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已從實驗階段邁向試行階段。

10月26日,香港金融管理局聯合國際清算銀行(香港)創新中心、泰國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以及阿聯酋中央銀行,發佈了《“貨幣橋”項目:通過央行數字貨幣(CBDC)連接各經濟體》(Project mBridge: Connecting economies through CBDC)報告(下稱《報告》),闡述了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的試行成果。

《“貨幣橋”項目:通過央行數字貨幣(CBDC)連接各經濟體》(Project mBridge: Connecting economies through CBDC)報告封面。圖片來自《報告》

“貨幣橋”項目:改善跨境支付與交易

《報告》稱,G20已將加強跨境支付作爲全球優先事項,並將CBDC確定爲改善跨境支付的潛在途徑。“貨幣橋”項目嘗試利用基於分佈式賬本技術(DLT)的公共平臺進行跨境支付,多家央行可在該平臺上發行和交換各自的央行數字貨幣。該項目由香港金管局、國際清算銀行(香港)創新中心、泰國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以及阿聯酋中央銀行組成項目指導委員會,由國際清算銀行(香港)創新中心帶領,四個小組委員會(包括技術、法律、政策和業務)提供支持。指導委員會成員對項目具有決策權和表決權,共同領導平臺的設計和開發。

“貨幣橋”項目最早可追溯到2019年的一個跨界多邊CBDC項目,該項目進行到第三階段時才更名爲“貨幣橋”。《報告》提出,“貨幣橋”項目驗證了一個設想,即一個高效、低成本和通用的多邊央行數字貨幣平臺,可以提供央行和商業參與者直接連接的網絡,以大幅增加國際貿易流動和跨境業務的能力。

《報告》提及,試點前,項目成員與金融機構、銀行業協會和交易所等進行了廣泛合作,以確定“貨幣橋”平臺的商業用例,包括國際貿易結算、匯款、代幣化債券發行(tokenised bond issuance)、電子商務等不同領域的潛在跨境用例。

由實驗階段邁向試行階段

香港金管局表示,“貨幣橋”項目第三季由實驗階段邁向試行階段。8月15日至9月23日,來自前述四個國家或地區的20家商業銀行參與了爲期六個星期的試行。這是至今爲止規模最大的跨境央行數字貨幣試行測試,主要利用“貨幣橋”項目平臺,進行了超過160筆跨境支付和外匯兌換同步交收業務,結算金額摺合人民幣逾1.5億元。因此,“貨幣橋”項目率先實現了以多種央行數字貨幣爲企業跨境交易進行真實結算。

《報告》指出,與其他多邊CBDC項目的不同之處在於,該試行是直接在平臺上(而非境內支付系統)進行真實交易的最終結算,並且包括了直接代表企業客戶進行交易的支付和接收銀行(而非銀行間轉賬)。通過公共平臺,商業參與者可以在多個司法管轄區的央行資金安全保障下直接進行點對點支付。試行成功展示了該平臺提高跨境支付速度和效率的能力,並在真實交易環境中降低了結算風險。

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表示,希望試行經驗能協助各央行探討如何利用CBDC提升跨境支付速度。

關注數據隱私治理和法律監管問題

《報告》顯示,數據隱私和治理是“貨幣橋”項目的重要考量因素。對於試行而言,平臺在當前階段的現有功能確保了數據隱私問題得以解決。例如,敏感數據被存儲在鏈下。在賬本上,只有交易雙方及其各自的央行知道交易細節。這是通過使用自生成的密鑰實現的僞匿名,以保護用戶身份和敏感的交易數據。但試點將數據集中放置在單一的雲環境中,未來可能加劇數據隱私問題。因此,項目成員將探索分佈式部署,以實現少量數據被記錄在區塊鏈上並共享給所有商業參與者。此外,開發團隊正在評估零知識證明(Zero-Knowledge Proof)方法,以加強對央行驗證器的隱私保護。

在法律監管方面,鑑於每個司法管轄區存在不同的法律法規,一個多邊CDBC平臺會在各個司法管轄區遇到不同的法律問題及挑戰,例如CBDC的法律分類,與反洗錢、數據隱私相關的法律法規等。《報告》提出,根據不同的司法管轄區,可能需要進行相應的監管改革。

“貨幣橋”項目的未來路線圖

《報告》稱,“貨幣橋”項目試點細緻考量了潛在的政策、宏觀經濟、監管和法律影響。未來,項目將吸取試點的經驗教訓,繼續開展工作,包括技術構建和測試、改進現有功能,並向平臺添加新功能,以實現從試點階段轉向MVP(最簡化的可行產品),讓系統最終正式投入運作。

具體來看,2023年和2024年,項目發展路線圖將集中於11個方面,包括:實現與國內支付系統的自動化互操作性;將外匯價格發現與匹配功能整合到平臺;引入交易排隊和優先級管理等流動性管理工具;評估央行參與者在提供流動性方面的作用;改進數據隱私保護工具;完善法律框架和平臺條款規則;進一步考量政策、監管和合規方面;從數據隱私和法律角度評估去中心化部署,同時確定中心化治理角色的職責與架構;試點測試更多商業用例和交易類型;囊括更多的司法管轄區和項目參與者;探索更多私營機構加入平臺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