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被稱爲韓國與日本間“最大懸案”的二戰強徵勞工案又有新進展。日本《朝日新聞》26日報道稱,爲解決二戰時期日本強徵韓國勞工賠償問題,韓日政府正協商由韓國財團代替敗訴日本企業繳納賠償金,同時要求涉事日企以“捐款”等形式向韓國財團提供資金的方案。相關報道引發韓國輿論強烈批評。

日本《朝日新聞》26日援引韓國政府官員的話稱,爲解決日本強徵勞工賠償問題,韓國政府當初曾討論過直接爲相關日本企業代繳賠款的方案,但由於擔心遭輿論強烈反對,決定由韓國“日本帝國主義強制動員受害者支援財團”通過募集捐款的方式,爲日方代繳賠償金。這名韓國政府官員還稱,爲使強徵勞工受害者認可這一解決方案,此前拒絕向受害者履行賠償的日本企業——日本製鐵和三菱重工也需要向該財團“捐款”。韓方稱,相關兩家日本企業私下已經對以“捐款”的名義支付賠款的方案進行了解。據《韓國先驅報》介紹,“日本帝國主義強制動員受害者支援財團”成立於2014年,是韓國政府和企業爲向日本強徵勞工受害者及其親屬提供支援而創立,隸屬於韓國行政安全部。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強徵勞工案磋商的進展,韓日表態存在明顯出入。韓國外交部發言人任洙奭2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對強徵勞工案的解法表示,相關事宜迄今尚無任何定論。他還表示,25日舉行的韓日副外長級會談也並未就特定方案進行協商。不過據日本朝日電視臺報道,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森健良25日會見韓國外交部第一次官趙賢東,雙方一致認爲,必須避免出售在韓國的日本企業資產進行變現,因此,雙方開始調整,由韓國財團代爲支付日本企業的賠償金。另據日本共同社報道,韓方徵詢了日企道歉及向韓財團提供資金的意願,日方予以拒絕。

日媒相關報道引發韓國輿論猛烈批評。《韓民族新聞》26日報道稱,隨着韓國大法院對強徵勞工索賠案作出原告勝訴判決即將迎來4週年,韓國各界市民團體表示,政府急於解決強徵勞工索賠問題,不惜進行“屈辱外交”,敦促政府停止這種行爲。韓國《東亞日報》稱,韓國政府應調整討論被強徵勞工索賠問題和“慰安婦”問題解決方案的節奏,更加沉着、冷靜地思考如何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一名韓國網民在相關報道下留言:“我們要的不是‘捐款’是賠款。進行賠償的一方不應是韓國財團,而應是日本製鐵和三菱重工這些日企。強徵勞工受害者需要日方的道歉!”

日本TBS新聞網26日稱,爲了達成有關強徵勞工問題的解決方案,日本外務省希望加快磋商進程,但韓國方面要求日企道歉,這讓兩國領導人於11月東盟峯會期間的可能會談受到影響。東京大學學者山口亮在社交網站評論稱,相較於其他解決方案,日本政府可能比較容易接受“韓國財團代替賠償”方案,但這一方案不僅將招致韓國國內以在野黨爲中心的羣體的反對,而今後一旦自由派上臺,那麼恐怕會像“日韓慰安婦問題協議”一樣被推翻。

另據韓聯社27日報道,韓國政府當天決定,將派遣海軍艦艇參加定於11月6日在日本神奈川縣相模灣海域舉行的日本自衛隊閱艦式。據瞭解,韓政府正在考慮派遣10000噸級戰鬥支援艦參與此次閱艦式,這將是韓國海軍7年來首次參加日本閱艦式。韓國“慰安婦”援助團體“正義記憶連帶”理事長李娜榮批評稱,在沒有正確處理歷史問題的情況下,政府推進與日本進行軍事合作是過分的行爲。據悉,日本方面今年1月曾邀請韓國海軍參加此前爲慶祝日本海上自衛隊成立70週年而舉辦的國際艦隊閱艦式,但由於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旗幟與二戰期間日本軍旗一致,因此遭到韓國各界的強烈反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