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屏,智能汽車的“潘多拉盒子”已經打開

在軟硬件協同的智能汽車時代,如何兼顧駕駛安全成爲車企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文|胡嘉琦 朱耘

最近,一汽-大衆因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出現類似廣告的推送消息遮擋導航而陷入輿論爭議,之後不久,奔馳也因車機彈出廣告信息而爲人詬病。如今,車機系統的智能化程度和軟件豐富性越來越爲車企所關注,但在軟硬件協同的智能汽車時代,如何兼顧駕駛安全成爲車企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車機消息通常是在什麼情況下推送,設置在什麼車型上?關於推送消息遮擋導航造成外界對於駕駛安全的擔憂,企業如何應對並消除其帶來的安全隱患?就這些問題,《商學院》記者向一汽-大衆和奔馳中國方面發送採訪提綱,截至發稿日期,未收到回覆。

“潘多拉盒子”已經打開

近日,一位一汽-大衆ID.6 CROZZ車主在社交平臺發帖稱,其在駕車行駛時,車輛中控屏突然彈出類似廣告的推送消息,遮擋車載導航信息,引發關注。

據帖文內容,上述車主駕車途經立交橋,行駛中使用車載導航功能時,車輛中控屏突然彈出內容爲“推薦購車有好禮!單車成交至高可獲12000積分,即日起至9月30日!”的推送消息。據該車主發佈的中控觸摸屏圖片顯示,該推送消息幾乎佔據中控屏面積的一半,遮擋了導航信息。

針對此事,記者近日向一汽-大衆客服了解情況,客服表示,類似廣告的彈窗信息是廠家推的“購車有好禮”活動,“目前已經停止了,後續也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據中國新聞網官方報道,不久前,一汽-大衆相關負責人接受中新財經採訪時表示,車機消息推送是一汽-大衆面向車主的“關懷”行爲,並非彈窗廣告,主要內容是提醒用戶保養、品牌活動邀約等與用戶息息相關的信息。針對此次彈窗推送信息給車主帶來的不便,一汽-大衆深表歉意。爲避免影響用戶駕駛,一汽-大衆已經停止推送車機彈窗信息。

不過,對於上述報道中一汽-大衆方面提到的“並非彈窗廣告”的說法,網友並不買賬。有網友提出疑問:“這不叫廣告叫啥?新聞嗎?”還有網友直接說:“關懷是根據別人所需,而不是自己強行推。”

公開資料顯示,ID.CROZZ是一汽-大衆推出的電動車系列,旗下有ID.4 CROZZ、ID.6 CROZZ、ID.純享限量版等車型,其中ID.6CROZZ定位爲純電動中大型SUV,單車售價區間爲25.23萬~33.69萬元。據一汽-大衆官方微信公衆號2022年5月發佈的信息,ID.CROZZ車型上市13個月後銷量超過5萬輛。

在這之後,奔馳也被指車機推送類似彈窗廣告的信息,內容爲“全新EQE預售現已開啓”,EQE爲一款奔馳純電動車。對於車輛行駛過程中出現廣告彈窗的情況,奔馳客服向記者表示,不點擊相關信息,信息會在8秒後自動隱藏。據奔馳客服中心掌握的情況,一般奔馳車型在系統升級時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建議在非駕駛狀態下可以選擇關閉,步驟是通過系統的設置-車載信息-通知-關閉。對於爲什麼會出現廣告彈窗,奔馳客服表示,目前客服中心沒有掌握到相關原因,建議在非駕駛的情況下進行關閉。

奧緯諮詢董事合夥人、資深汽車產業分析師張君毅認爲,車機上的消息彈窗需要符合相關規定。首先,國家法律規定彈窗信息要遵守《互聯網彈窗信息推送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其次,這次事件中一汽-大衆沒有明確告知消息彈窗的內容和時間,所以此次彈窗的情況是有瑕疵的。

2022年9月初,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佈《規定》,自2022年9月30日起施行。據《規定》第五條第六項規定,提供互聯網彈窗信息推送服務的,應保障用戶權益,以服務協議等明確告知用戶彈窗信息推送服務的具體形式、內容頻次、取消渠道等。

2022年10月10日,微信公衆號“人民日報評論”專門發文《彈窗廣告“控屏”?行車安全底線不能突破》,其中提到“廣告是吸引顧客、獲取收益的手段之一,但無論是廣告還是其他信息的推送和操作,都必須以安全性爲前提。”

