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新華網

新華社瀋陽11月3日電 題:氣溫刷新低 東北三省多措並舉保暖保供

新華社記者

冷冷冷!

2日晚間開始,我國北方地區遭遇新一股冷空氣,多地氣溫加速下滑。來自中央氣象臺的信息顯示,3日5時較2日5時,東北三省局地降溫幅度超10攝氏度,哈爾濱、長春等地氣溫創今年下半年新低。

“昨兒就提前把過冬用的圍脖、手套等禦寒衣物找了出來。”3日一大早,家住瀋陽市皇姑區的袁連英發現窗戶上凝結了許多水珠。記者3日在長春等地街頭看到,不少行人已經穿上了羽絨服。

保暖保供是東北三省的民生大事,從鍋爐流向羣衆家中的汩汩暖水,連接着百姓對幸福生活的殷殷希望。爲應對寒潮降溫,東北三省供熱部門高度重視,時刻關注供熱管網運行情況,做好應急處置預案,確保供熱質量。

遼寧省住建廳提前調度供熱儲煤,目前全省儲煤率已超70%。哈爾濱市提前組織供熱應急搶險隊伍,確保發生故障時隊伍能夠拉得出、用得上。長春市設置24小時服務熱線,加強受話平臺的建設管理。

“加大換熱站一次網供水流量,確保足量供熱。”在瀋陽黎明房產實業有限公司供熱數據中心,公司總工程師馮德勇緊盯大屏幕,關注着運行參數的變化。他說,寒潮來臨前,平臺就已提高運行參數,並做好應急搶修預案,確保居民家中溫度穩定。

保暖保供,特別是在遭遇極端天氣時,紮實做好服務與響應是關鍵。

“我們建立起1200個供熱管家微信羣,羣內28萬用戶可隨時反饋供熱情況,指揮中心會第一時間派人到現場勘查處理。”吉林省春城熱力股份有限公司客服科科長孟繁崢說,目前整體供熱平穩。

“電力平穩運行是保供暖的重要一環。我們制定‘一企一策’保障方案,定時對泵站、換熱站變壓器等關鍵設備進行巡查,確保供暖用電設備安全穩定。”國網阜新市市南供電公司副經理張良說。

記者走訪發現,近年來,東北三省大力建設“智慧供暖”,在本輪寒潮來臨時,它成爲多地做實做細保暖保供工作的重要抓手和支撐。

“供熱區內佈置了1萬餘個智能溫度採集點位,通過手機App就可以看到用戶室溫。”長春供熱集團生產運行中心主任苑春紅介紹,“智慧供暖”提高了供熱企業的響應速度,寒潮來臨時,能及時進行供熱調整,保障供熱溫度。

在瀋陽市渾南區航空產業園,瀋陽藍天智慧燃氣供熱有限公司總經理徐笑秋指着低氮冷凝燃氣供熱機組說,新型清潔取暖設備進行數字化智能管控,不僅實現無人值守,還告別了長距輸熱,寒潮時快速反應,輸熱時間可縮短6至8小時。

記者採訪瞭解到,在本供熱期來臨前,東北三省各地政府就提前謀劃,全力打通保暖保供“最後一公里”。不少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今年開栓以來,投訴變少了,百姓獲得感實實在在增強了。

“去年屋裏四處漏風,現在外牆加了保溫層,樓頂是重新修的,窗戶也換了新的。”哈爾濱市延興路地礦花園小區住戶劉女士說,改造後的小區煥然一新,今年感覺屋子很暖和。(記者白湧泉、李雙溪、楊思琪、朱悅)

責任編輯:張俊 SF06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