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蒙牛持股比例不斷上升,妙可藍多創始人柴琇也曾試圖“反抗”,甚至幾次在媒體採訪現場落淚。

本文由無冕財經 原創發佈

作者:郭俊宇

編輯:陳澗

設計:嵐昇

實習生:小芒

蒙牛斥資超過40億控股妙可藍多後,仍未收手。

11月1日,妙可藍多(600882.SH)公佈了蒙牛要約收購公司股份的第二次提示性公告。

公告顯示,蒙牛將以現金支付的方式再次收購妙可藍多5%的股權,此次要約收購完成後,蒙牛對妙可藍多的持股比例將提升至35%。

2020年初接受蒙牛入股時,妙可藍多創始人柴琇或許只爲救急,可她低估了蒙牛的野心。

妙可藍多確實比兩年前發展得更好了,可柴琇早已丟失了對公司的控制權,自己的股權也幾乎全質押了。

她一手帶大的妙可藍多,已經淪爲蒙牛征戰中國奶酪市場的一顆棋子。

蒙牛步步爲營

蒙牛和妙可藍多的緣分始於2020年。

2020年1月份,蒙牛以2.87億元的價格受讓妙可藍多5%的股權,成爲該公司的第二大股東。與此同時,蒙牛還以4.58億元的價格增資了妙可藍多的子公司吉林科技,持股42.88%。

蒙牛跟妙可藍多第一次合作背後,其實各有各的算盤。

妙可藍多當時需要 “救火員”。在蒙牛入股之前,其業績表現糟糕,公司治理也有問題,自身經營其實已經存在很大風險。

當時妙可藍多在國內衆多品牌中脫穎而出,奪得“奶酪第一股”的頭銜。然而,它當時並沒有在奶酪市場佔據絕對優勢。

歐睿數據顯示,妙可藍多是2021年纔拿下中國奶酪品牌市佔率第一,2018年時,其市佔率僅有3.9%,到2021年提升至27.7%。在此之前,法國知名奶酪品牌百吉福的市佔率長期排在第一。

▲國內奶酪市場過去被外國品牌佔據,圖片來自妙可藍多2022年半年報。

業績層面也沒有亮點。財報顯示,2015年-2019年期間,妙可藍多的扣非淨利潤分別爲-2.81億、-1498.46萬、111.40萬、-1357.13萬、-1218.99萬。

當時該公司的現金流狀況也不樂觀,截至2018年年末,其貨幣資金餘額爲6.36億元,短期借款2.73億元,一年內到期的流動負債爲5.36億元,當時其資金餘額已無法覆蓋短期債務。

值得注意的是,在蒙牛參股之前,妙可藍多的公司治理也存在風險。

2019年12月,妙可藍多被曝出公司控股股東及關聯方違規佔用上市公司資金2.4億元,並且已經引起上交所的關注。公司創始人柴琇也捲入違規拆借上市公司鉅額資金,爲其丈夫和女兒還債的醜聞。

當時柴琇家族已經陷入資金鍊危機。從2017年開始,柴琇就曾多次質押股票獲取資金,2022年半年報顯示,柴琇幾乎已經將她持有的股權全部都質押出去了。

因此,2019年可以說是妙可藍多最危難的一年。

危難之際,蒙牛來了,而且首次出手就是7.45億,這筆錢解了妙可藍多和柴琇家族的燃眉之急。

而蒙牛等這個機會很久了。據界面新聞,蒙牛2017年便開始了與妙可藍多的多輪談判,一直都沒有談攏,直至2020年雙方纔有了具體的合作。

在入股妙可藍多之前,蒙牛也想過自己做個奶酪品牌。2018年,蒙牛設立奶酪事業部,2019年又跟歐洲最大乳品企業Arla Foods合作,成立合資公司愛氏晨曦乳製品進出口有限公司,銷售各類奶酪產品。

但蒙牛自己的奶酪產品並沒有競爭力。2019年,其包含奶酪業務在內的其他收入僅有7.21億,佔總營收比例不足1%。

奶酪市場是乳製品行業爲數不多的“藍海”,蒙牛想在這一市場成爲“紅海”之前佔據優勢,自建品牌遠不如收購的效果來得快。

入股妙可藍多後,蒙牛繼續行動。2021年,蒙牛又全額參與了妙可藍多30億的定增計劃,其持股比例一下提升至28.46%,成爲第一大股東。

今年初,蒙牛通過一系列增持,又將持股比特提升至30%。10月中旬公佈的近8億的要約收購完成後,蒙牛的持股比例將達到35%。

粗略計算,蒙牛已經砸進去了超過40億,但仍未收手,其目的或許是將持股比例提升至50%以上,掌握絕對控股權。

柴琇也曾不甘心

面對蒙牛的步步緊逼,柴琇並非沒有 “反抗”過。

2020年8月23日,妙可藍多發佈公告,宣佈終止3月份發佈的定增計劃,蒙牛就是定增對象之一。與此同時,妙可藍多推出了新的定增方案,計劃向柴琇100%持股的廣訊投資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總額不超過5.75億元。