張君毅認爲,現在的車機消息彈窗大多數會覆蓋導航信息,導航是很關鍵的安全系統。如果隨意彈窗,會降低車機的駕駛體驗,還有引發潛在事故的風險。他判斷,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大概率是車企找第三方軟件公司合作,有的第三方公司在車機大屏上彈出信息幫車企賣車的同時,還推薦用戶購買保險,但沒有考慮到用戶使用導航時,消息彈窗的覆蓋性質會影響駕駛安全。

招銀國際研究部經理白毅陽認爲,廣告彈窗主要反映出車企對車載屏變現的迫切需求,從一汽-大衆和奔馳的彈窗事件來看,主要都是對自身車型的推廣,並未涉及到第三方。令人詬病的主要是廣告對駕駛安全形成的干擾,相信從企業和政策角度會禁止此類行爲再次發生。安全性在未來的考慮因素中將永遠排在首位。但是車載屏的“潘多拉盒子”已經打開,相信車企後面會通過其他方式進行變現。

軟件定義汽車的兩難

多名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均表示,彈窗廣告是軟件定義汽車時代的產物。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認爲,車機廣告彈窗的現象是互聯網生態系統的產物。張翔解釋,目前很多汽車軟件都是免費,如果安裝軟件收費,車主的安裝意願就較低,因此,安裝不收費的軟件在中國互聯網用戶中已經成爲習慣。如果不免費,軟件下載的次數就比較低,軟件就不能變成一個流行的軟件。

張翔認爲,目前軟件的開發商通常採用發送廣告的形式來獲取收益,而且這種模式在手機及PC機行業被用戶廣泛接受,用戶在使用免費軟件的過程中需要觀看廣告。在汽車行業,從2009年至今十多年,車聯網的生態一直沒有建立起來,就算有車型可涵蓋的軟件數量比較多,大概也只有四五十個軟件,和手機相比太少了,比如手機有幾十萬個軟件,所以汽車行業目前正通過推送廣告的形式發展免費用戶,招募軟件開發商來開發軟件。對於車企來說,應該合理安排彈出軟件的時間,因爲導航涉及到行車安全,在用戶使用導航的時候彈出信息,容易分散車主的注意力。

關於如何兼顧駕駛安全和車機信息彈窗,張君毅指出,目前,信息在車機大屏上怎麼彈,什麼時候彈,還沒有太多具體的合理合規經驗。實際上,主要問題不是彈窗,而是彈窗是不是獲得了用戶授權,會不會影響到行車安全。行車安全不僅是針對一輛車而言,一輛車突遇中控屏信息彈窗,可能會撞到別的車,所以廠商在不明確的情況下,應該先停止任意彈窗,得到用戶授權並清楚瞭解風險纔行。

張君毅認爲,廠商還要考慮彈窗的內容是什麼,要考慮彈窗的時間是否合理,比如在汽車非行駛狀態下,到了喫飯的時間,車機彈出一個推薦的用餐地點,這或許對車主是有用的,也容易被車主接受,但是現在大多數時候,彈窗的內容還是圍繞汽車銷售及買賣服務等廣告。

張君毅提出,現在很多車機大屏是多功能的,既是休閒屏,也是操控屏,在操控和導航過程當中出現廣告會給車主帶來風險。最主要的原因是,車機屏幕不等同於手機,功能不是用於單純娛樂,彈窗和死機都會帶來一定安全隱患。但是也不能完全禁止車機彈出廣告,因爲今後廠商還是要走軟件定義汽車的發展之路,從軟件上收錢,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廣告,就沒有人來分擔成本,也不能增加收入。

對於用戶來說,在日常生活中,彈窗廣告會幫助用戶節省一些費用,比如很多遊戲都是因爲有了廣告才能免費或廉價獲得。如果完全禁止廣告,消費者獲取服務的成本就變高了。因爲不同的消費者消費能力也不一樣,就像手機生態,願意看廣告的人可以不買會員,不想看廣告的人就買會員。

張君毅預計,未來汽車的屏幕可能會越來越多,多屏聯動,廣告不一定彈在影響操控的屏幕上。用戶或許也可以選擇是否同意彈窗。即使同意,也應該設計得巧妙一點,防止用戶因爲要關閉彈窗而分心影響到駕駛安全。他建議,在進行廣告以及其他信息彈窗的時候,車企要謹慎,第三方公司開發的時候也要進行驗證,同時,國家對於車機內容的監管也要持續進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