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證券日報

動力電池“老牌企業”力神電池開啓資本運作。

近日,中國誠通控股上市公司美利雲發佈公告稱,正在籌劃擬向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力神電池”)發行股份、購買其分別持有的天津聚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天津聚元)和力神電池(蘇州)(下稱“蘇州力神”)有限公司100%的股權。

若上述收購完成,美利雲將跨入鋰電池行業,而力神電池欲出售的兩家子公司也將借殼美利雲上市。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如火如荼,動力電池行業也迎來高景氣週期。但近幾年,力神電池發展卻不盡如人意,裝機排名有所下滑。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以寧德時代爲代表的企業不斷擴產,企業也加速分化。頭部企業的優勢越來越明顯,而二線電池企業想要突圍也愈發艱難。

力神電池欲售兩家子公司

公告顯示,本次交易的交易方式預計爲發行股份購買天津力神分別持有的天津聚元和蘇州力神100%的股權,同時可能向力神電池或其指定的第三方出售相關資產和負債,並將視具體情況在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同時募集配套資金。

據瞭解,作爲國內產品線全、市場覆蓋面廣的老牌電池企業之一,力神電池深耕電池領域二十餘載,擁有豐富的電池研發和生產經驗。目前力神電池的主要業務有消費類電池、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三大領域。

上述被收購的天津聚元是力神電池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22年5月11日,至今不滿半年,是一家以從事研究和試驗發展爲主的企業。

蘇州力神主要產品爲新能源汽車鋰離子動力電池,投資總額50億元,產能有望超過10GWh,目標市場爲華東地區高端車廠及新能源汽車示範城市。

作爲中國誠通旗下的上市公司,美利雲主要經營範圍爲雲平臺服務、雲基礎設施服務和雲軟件服務以及文化紙與特種紙的生產與銷售。

若本次收購完成,美利雲將直接跨界進入當前市場火熱的動力電池行業。

對此,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力神電池的圓柱電池集中在蘇州基地,該業務相對不錯,有利於美利雲培養一個新的業務增長點。

電池企業持續擴張產能

作爲老牌電池企業,力神電池早在2004年就開始籌劃上市,但其上市之路頗爲坎坷,三次衝刺上市均未果。

力神電池曾位居國內動力電池裝機排名前十,也是中國首批參與供應儲能電池的核心企業之一。但是近兩年,相比其他動力電池企業,發展勢頭漸緩。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2022年1至9月份,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193.7GWh。其中,力神電池以裝車量0.97GWh、佔比0.5%,位列第14名。

2020年,中國電科與中國誠通簽訂力神電池股權重組及劃轉協議,中國電科將持有的力神電池全部股權無償劃轉給中國誠通。2021年1月份,中國誠通正式入主成爲力神電池的大股東。

彼時,業界認爲,中國誠通將會對力神電池的相關資產進行重新整合並進行資本運作。

今年1月28日,力神電池宣佈完成動力電池首輪融資的增資認購協議簽署,融資完成後動力板塊整體估值近200億元。

隨着動力電池需求的不斷增加,力神電池也在持續擴張產能。今年以來,力神電池已經開工3個百億元級動力電池生產基地,總投資超364億元,規劃動力電池產能84GWh。

墨柯表示,力神電池出售完上述兩家子公司後,集中精力做動力電池業務,未來大概率還是會衝刺上市,或者繼續出售也能賣個好價錢。

但是,今年以來,寧德時代等頭部企業都在大手筆擴張產能進一步搶佔市場,欣旺達等二線電池企業也在加速追趕。對於力神電池來說,動力電池市場還有哪些機會?

11月2日,韓國研究機構SNE Research公佈了2022年9月份全球電動汽車電池裝車量數據。9月份,全球電動汽車電池裝車總量爲54.7GWh,同比增長61.2%。寧德時代以19.9GWh的裝車量位居全球第一;LG新能源的電池裝車量爲8.8GWh,位列第二;比亞迪動力電池裝車量爲7.3GWh,位居第三。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到,LG在9月份的電池裝車量反超比亞迪,動力電池企業之間的角逐愈發激烈。

值得一提的是,在1至9月份的動力電池全球裝機量中,中國動力電池廠商佔前10中的6位,其中欣旺達增長率最高,爲414.4%。

對此,上海鋼聯新能源事業部動力電池分析師王學雷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二線電池企業首先需要通過產能擴張實現規模效應;其次在目前產業格局下,供應鏈安全仍是下游用戶關注的重點,二線電池企業可加強與下游用戶的綁定。此外,二線電池企業可專注某些細分領域走市場差異化路線,比如儲能、專用設備等。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