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農、務農、姓農。

記者丨方文宇

供銷社突然火了。

11月3日,供銷社概念股繼續大漲,中農聯合天鵝股份4連板,天禾股份3連板。

多地已發公告,要恢復重建基層供銷社。其中,湖北基層供銷社已恢復重建1373個,寧夏、重慶等區域也在恢復中。

疑問聲四起。

“不可能回到過去。”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孫偉告訴記者,“供銷社一直存在,不會對市場現有的流通企業造成不利影響,二者是充分競爭的關係。”

1

火得突然

“這次火得有些突然。”

孫偉曾在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培訓中心工作過四年,他向《21CBR》表示,重建基層供銷社的工作,“多年前就已經展開,只是沒有得到廣泛的關注。”

這輪重建,至少可追溯至2015年,當年下發有“關於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

“文件發出後,山東、浙江、廣東、河北四個省,均展開了供銷合作社改革的試點。”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孔祥智解釋說,“最近說的重建延伸,主要是指基層(供銷)社。

據他介紹,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正部級事業單位,縣級及其以上的供銷聯社,也均爲體制內事業單位,“一個縣聯社10人左右。”

縣以下是鄉鎮級的供銷社,即基層供銷社,屬企業性質,盈虧自負,有一段時間,大量基層供銷社資不抵債,面臨倒閉。

重建供銷社,可以發揮網點多的優勢,提升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功能,助推鄉村振興”孔祥智說。

基層供銷社可提供一個整合民間力量的平臺,滿足農民社會化服務的需求。

“企業要活下來,就得自己想辦法;現在國家給你想辦法,重建起供銷社,給農民提供服務和補貼,提高其生產積極性。”孔祥智評論說。

基層供銷社改革的另一目標,利於規範鄉鎮市場。

一旦供銷社入股當地經營效益差的店鋪,後者即納入供銷社系統,銷售的產品一般只能從供銷社系統進貨,貨源得到保障,有效防範假冒僞劣產品的流通氾濫。

2

低調巨頭

供銷社的經濟規模,着實令人喫驚。

據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官方數據,供銷合作社全系統,在2021年銷售總額創歷史新高,高達6.26萬億元,同比增長18.9%。

其中,農產品銷售額約2.76萬億元、日用品銷售額約1.49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3%和17.1%

阿里巴巴2022財年的GMV,也不過8.32億。對比之下,供銷社的體量,儼然是一個隱形的巨無霸。

事實上,業務運作上,全國各級供銷社,都下設相應企業,在產權上,並不存在一個單一的控股主體。

全系統超過6萬億的銷售額,化整爲零,單個主體的企業,規模就小很多。

然而,供銷社體系內,確有巨頭企業,且相對低調。

其中之一,就是中國供銷集團,它是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的全資企業,2010年1月成立

官網披露,集團總資產1500億元,現有全資和控股子公司11家,擁有在冊員工3.89萬名,控股3家、參股2家上市公司。

連續4天漲停的中農聯合,便是集團旗下控股公司之一。

中國供銷集團體系龐大,重點圍繞農業生產端、城鄉居民消費端、再生資源回收加工、電子商務、金融服務五大領域發力。

官方數據顯示,在農資方面,化肥年銷售超2000萬噸,居行業第一,承擔國家化肥商業儲備任務的1/4;棉花年經營量230萬噸,佔全國總量的20%以上;再生資源方面,廢舊家電拆解量居行業第一,年回收各類再生資源超2000萬噸。

據企查查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供銷集團的收入爲2007.77億。

3

爲農、姓農

供銷社使命,一直未變過。

孔祥智教授在《浙江省供銷社綜合改革與鄉村振興的實踐》一文中指出,供銷社成立初衷爲了保護農民利益、連接小農戶與現代化大生產、促進農業社會主義改造。

19507供銷總社的前身,爲中華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成立即負責統一領導和管理全國的農業、供銷、消費和城市合作社”。

2015供銷社綜合改革的決定,第一條基本原則就是堅持爲農服務根本宗旨強調做到爲農務農、姓農”,定位爲合作經濟組織體系

其確立的改革目標,則是2020年,要求供銷合作社系統與農民聯結更緊密、爲農服務功能更完備、市場化運行更高效”。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加快供銷社改革,也要求重點解決農產品銷售中的突出問題,加強農產品產後分級包裝、營銷等工作,以加快推進農村流通現代化。

中國供銷集團這類巨頭,主要深耕的也是三農領域旗下中農聯合就是主做農藥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