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首爾遭遇“驚魂一夜”。

據央視新聞報道,10月29日晚,韓國首爾龍山區梨泰院洞(“洞”即街道之意)一帶有數萬人爲慶祝萬聖節而聚集併發生大規模踩踏事故。首爾消防部門通報,截至30日16時30分,事故已造成153人死亡、103人受傷,傷亡人員多爲年輕人,不排除死亡人數繼續增加的可能。

這次事故是自2014年“世越號”客輪沉沒導致304人遇難後,在韓國發生的傷亡人數最多的事故。

外交部對此高度重視,領事保護中心第一時間啓動應急機制,部署駐韓國使館做好應急處置。駐韓使館連夜向韓相關部門覈實瞭解情況,要求韓方盡最大努力做好救治和善後工作。使館並與遇難者和傷者家屬取得聯繫,表示慰問並提供積極協助。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和駐韓使館將繼續密切跟蹤進展,全力開展應急處置。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提醒在韓中國公民注意加強自身安全防範,避免前往人員密集場所。

中國駐韓國大使館也通過社交媒體提醒在韓中國公民加強安全防範,如重視人身安全、做好疫情防護、報備個人信息。

疑管理疏漏

梨泰院位於韓國首爾龍山區南山東麓。這段1.4公里長的商街並不寬,但不妨礙它躋身首爾著名的商圈。早在1997年,梨泰院就被指定爲首爾最早一批的觀光旅遊區,因此,在沿街的酒吧、小店時常能聽到各種語言的交匯,附近交通也極爲便捷。梨泰院所在的地區也是首爾漢江以北最著名的豪宅區。

一位在韓中國留學生通過社交媒體告訴第一財經,聽到消息後感覺十分震驚,“儘管平時梨泰院人也不少,但可能由於韓國徹底取消疫情管制後第一次遇上在年輕人中受歡迎的節日(萬聖節),因此人流會比往常更多。”有目擊者指出,當晚梨泰院所在地區的人流至少是平時的10倍。

韓國政府從4月開始取消了對酒吧和餐廳的宵禁和10人以內的私人聚會限制。5月,韓國政府還取消了戶外戴口罩的要求。因此,這也是韓國解除新冠疫情限制和保持社交距離措施後,時隔三年在首爾舉行的首次大型萬聖節慶祝活動。

多位接受第一財經採訪的在韓留學生均認爲,事故極有可能是緣於警力安排的問題。有留學生表示:“就在10月初,還有約100萬人去汝矣島觀看2022年的首爾國際煙花節,也沒有發生這種事故。而且每年在梨泰院這種小巷也有相關萬聖節的活動,並不是今年特有。”也有留學生認爲,韓國人其實還是挺守規矩的,如果設置一些障礙物、限制人流,確保人流方向不會對沖,即便在再窄的街道也是不會發生這種事的,“看場面明顯就是疏於管理的失控局面”。

據媒體報道,29日22時24分,當地消防部門接到首個報警電話。據當地媒體和現場目擊者描述,消防部門接報警後,位於首爾龍山區的消防署立即出動人員和車輛趕赴現場,但由於現場道路狹窄且人流密集,急救人員接警後40分鐘才抵達事發現場。

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10月30日9時45分左右,尹錫悅在龍山總統府就梨泰院踩踏事故對國民發表電視講話。尹錫悅向遇難者家屬表示慰問,並宣佈從即日起進入國家哀悼期,爲死難者致哀。

他表示,將把事故處理和善後措施作爲國政處理的首要任務,並將啓動應急醫療體系,盡全力對傷者進行迅速救治,還將對遇難者殯葬提供支援。

他在講話中還指出,最重要的是掌握事故原因和預防類似事故再發生,“將對本次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徹底調查,從根本上進行改善,防止今後同樣的事故再次發生”。

30日,韓國國務總理韓德洙宣佈,從即日起至11月5日24時爲國家哀悼期。截至第一財經發稿時,具體事故原因尚未查清,傷亡人數仍在不斷更新。

韓國此前傷亡最慘重的踩踏事故於1959年7月17日發生在釜山公共體育場。當時觀看慰民演出的3萬多名觀衆爲躲避陣雨,湧向狹窄的出口,導致67人踩踏致死。

韓政府四面楚歌

近來,尹錫悅的日子並不好過。就在首爾梨泰院大規模踩踏事故發生前,韓國民調機構近期的調查顯示,尹錫悅的支持率已經跌至24%,爲其就任後的最低值;不支持率上升至65%。而在他5月執政伊始,約51.2%的韓國民衆看好新總統的施政前景。

10月25日,尹錫悅發表就任以來的第二次施政演說,但頗爲尷尬的是,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選擇集體缺席,並在會場外高舉標語牌進行抵制,留給尹錫悅一個空蕩蕩的國會會場。就連尹錫悅本人也在26日稱,這使韓國憲政史上一直堅持的慣例遭到破壞。

韓國朝野對峙局面之所以如此膠着,一方面是因爲近期尹錫悅政府就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展開了一系列行動,矛頭直指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以及韓國前總統文在寅。另一方面,自5月10日正式就任韓國總統以來,尹錫悅政府在一系列危機應對中飽受爭議。

首爾科學綜合研究生院大學主任教授黃菲對第一財經記者細數道,首爾江南地區此前遭遇的大暴雨、江原道樂高樂園的債務危機、總統府搬遷的預算和施工問題、龍山新總統府的警力過度使用等,都已成爲韓國社會極富爭議的話題。

“尤其是江原道樂高樂園的債務危機問題,雖然政府已提供50萬億韓元(約合2550億元人民幣)救市化解了這一危機,但資本市場的危機並不會就此結束,已經出現企業債、國債無人認領的現象了,國家信用岌岌可危。”黃菲說道。

此前,江原道宣佈將申請對曾參與樂高樂園建設項目的下屬公營企業進行法定管理,這令投資者擔憂地方自治團體擔保的債券也有可能違約,幾乎不再購買一般企業債。市場上還傳出了部分持續擴大房地產有關貸款業務的證券公司面臨倒閉危機的傳聞。正是在這一背景下,韓國政府決定投入大規模資金救市。

目前,投資者對韓國短期貨幣市場壓力的擔憂日益加劇,韓國央行自去年8月以來已連續8次加息,已將政策利率從0.5%上調250個基點以遏制通脹。這也使得韓國的基準利率自2012年10月以來,時隔10年首次達到3%。而韓國央行也已表示,通脹上行的風險在繼續。

而有史以來步伐最快的加息,已使得韓國房地產市場從火熱驟然轉爲深陷困境。隨着借貸成本上升,與房地產市場相關的2600萬億韓元(約合13.3萬億元人民幣)債務面臨重大考驗,因爲樓市不景氣和還貸額增加,很可能導致消費疲軟。韓國的金融監管機構已預計,抵押貸款利率上升可能會導致違約現象增多,使經濟離陷入金融危機更近一步。

10月27日,韓國央行發佈的初步覈實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韓國GDP環比增長0.3%,低於前兩季度的0.6%和0.7%,是自2021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低增速。而在美元走強的影響下,從年初到現在,韓元貶值幅度累計超過20%。自三季度以來,韓元已成了亞洲表現最差的貨幣之一。

在黃菲看來,韓國樓市趨冷的連鎖反應其實才剛剛開始。她更擔心這些不景氣的經濟數字,可能預示着上世紀90年代的金融危機重新席捲韓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