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多家上市銀行獲主要股東大手筆增持,包括近期獲本地國資股東舉牌的重慶銀行、第一大股東福建省財政廳年內增持金額已達2.6億元的興業銀行,以及被法國巴黎銀行、紫金集團、南京高科、江蘇交控等前十大股東頻頻“搶籌”累計超80億元的南京銀行等。

大股東加倉舉動有利於向市場傳遞出股東看好銀行發展前景的信號。除前述銀行獲大股東主動增持外,年內蘭州銀行、瑞豐銀行等多家銀行在觸發穩定股價方案後,均採取股東、高管等增持舉措來提振市場信心。

大股東積極增持也爲近兩年來一直沉浮於破淨潮中的上市銀行帶來了融資利好,有利於增厚銀行資本安全墊。例如,青島銀行年初獲前三大股東增持完成配股募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提升了1.44個百分點。

在大股東支持及銀行主動採取未雨綢繆的資本補充措施下,當前我國上市銀行資本安全邊際充足,風險抵補能力較強。從42家A股上市銀行剛剛收官的三季報數據看,截至今年9月末,A股上市銀行平均資本充足率爲14.27%,同時撥備覆蓋率均值水平保持在接近320%的高位,不良貸款率也保持着改善趨勢,均值約1.21%,較去年年末下降0.05個百分點。

充分的資本安全墊和乾淨的資產負債表,讓上市銀行支持實體經濟底氣更足了。三季報顯示,年內上市銀行信貸投放普遍向製造業、普惠小微等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其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的製造業貸款餘額增速均超30%。

在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同時,實體經濟的復甦也在反哺着銀行的經營與發展。尤其在近期,A股上市銀行再次用三季報業績證明,讓利實體經濟,與銀行的增長並不相悖,多家上市銀行在息差下行背景下,以量補價,實現淨利潤高增速。

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42家A股上市銀行中,有39家銀行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其中13家銀行淨利潤增速超過20%,展現出了強韌的經營業績與抗風險能力。

這也進一步反映出銀行業與經濟形勢休慼與共的緊密關係。在此背景下,支持實體經濟的復甦與增長,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爲了上市銀行改善估值的治本之法。可以預期的是,下一階段,通過以量補價、拓寬輕資本業務,從而持續改善盈利能力,仍將是上市銀行的發展重點。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