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發電企業能源保供特別債發行工作快速推進

隨着北方地區陸續進入冬季供暖季,能源需求大幅攀升。近段時間以來,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投、中國大唐、中國華能等中央企業密集部署能源保供穩價,着重做好煤炭增供穩價、電力安全可靠供應。

此前8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接續政策措施,其中提到,支持中央發電企業等發行2000億元能源保供特別債。兩個月來,中央發電企業能源保供特別債發行工作快速推進,陸續落地。

國資委表示,支持中央企業發行能源保供特別債,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維護國家能源安全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將督促指導中央發電企業用足用好國家支持政策,進一步增強保供能力,加快轉型發展,紮實做好今冬明春能源電力保供工作,爲穩經濟大盤作出應有貢獻。

多家央企安排迎峯度冬保供工作

10月28日,國家能源集團召開三季度重點工作情況新聞發佈會。國家能源集團新聞發言人張玉新表示,紮實做好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堅持以煤炭保能源安全,確保自產煤穩產高產,堅持以煤電保電力安全,發揮煤電協同優勢保障燃煤供應。同時堅持煤電與可再生能源聯營,做深做實寧夏騰格里大基地建設,深入實施抽水蓄能、氫能、新型儲能等專項規劃。

作爲全球規模最大的煤炭生產公司,國家能源集團今年完成煤礦產能核增5800萬噸。去年四季度以來,自產煤月均產量保持在5000萬噸峯值水平。今年1-9月,國家能源集團煤炭產量4.5億噸,銷量5.9億噸;發電量8514億千瓦時。

中國華電10月12日召開2022年迎峯度冬採暖保供工作部署動員會指出,近幾年集團公司對供熱設備進行了大量改造,部分區域供熱面積快速擴張,抓好採暖保供工作是電力生產現階段的重要工作。要求加強供熱機組設備管理,強化設備檢查檢修,提高供熱系統可靠性,牢牢守住不發生供熱斷供、限供的底線。

10月14日,國家電投召開會議,總結國家電投迎峯度夏能源保供工作,安排部署迎峯度冬能源保供重點工作。10月18日,國家能源集團召開迎峯度冬能源保供工作啓動會,宣貫《國家能源集團迎峯度冬能源保供工作方案》,全面安排佈置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

國家電投副總經理徐樹彪表示,當前,受國際能源形勢、氣候和疫情影響,全國電力供需總體緊平衡,電煤價格持續高位運行,重點區域電力電量存在“雙缺口”,迎峯度冬能源保供形勢依然複雜嚴峻。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煤炭生產企業持續加大增產保供力度,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充分發揮兜底保障作用。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33.2億噸,同比增長11.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5個百分點。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副理事長石瑛表示,今年煤炭供需形勢比去年好很多,電煤庫存大幅增加,國內供應充足,只要不出現大的突發事件,迎峯度冬應該沒有問題。

2021年10月20日,在安徽省宿州市錢營孜煤礦,電煤通過傳送帶入倉等待外運。新華社圖

國家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任京東近日表示,目前北方地區正在陸續進入冬季供暖期,正會同有關方面全力以赴做好各項準備,多措並舉增強能源供應。將抓好形勢監測和運行管理,提前研判電力的供需形勢,做細做實保供方案。實行全國煤炭產量日調度的機制和價格、庫存的監測機制,加強重點煤炭企業產量直接調度。督促各類電源機組應開盡開,充分釋放大電網跨省區的互濟能力。用市場化方式引導用戶錯峯避峯。

能源保供特別債加快落地

能源電力安全保供是經濟社會穩定運行的基礎保障。8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接續政策措施,會議提出,支持中央發電企業等發行2000億元能源保供特別債。隨後,中央發電企業能源保供特別債發行工作快速推進,陸續落地。

據中國國新披露,國務院批准,上述2000億元能源保供特別債由中國國新發行1000億元額度,募集資金用於保障國家能源電力供應安全。

10月19日,中國國新發布了2022年第四期中期票據的公告。公告顯示,本次發行的特別債募集資金總額爲1000億元,本期發行金額爲200億元,期限5年,發行利率爲2.85%。募集資金將全部用於國務院批准的保障國家能源電力供應安全相關用途。這是中國國新發行的第3只能源保供特別債,至此,中國國新已發行合計700億元能源保供特別債。

中國國新表示,通過發行本期能源保供特別債,進一步豐富國有資本運作手段,有效發揮中國國新服務國家戰略、保障民生需求、優化國有資本佈局結構、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維護國有資本安全等功能作用,全面提升服務央企的核心能力。

此外,中國大唐、國家電投、中國華能等電力央企能源保供特別債發行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公開信息顯示,國家電投於9月27日發行兩隻能源保供特別債,分別爲“22中電投MTN029”和“22中電投MTN030”,兩隻債券發行規模均爲20億元,票面利率分別爲2.83%和2.79%。

北京師範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表示,發行能源保供特別債是在國際能源市場持續波動、國際能源價格高企、國內電力供求關係處於緊平衡狀態等情況下,採取的保能源供給、穩經濟增長的重要舉措,有利於緩解發電企業資金壓力。

他建議,以能源保供特別債發行爲契機,能源企業應加大內部改革力度,強化機制體制創新轉型靈敏度,加快動能躍進式升級進度,拓展供銷渠道融合式發展寬度,推進能源低碳化,力爭實現能源動能、效能和產能的集中統一釋放,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