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iPhone14 plus雙十一降價超千元!富士康“開工率”難擋蘋果強勢收割手機市場

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盧曉 北京報道

疫情一旦襲來,對人員密集的製造業影響巨大。極端的時刻,除了危及員工個人健康,它讓一臺臺日夜轟鳴的機器戛然停擺。它的能量,在有着20多萬員工的鄭州富士康園區,更是被放大至數倍。

近日,鄭州富士康員工步行返鄉,讓其園區內的疫情引發外界關注。而在保證員工個人健康、生活等需求外,作爲一個經營組織,作爲蘋果手機的最大生產基地,疫情中的鄭州富士康引發外界另一重關注是,如何按期完成手中的蘋果手機訂單。

提升出勤獎金

在這個有着雙十一、黑五等全球大促節點的第四季度,原本應當是蘋果手機產銷兩旺的時節。保持開工被認爲是鄭州富士康疫情未能迅速控制的原因之一。

被稱爲代工帝國的富士康,有龐大訂單堆積在手,機器一刻也不能停止運轉。但在部分員工相繼被檢測出新冠陽性進而被隔離、以及選擇自行返鄉後,富士康的開工率顯然無法與閉環運轉前相比。

富士康方面沒有回應《華夏時報》記者關於開工率的提問。但其發給《華夏時報》的聲明中提及,鄭州園區與政府配合防疫,目前狀況已在逐步控制之中,集團也會協調其他廠區產能備援,以降低可能的影響。

能夠看到的是,鄭州富士康近期一再提升對員工出勤的補貼。

11月1日,《華夏時報》記者看到的一份IDPBG防疫小組發出的通知顯示,從11月1日至11月30日,iDPBG鄭州廠區員工的出勤補貼從此前的100元/天提升爲400元/天。而如果員工11月出滿全勤,其獲得的總獎金可超過一萬五千元。據記者瞭解,富士康的iDPBG事業羣,主要從事蘋果手機的組裝、測試等工作,是員工眼裏的搶手崗位。

金額越來越高的激勵政策,透露出鄭州富士康對於開工的急迫。

據《華夏時報》記者瞭解,富士康在鄭州共有三大廠區:航空港廠區、經開廠區、白沙鎮廠區。此次受到疫情影響的航空港廠區,在其中規模最大,也是主要生產智能手機的廠區。而蘋果是其最爲外界熟知的客戶。

諮詢機構納弗斯分析師李懷斌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目前蘋果手機的代工廠中,最大的便是富士康,出貨量約佔到蘋果總量的七八成。而在蘋果今年發佈的14系列手機中,高端的Pro版本由富士康獨供,普通版本則由其和立訊精密兩家。

Omdia移動終端市場首席分析師李澤剛也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絕大部分的iPhone 14系列手機都由鄭州富士康生產。他預計這次員工返鄉對富士康開工率的影響,應該還會再持續2周左右。

iPhone14Pro供不應求

最大供應商富士康的開工率減少,對於原本就產能受限的iPhone14Pro系列手機,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當地時間10月27日,蘋果披露了截至今年9月24日的第四財季業績。當期蘋果實現營收901.46億美元,同比增長8.1%。207.1億美元的淨利潤,同比微增0.83%。這兩項指標均高於市場預期。

其中,iPhone當期佔據蘋果約五成收入,同比增長9.67%。考慮到新發布的的iPhone14系列手機在當季僅銷售了9天時間,蘋果取得這樣的成績並不容易。

與之形成對照的是,IDC對於全球第三季度手機市場的統計數據顯示,當期全球手機市場同比下跌近10%。而TOP5廠商裏,有四家廠商出貨量齊齊下跌,其中跌幅最小的是排名第一的三星,下跌7.8%。唯有當期以17.2%的份額位居全球第二的蘋果,同比提升1.6%。

在中國市場,蘋果享受了同樣的待遇。

IDC的統計數據顯示,當期蘋果以15.1%的份額位居中國智能機市場第四名,同比上漲2.5%。而TOP5中的其它四家廠商中,除了排名第二的榮耀當季下跌9.1%,其它廠商都收穫了兩位數的跌幅。

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在財報發佈後的蘋果電話會議上稱,iPhone業務的營收在第四財季增長了10%,達到426億美元,消費需求旺盛。據記者瞭解,起售價比普通版本高出200美元的Pro系列,是iPhone14系列手機今年力推的機型,也被認爲是提升iPhone營收和利潤的重要支撐。但在上述電話會上,庫克也提及iPhone14Pro和iPhone14ProMax機型自發售以來,始終處於供不應求狀態。

公開資料還顯示,由於iPhone14的普通版本不及預期,蘋果已經調整了自己的訂單結構,並要求富士康將iPhone 14的產線,轉爲市場需求更高的iPhone 14 Pro系列產線。

蘋果將登頂第一?

此次富士康因爲疫情減少開工,將對蘋果手機特別是iPhone14Pro版本的影響有多大?

一直跟蹤蘋果的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近日對外表示,估計目前全球10%以上的iPhone產能,會因富士康鄭州工廠進入閉環生產而受到影響。他預計富士康的產能將在幾周內逐步提高,對2022年四季度iPhone出貨量的影響應該有限。此外他還稱,蘋果公司正與負責iPhone14/14Plus的和碩以及立訊精密討論將產線轉換至iPhone14Pro/Pro MAX,預計最快於2023年一季度開始出貨。

李懷斌也認爲,富士康開工率降低對iPhone的生產有所影響,但因爲現在渠道有一定備貨,還有緩衝時間。他同時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iPhone14Pro版本手機的訂單轉移並不容易。他認爲,雖然這部分訂單可以由其它供應商承接,但除了產線的前期部署需要時間,新產線的認證在短期內也並不可能完成。

但這些問題,看起來並不能影響蘋果手機在今年第四季度繼續增長。

降價是蘋果的一個利器。11月1日,《華夏時報》記者在京東平臺看到,今年雙十一iPhone14降價了600元,iPhone14 plus則降價1250塊。但iPhone14Pro版本手機並未降價。李懷斌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每年蘋果在四季度的銷售都比三季度要好,“只要它願意降價,刺激銷量沒問題,就看它怎麼取捨了。”李澤剛則認爲,Apple在今年四季度全球份額大概率會登頂第一,國內市場份額應該會排到第一第二的位置。

但這股逆勢增長,能否持續到明年一季度並不好說。

調研機構TrendForce預計,儘管iPhone 14 Pro表現亮眼,但是在通脹、全球經濟形勢不明朗等負面情緒下,消費者的需求也將逐步走低。2023年一季度iPhone的產量將由原先的5600萬部下調到5200萬部,同比下跌14%。這其中,不僅包括iPhone 14的普通版本,也包括需求更好的Pro系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