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10月31日文章,原題:亞洲要說的是,給經濟和平一個機會彷彿中美地緣政治競爭的風險還不夠高——10月7日,美國禁止向中國實體出售關鍵芯片產品。儘管拜登政府否認遏制中國,但該禁令表明,美國不僅在軍事上,而且現在也在經濟上致力於對中國採取遏制戰略。可以肯定的是,芯片禁令的破壞性將遠超半導體行業,因爲全球科技供應鏈已不再由比較優勢的經濟學驅動,而是由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的地緣政治驅動。

在科技領域以及其他行業,試圖建立與中國“脫鉤”的供應鏈行不通。由於中國作爲製造業基地的持久競爭優勢,該地區大多數面向區域外製造業出口的關鍵生產鏈都要經過中國。事實上,亞太經濟不受美中差異的約束——它是一個相互依存的系統,而中國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最近訪問澳大利亞時提出了這一觀點。他說,儘管某些經濟交流會受到國家安全關切的影響,但芯片禁令可能導致“經濟合作減少,相互依賴減少,信任減少,並可能最終導致世界不穩定”。

脫鉤至少可能擾亂泛區域貿易和投資體系,這不僅對老牌參與者(包括韓日等美國盟友)的繁榮至關重要,而且對印尼和越南等國際科技生產網絡新參與者的發展也至關重要。它們是美國的重要合作伙伴,但不希望被迫在以美國或中國爲中心的科技生產鏈中做選擇。

芯片禁令與美國的“印太戰略”一致。該戰略試圖將中國排除在美國塑造整個地區多邊規則和制度的計劃之外。這對美國的亞洲盟友的利益有顯著影響,但更重要的是,正如學者保羅·希爾本週撰文所指出的,長遠來看,美國排除中國作爲地區參與和制度建設前提的衝動,將破壞美國的影響力。希爾呼籲美國對中國採取一種務實主義,爲超越零和地緣政治競爭的重新接觸打開大門。

一個分化的地區不僅會更貧窮,而且也可能對美國經濟不利。以主權的名義選擇退出經濟的相互聯繫並非沒有代價:2016年,多數英國選民認爲,犧牲國家自主權來維持參與歐盟所獲得的繁榮不再值得。然而,正如英格蘭銀行前行長卡尼所指出的,“脫歐”時,英國經濟規模約是德國的90%,現在是70%。

像英國一樣,美國的經濟繁榮和政治影響力將最持久地體現在運行良好的多邊機制和一體化的全球經濟中。在該體系中,對美國友好的中小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可通過與中國和西方的經濟交流自由地追求繁榮,美國纔會擁有與中國經濟競爭的最好條件。(喬恆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