新的定增方案如果能夠實施,在稀釋蒙牛控股比例的同時,還能提高柴琇的控股權。可當時這項定增計劃最終並沒能落實,只是稍微拖延了一下蒙牛的腳步。

機會只有一次,那次失敗後,蒙牛便一躍成爲公司最大股東了。當時柴琇的持股比例只有18%左右,而且大部分都拿去質押了。

雖然她還有副董事長和總經理的職務,但從讓出公司控制權開始,曾經被稱爲“奶酪女王”的柴琇,已經無法再掌控這家公司的命運了。

▲妙可藍多創始人柴琇,圖片來自網絡。

柴琇一開始還有些不甘心。據中國企業家雜誌報道,柴琇經常面對外界的質疑:你不是控股股東了,在這個企業你還有話語權嗎?你會不會覺得難過?爲此她曾幾次在媒體採訪現場落淚。

如今她似乎已經釋懷了。她曾對媒體表示,雖然自己失去了董事長位置和公司的實際控制權,同時也得到了許多。

蒙牛成爲妙可藍多的股東之後,確實讓該公司在往更好的方向發展:賬面變得好看了,盈利逐漸穩定,現金流不再捉襟見肘,成本也有所降低。

2019年至2021年,妙可藍多的營收從17.44億增長至44.78億,淨利潤連續兩年以三位數的幅度增長,去年扣非淨利潤達到1.2億。同時,賬上還躺着24億的貨幣資金。

據中國企業家雜誌,妙可藍多在進入蒙牛的大宗採購體系後,光是採購日常生產和設備清洗的清洗劑,一年便能省下100多萬。

妙可藍多的市場佔有率也在快速提升,2021年以27.7%的市佔率位列第一。2022年半年報顯示,妙可藍多奶酪市場佔有率達35.5%,奶酪棒市場佔有率更超過40%。

雖然控制權沒了,但登上蒙牛這艘“鉅艦”後,妙可藍多未來或許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這對柴琇而言也算是一種慰藉。

奶酪大戰已經打響

對蒙牛而言,拿下控股權只是其實現野心的第一步。

妙可藍多董事長盧敏放曾表示,希望妙可藍多成爲奶酪品類的絕對領導者。

過去幾年,妙可藍多能夠快速躋身奶酪市場的頭部玩家,其中一部分原因在於奶酪市場規模還小,玩家不多,競爭沒有那麼激烈。

到2021年,奶酪市場已經是一個百億規模的市場,而且近幾年的增速也很快。歐睿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奶酪零售市場規模增速已經達到33.7%。

▲奶酪零售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圖片來自妙可藍多2022年半年報。

歐睿數據預測,預計2025年中國奶酪總體市場規模將達到328億元。未來5年,中國奶酪市場的零售額和出貨量的複合增速仍然將保持雙位數的增長。

隨着中國零售奶酪市場規模的不斷增長,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蒙牛的老對手伊利也想當第一。伊利股份的董祕邱向敏表示,隨着奶酪行業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伊利將獲取更大部分的份額,其目標是成爲奶酪第一品牌。

去年5月份,伊利單獨設立奶酪子公司“伊家好奶酪”,並在去年4季度上市常溫奶酪棒。

今年上半年,伊利奶酪業務的市場零售額份額比去年同期提高近4個百分點。今年前三個季度,伊利的奶酪業務明顯好轉,收入同比增長30%。

除了自建品牌外,伊利也在通過資本運作來補上自身奶酪業務板塊的短板。

10月23日,總部設在長沙的澳優披露了一宗跨國收購案。澳優計劃用1.417億港元的價格,從Dairy Goat Holland B.V.手中購買重組完成後的Amalthea Group已發行股份50%股權。

Amalthea Group是荷蘭一家從事羊奶加工及奶酪製作的乳企。它不僅擁有全自控奶酪生產廠房,還具備從生產、加工到消費者終端的全自控產業鏈。

這意味着澳優也殺入了奶酪市場,而澳優背後控股股東則是伊利。去年伊利就已經完成對澳優乳業的收購,成爲其控股股東。因此,澳優收購Amalthea Group,對於伊利來說,也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除了乳業巨頭外,一些資本也沒閒着。據企查查顯示,今年2月份,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通過旗下的CTG Evergreen參與奶酪博士新一輪戰略融資,持股比例爲8.29%。

2021年,奶酪博士還獲得來自紅杉資本、星納赫資本、萬物資本等機構的新一輪融資,其中紅杉資本領投1.5億元。

此外,紅杉資本和高瓴資本投資的君樂寶,美團龍珠、KKR以及德弘資本加持的認養一頭牛,也都紛紛加入了奶酪大戰。

連外資也盯上了中國奶酪市場。天眼查顯示,法國奶酪生產商BEL(貝勒)集團已經收購了山東君君乳酪有限公司70%的股權。君君乳酪除了擁自“芝仕坊”品牌外,還曾爲全國超過60個品牌提供奶酪代工業務。

奶酪市場的玩家越來越多,乳企、資本紛紛扎進這一賽道,他們都堅信中國市場未來會出現一個奶酪巨頭。

中國奶酪市場的“戰事”已經打響,蒙牛要想靠着妙可藍多脫穎而出似乎並非那麼容易。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