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基金放大鏡|300億以上基金經理僅餘17位,陳皓、鄭澄然、丘棟榮規模逆市增加

記者 杜萌

公募基金的三季度報告已經悉數出爐,經過一個季度的市場洗禮,公募基金經理的規模榜單又有哪些變動?

界面新聞記者統計發現,截至三季度末,在管規模在300億元以上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僅有17位,相比二季度末的24位再次減少了7位。曲揚、歸凱、傅友興、蔡嵩松、陸彬、傅鵬博、朱璘等七位基金經理規模從300餘億元縮水至200-300億的區間。

三季度市面上已無1000億規模以上的基金經理。雖然總規模下滑了142.05億元,但葛蘭在管總規模依然在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中位居榜首,爲875.46億元,穩坐“公募一姐”的位置。

在管總規模位居第二的依舊爲張坤,其三季度在管規模爲830.46億元。其後,依次爲劉彥春、謝治宇、周蔚文、劉格菘和胡昕煒,他們三季度末的管理規模分別爲758.85億元、675.90億元、618.79億元、589.03億元、524.88億元。

二季度末還在“500億陣營”的蕭楠與李曉星,在9月底的在管規模已雙雙下滑到500億元以下,在管總規模分別爲488.40億元、468.80億元。管理規模400億元至500億元區間的,還有陳皓,其三季度末管理規模爲430.37億元。基金江湖的“500億天團”數量也從二季度末的9位回落至7位,與一季度末持平。

從規模變動來看,張坤、謝治宇、劉彥春和周蔚文三季度管理規模也都下滑了100餘億元。同期,劉格菘和胡昕煒管理規模縮水逾90億元,馮明遠、崔宸龍和李曉星的管理規模亦下滑超80億元。

管理規模在300億元至400億元區間的,有馮波、馮明遠、鄭澄然、朱少醒、祁禾和楊銳文。丘棟榮、歸凱和崔宸龍9月底管理規模也都在290億元以上,距離300億元僅一步之遙。

但也有基金經理三季度的規模逆市增加。在300億元以上的梯隊中,陳皓的管理規模較上一季度增長了90.67億元,達到430.37億元,位於主動權益基金經理管理規模榜單第十。90.76億元的數據,也使得他成爲30位基金經理中規模增長最多的一位。不過,這也有賴於其在7月成立的百億爆款產品——易方達品質動能三年持有。雖然成立以來淨值有小幅縮水,但該產品三季度末管理規模依舊有94.87億元。倘若剔除這隻新基金,陳皓的在管規模較二季度末有小幅縮水。

同樣得益於新發產品的還有廣發基金的鄭澄然。鄭澄然三季度管理規模增長了10.04億元,7月26日,新基金廣發動力三年持有成立,首發規模爲29.73億元。

雖然規模不在300億梯隊中,但中庚基金丘棟榮的規模也有了4.85億元的增加,總規模爲296.86億元。這主要是因爲在管產品規模本身的增長。其管理的中庚小盤價值三季度申贖淨額爲19億份,規模有較好的增長,其餘三隻產品中庚價值靈動、中庚價值領航和中國價值品質一年持有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淨贖回。

不過,對於這些知名的基金經理來說,雖然管理規模有所回落,但基金的總份額卻在增長。以葛蘭爲例,從基金份額的變動情況來看,市場對葛蘭管理的產品投資熱度不減,5只產品合計份額達到513.83億份,較上季度末的483.49億份增長了30.34億份,增幅達到6.28%。

張坤管理的四隻基金中,除了一隻三年持有期基金外,其餘3只基金的份額在三季度也有淨申購。

“自去年以來,結構化的市場行情讓不少知名基金出現較大回撤,很多基民入市以來就一直在虧損。但整體來看,當前我國宏觀經濟逐步開始復甦。這意味着A股市場並不存在大幅下跌的基礎,但是現在推動市場回升的動力不足,資金入場意願低迷,市場賺錢效應缺乏是一個重要原因。”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從中長期來看,在3000點之下,對於優質資產堅持只買不賣的策略,通過中長期持有優質龍頭股或者優質基金來抓住市場的機會是一個比較好的投資策略。在市場底部保持信心和耐心至關重要。

“希望基金經理和投資者都能堅持價值投資,逆向投資。”楊德龍建議,第一就是要在市場極度悲觀的時候做逆向投資,避免過早買入,或者是在市場信心悲觀的時候,沒有勇氣佈局。第二就是要佈局優質股票或者是優質基金,如果是一些炒作的題材股,跌下來是沒有希望回去的。而對於優質公司來說,股價的下跌是暫時的,公司業績長期增長是推動股價創新高的最強大的動力。第三,要有足夠的持股時間,如果在低位配置好的股票或者基金之後持有時間過短,也有可能出現短期的虧損,甚至可能會出現較大幅度虧損,這也是左側建倉的必須承擔的一種痛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