他油籽等的加工。邦吉則是世界領先的油籽加工商,也是南美農場主所使用的化肥的最大生產商和供應商。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小麥期貨價格在過去12個月時間裏上漲了約12%,玉米價格上漲了約26%,大豆價格上漲了約12%。

全球糧食貿易現狀如何?

今年以來,全球能源價格上漲推高了對油籽加工商生產的生物燃料的需求。俄烏衝突則打亂了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出口地區之一的供應,推高了小麥和玉米的價格。其他主要作物生產國的惡劣天氣也導致庫存面臨擠壓。

農業高管曾表示,北美和南美至少需要兩個豐收年,才能緩解糧食供應緊張的局面。

對此,邦吉首席執行官Greg Heckman週三指出,由於受到基礎設施遭到破壞、貿易流通中斷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的種植條件不佳等因素困擾,糧食供應問題依然存在。

他表示,由今年春季開始的戰爭所引發的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也損害了全球化,導致各國購買農產品的範圍日益收窄。“我認爲全球化會在一段時間內將難以爲繼,”他說,“過去,當我們在全球範圍內遇到供應問題或需求激增時,每個產地和每個目的地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現在情況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全球穀物貿易還面臨着美元走強和密西西比河水位下降的問題,這兩個問題正在影響美國的穀物出口。今年早些時候降雨不足造成的水位下降,已經導致密西西比河下游的一些商業運輸中斷,並使近幾周的貨物運輸成本出現上升。

ADM表示,密西西比河水位下降將減少其今年在北美的大豆出口量,北美的玉米出口可能會推遲到2023年第一季度。

嘉吉全球貿易集團負責人Alex Sanfeliu近期也表示,由於美元走強,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在減少購買更昂貴的美國谷物,轉而購買更便宜的替代品,例如大米。

不過,ADM和邦吉表示,它們正經受住出口下滑的考驗,在某些情況下還能從中受益。邦吉和ADM的官員告訴分析師,他們從南美洲運來的大宗商品越來越多,由於大豆堆積在美國而非用於出口,這些公司正在以更便宜的價格購買和加工。

邦吉的Heckman在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在南美的強大影響力一直對我們很重要,但從未像現在這樣重要。在產品無法出口的地方,我們會盡最大努力加工,以便能夠繼續爲農民提供報價(和採購)。”

責任編輯:於健 SF06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