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渠道成壽險公司必爭之地。

10月28日,太保壽險總經理蔡強在中國太保2022年第三季度業績交流會上表示,太保壽險在“長航行動”推出的時候,第二個戰略方向和策略就是多元化渠道,其中的第二支柱就是銀保渠道。所以,太保將來不單純只是個險,而是個險、銀保雙支柱或者說“兩條腿的跑步”。

中國太保2022年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在太保壽險保費收入中,銀保渠道保費收入220.56億元,同比增長817.9%,其中新保業務保費207.61億元,同比增長1071%,續期業務保費12.95億元,同比增長114.4%。

在蔡強看來,現在的銀保渠道和10年前的銀保渠道完全不一樣。在聯合的監管情況下,銀行和保險公司面臨越來越多的統一平臺、統一合規、統一監管的情況。這也意味着銀行保險機構會更專注客戶需求,越來越多的銀行也在尋找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同時,銀行也認識到期繳對於銀行本身業務的重要性、留住客戶的重要性、滿足客戶不同需求的重要性。此外,銀行越來越重視中收,在過去幾年以及未來,銀行保險的貢獻將成爲銀行中收的一個主要貢獻者。

“基於這幾個原因,我們覺得新銀保是未來行業的發展(方向)。對太保來講,‘芯’銀保模式是重要的戰略支柱。既然要做重要戰略支柱,那就不只是爲了規模而規模,而是真正要創造價值。”蔡強表示,太保壽險按照既定的策略,第一季度重新啓動銀保,所以有規模和躉交的資源支持來獲得網點。獲得網點之後,每一季度跟戰略銀行更深入進行合作,可以看見太保壽險期繳的規模、佔比都有很快的成長,也領先同業。相信銀保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爲太保壽險新業務價值增量的主要貢獻者之一。

蔡強認爲,在銀保渠道方面,整個中國市場剛剛從“大賣場”的1.0模式開始進入到2.0時代的戰略合作模式,而銀保3.0則是一對一或者在股權方面的深度合作。在2.0模式上,尤其是對於大型銀行,很難有一家保險公司可以把一家大銀行完全覆蓋掉,因爲大銀行的需求非常多元化。就目前來看,未來有一段時間還是會趨向於2.0模式即戰略合作模式,大銀行會選擇不同的客羣與某些可信的保險公司進行長期合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