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从本期起,本刊开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对金融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坚强领导,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实践进行系列报道。

作者|刘连舸‘中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文章|《中国金融》2022年第21期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擘画了未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旗帜鲜明、气势恢宏、指引航向。中国银行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全行各项工作,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坚定不移深化金融改革创新,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中行力量。

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的里程碑意义,切实强化贯彻落实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国银行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五个牢牢把握”要求,牢记“三个务必”,迅速在全行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热潮。

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我们深刻认识到,正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才能攻克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必须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我们深刻认识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要把握好“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贯穿落实到全行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深刻认识到,推进这一伟大事业,必须准确把握其内涵特征、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做好金融工作,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推进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带领全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我们深刻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新征程的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深刻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必须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将全行党员干部职工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落实到全球一流现代银行集团建设实践中。

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银行将紧紧围绕这个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以国内商业银行为主体,全球化、综合化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打造畅通“双循环”的金融桥梁,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守初心本源,全力服务实体经济。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围绕“稳住经济大盘”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投放,大力发展科技、绿色、普惠、跨境、消费、财富、供应链和县域“八大金融”,做好对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领域金融支持。助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大对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绿色产业的金融支持,以金融力量引导高碳企业转型升级。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提升应急处突能力,确保稳健经营,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坚持重点突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动态优化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黄河流域等工作方案,细化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地区崛起等具体措施。深化国际经贸合作,提升双向开放水平,统筹做好多元化融资服务,支持各地区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升级产业链供应链。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加强人员、机构、信贷和科技等资源要素在区域层面的差异化配置和精细化管理,促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发挥特色优势,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银行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中资银行,在境外6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有条件和责任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担当作为。我们将大力支持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健全服务RCEP协同工作机制,加大对自贸区、自贸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支持。继续高质量服务进博会、服贸会等国家级重大展会,加强对外贸企业的融资融汇融智支持,促进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妥善应对外部冲击,积极参与相关行业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更好发挥金融走出去先行者、探路者作用。

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推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一词在报告中出现了105次,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真挚感情和一心为民的深厚情怀。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必须牢牢把握金融工作人民性,将“自身干的”和“人民盼的”紧密衔接,努力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金融工作的价值坐标。银行是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的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之一,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担起更大责任。我们将积极适应消费升级、产业转型新趋势,持续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坚持开放银行理念,大力推进跨境、教育、体育、银发等战略级场景建设,提升客户触达和服务能力。聚焦农业产业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健全金融服务体系,继续做好定点帮扶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聚焦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与客户共同穿越周期。坚持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高度关注客户“急难愁盼”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对接、整合创新,推进机制、流程、业务模式适应性改造,成为与客户同向而行、跨越周期的长期伙伴。积极为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助力稳就业、保民生,在线上和移动服务创新方面积极作为,支持客户走出困境、实现发展。深化全面数字化转型,优化智慧运营、线上化服务,满足人民美好金融体验需要。

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面对客户日益多元的金融需求,作为最早探索综合化经营的大型商业银行,中国银行顺应金融深化改革趋势,不断丰富金融服务体系。截至目前,综合化服务板块已经涵盖投行、资管、投资、保险、租赁、普惠、共享服务七大业务领域。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与综合化经营公司之间的联动协作,运用“投、贷、债、证、租、保”等综合金融手段,为客户提供立体式金融解决方案。

践行人才强国战略,强化建设全球一流现代银行集团的人才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单独成章、一体部署,这在党代会上还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党对人才工作的更高要求和更高期待。中国银行将深刻认识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意义,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建设全球一流现代银行集团。

深入实施人才强行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我们将牢牢把握人才工作的政治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发挥中管金融企业平台优势,以战略思维和前瞻眼光谋划好人才队伍建设。聚焦服务实体经济,着力抓好“八大金融”重点人才工程,打造“数字化新军”,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强化国际化综合化队伍建设,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贡献中行力量。

努力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金融人才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对标对表二十大精神,我们将更加准确把握中央选人用人导向,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做深做实政治素质考察,提升干部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落实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要求,打好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组合拳。

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紧紧围绕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健全人才发展制度体系。丰富引进机制,与高校联合开展就业育人项目,持续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改进培养机制,广泛采用交流轮岗、基层实践、项目历练、柔性工作等加强自主培养。优化使用机制,通过“赛马”“揭榜挂帅”等鼓励优秀人才挂帅出征。健全评价机制,针对不同类型人才差异化设立评价维度,进行精准画像。完善激励机制,改进薪酬分配模式,加大荣誉表彰奖励,强化正向激励。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关键要牢牢把握中管金融企业的政治属性,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理论上清醒,贯彻落实才会更加坚定。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武装全行党员,将其作为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第一课”“必修课”,用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中银大讲堂”、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和个人自学“五级联学”机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深学、细悟、笃行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金融企业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要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健全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三会一层”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体系。进一步明确党委决定事项清单、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清单及其工作程序,提高决策效率和水平,规范党委会与董事会、经理层决策的衔接程序,强化对董事会、经理层用权履职的监督,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全过程各环节。

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我们将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准确把握金融企业党建工作规律,跟进织密党的组织网络,确保业务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针对全球化、综合化经营的特点,实施差异化精准指导,着力提升“一体两翼”党建质量。围绕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紧扣中心大局开展工作、组织活动,切实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要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金融“例外论”“特殊论”。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结合金融业权力运行特点,加强对重要岗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统筹抓好金融反腐和处置金融风险。弘扬百年中行“高洁坚”廉洁文化传统,积极推进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