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市場都無法避免市場競爭,不管是國際還是中國國內,永遠處在競爭的市場環境中。”11月1日,全球醫療科技巨頭西門子醫療大中華區總裁王皓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表示,過去這些年,中國本土的藥品、醫療器材、醫療影像公司,從能力、創新、產品研發多維度來看,都有了長足進步。

而西門子醫療在中國市場的深耕策略也在隨之調整。今年的6月9日,西門子醫療中國正式發佈了全新的“國智創新”本土化戰略,宣佈將通過“推動實現全產品線國產化”,“基於中國市場需求進一步深入創新研發”、“推進本土業務模式升級”三個維度,以一家“中國公司”身份,深度參與“健康中國”的建設。

西門子醫療董事會成員陶琳當時表示,“中國一直以來對於西門子醫療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戰略意義,它蘊含着巨大潛能,同時也有其獨特的市場環境。西門子醫療深度融合全球戰略與本土發展構想,將‘健康中國’作爲公司全球‘2025戰略’新階段的重要機遇和行動重點之一。我們也相信,應運而生的‘國智創新’本土化戰略是我們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最優解法。”

值得關注的是,成立於1992年的上海西門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SSME)是西門子醫療在中國市場的“重地”,今年也是這家公司落地30週年。“從1992年開始進入中國,從生產幾款產品到生產全線產品,由生產到研發到開放式的創新,經歷了漫長的歷程。”

上海西門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孔軍博士介紹,SSME現已成爲西門子醫療德國總部以外最大、最重要的醫學影像及臨牀治療設備方面的全球研發、製造中心之一,涉及CT、X光機、移動C形臂、數字化醫療,及相關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客戶服務。截至目前,SSME的累積出貨量約40000臺,產品覆蓋全球150個國家和地區。

西門子醫療近幾年在上海的關鍵動作包括,此前的2021年9月,公司全球首個開放式創新中心在上海張江正式啓用。目前在上海創新中心入駐的企業達到18家,已與超過150家生態夥伴建立合作關係。2018年,西門子醫療上海實驗室診斷工廠在SSME所在地上海張江西門子醫療園區破土動工,該工廠預計將於2022年底正式落成,屆時將成爲西門子醫療在亞太地區的首家體外診斷試劑生產基地。

開拓本土創新和增強本土供應鏈是包括西門子醫療在內的外資企業近年來的關鍵詞。“以前外企把中國當作一個市場,我們把東西賣進去,未來的發展不允許我們只把它當作一個市場。”王皓如是強調。

就供應鏈方面,孔軍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內的媒體表示,最近幾年,在疫情、國際趨勢等影響下,供應鏈具有很大的挑戰。“但從我們的表現來說,不管是從業務,還是發貨,各方面都證明我們有一個非常強大的供應鏈韌性。”

“我們的很多合作伙伴跟我們都是長期合作的關係,從最早簡單的加工,到現在進入到部件級的研發。這對於中國供應鏈的提升來講是非常重要的變化,對於我們來說也是非常強大的業務支持。”目前,SSME的供應鏈本地化率已超過80%。

孔軍進一步補充道,在中國,公司會進一步擴大供應商網絡,從部件本身、技術本身做深入,“我們也希望通過創新中心進一步擴大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能夠從更深入的核心技術方面進一步突破,我相信這對於西門子醫療在中國未來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舉措。”

王皓強調,全球創新的能力以及不斷創新的投入和推出,使西門子在170多年來始終保持領先。他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中國作爲人口大國,擁有龐大的醫療體系,必然需要國內的公司能夠有好的產品、好的創新,推動技術的不斷發展,而對西門子醫療來說,“持續的全球創新能力是最強的競爭優勢,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地推動本土化,加強我們的本土能力。”

西門子醫療總部位於德國埃爾朗根,目前其主要業務包括實驗室診斷、影像業務和臨牀治療業務。2021年4月,西門子醫療完成對全球腫瘤放療龍頭瓦里安醫療系統公司的收購,收購總價約164億美元。2021財年,西門子醫療的總營收爲180億歐元,調整後利潤額爲31億歐元,在全球範圍內擁有大約66000名員工。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