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茹陽陽 吳可仲 北京報道

繼2021年業績普漲後,今年上市鋁企業績出現分化。

近日,上市鋁企陸續交出三季度“成績單”。今年前三季度,申萬鋁行業31家A股上市公司中,神火股份(000933.SZ)、雲鋁股份(000807.SZ)、南山鋁業(600219.SH)等16家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漲幅在6%~632%之間。不過,天山鋁業(002532.SZ)、中國鋁業(601600.SH)等15家公司同比則出現下滑,降幅在6%~394%之間。

一位資深鋁行業研究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各家公司的業績表現不同,既有行業原因,又受自身具體情況的影響。不過總體來講,今年三季度開始,鋁價下行,而成本居高不下,是造成行業多家公司業績表現不佳的基本原因。”

此外,近期四川、雲南、河南等多地出現項目減產,雲鋁股份和神火股份旗下位於雲南地區的子公司的部分產能以停槽方式開展用能管理;地處河南的中孚實業(600595.SH)和焦作萬方(000612.SZ)則表示暫未受到影響。

業績分化

2022年前三季度,行業市值排名前5的中國鋁業、南山鋁業、雲鋁股份、神火股份和天山鋁業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061億元、265億元、375億元、321億元和24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6%、30%、17%、29%和13%;實現歸母淨利潤46億元、28億元、38億元、59億元和24億元,同比增長-14%、13%、16%、155%和-26%。

營收方面,5家公司均實現同比增長;歸母淨利潤方面,中國鋁業和天山鋁業同比出現下滑,南山鋁業、雲鋁股份和神火股份則實現同比增長。值得注意的是,5家公司第三季度盈利普遍欠佳,中國鋁業和天山鋁業分別同比下滑74%和68%;前三季度盈利同比實現增長的雲鋁股份,在第三季度的歸母淨利潤則下降11%。

華泰證券研報認爲,中國鋁業業績下滑,主要受電解鋁價格下行影響。且短期看,鋁價或仍受制於海外衰退預期以及中國地產對於需求的壓制。

該研報顯示,第三季度,中國鋁業氧化鋁、原鋁和煤炭產量分別爲408萬噸、108萬噸和256萬噸,環比增長分別爲-4%、6%和-6%;同期LME鋁均價爲2359美元/噸,環比下滑19%,同比下滑11%;氧化鋁均價爲2935元/噸,環比下滑1.4%,同比上漲4%。中國鋁業原鋁和氧化鋁板塊業務利潤環比分別減少約25億元和5億元。

上述行業研究人士表示:“中國鋁業盤子大、社會責任重,因此相較其他行業公司,其成本一直較高。以氧化鋁業務爲例,不同於天山鋁業的輕裝上陣,中國鋁業的氧化鋁廠分散於河南、山西、山東、廣西、貴州等全國多個省份,一旦市場下行,各廠表現參差不齊,該部分業務很難掙到錢,從而拖累公司整體業績。”

該人士講道,今年三季度開始,鋁價下行,而成本居高不下,是造成行業多家公司業績表現不佳的基本原因。不過,各家公司的業績表現不同,除行業原因外,又受自身具體情況影響。

對於盈利大漲的神火股份,該人士表示,電解鋁的絕大部分成本來自“電”和“氧化鋁”,氧化鋁是其主要原料,電解是其生產方式。正常情況下,1噸電解鋁需耗電1.35萬度。因此電價相差1分錢,每噸電解鋁的成本就差出100多元。

“神火股份自從把產能由河南搬至雲南後,當地低成本水電的優勢就得以體現,因此盈利能力大增。加之,公司今年的產能釋放放大了其成本優勢,助推了業績增長。”該人士告訴記者。

“南山鋁業則是因產品結構不同。公司重心除電解鋁外,下游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產品也是其重要的利潤來源。因此雖然行業整體利潤被鋁價下行和成本高企削薄,但南山鋁業業績未受太大影響。”該人士進一步表示,天山鋁業產品以鋁錠爲主,因此利潤隨鋁價波動較大。不過其成本較穩定,多年來也一直保持盈利。

減產止損?

儘管三季度業績表現分化,但多家鋁企均有減產動作。

“接供電部門通知,9月14日前公司須壓降用電負荷10%。受此影響,公司當月電解鋁產量減少約1.48萬噸。”雲鋁股份在相關限電減產公告中表示。

同樣在雲南擁有電解鋁產能的神火股份表示,9月9日,公司控股子公司雲南神火收到文山供電部門通知,要求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以停槽方式開展用能管理。

雲鋁股份和神火股份方面均表示,本次壓降用電負荷將對公司及下屬電解鋁企業生產經營及經濟效益產生一定影響,公司將通過安排設備檢修維護、優化工藝控制、合理組織生產等方式積極應對,儘可能降低壓減負荷造成的不利影響。

“這會影響公司10%左右的產能,目前該部分產能仍處於停槽狀態。”神火股份人士向記者表示,公司產能目前主要在雲南和新疆,河南已無產能。雲南以水電爲主,火電爲輔。因當地由豐水期轉入平水期和枯水期,電力供應出現緊張,所以雲南神火以停槽方式開展用能管理。

“四川、雲南減產是因當地枯水期到了,發不出來那麼多便宜的水電了,而用煤電成本太高,所以企業只能減產。”上述行業研究人士表示。

繼四川、雲南之後,近日國內鋁市場供應端便再傳減產消息。

上海有色金屬網(以下簡稱“SMM”)11月1日信息顯示,經其調研,河南部分鋁廠因採暖季到來、鋁價走勢低迷、電價成本高企、企業盈利不佳等原因,涉及總產能109萬噸的鋁廠計劃減產10%~15%,預計影響年化產能約11萬噸。

“河南減產是因爲生產成本走高,而鋁價卻降至目前1.8萬元/噸的水平,所以部分企業有點撐不住了。此外,隨着11月份採暖季的到來,環保要求趨嚴,企業遂選擇進行檢修和減產。此次減產產能規模預計在10餘萬噸左右。”上述行業研究人士表示。

記者瞭解到,中孚實業和焦作萬方在河南均有電解鋁產能。其中,中孚實業主要產業佈局於河南、四川兩省,該公司表示,其產業園區所在地河南省鞏義市是“鄭州—鞏義—洛陽工業走廊”的核心城市之一,是鄭州規劃的千億元級鋁工業產業基地,是國內西北原鋁重要輸出地和國內四大鋁加工產業基地之一。

地處河南焦作的焦作萬方方面亦表示,截至2021年末,公司年電解鋁產能爲42萬噸,是河南省百強企業和河南省電解鋁骨幹企業。

不過,中孚實業和焦作萬方方面均向記者表示,目前其產能未有減產。至於未來是否會減產,對方皆表示“不好預測”。

SMM數據顯示,9月,全國電解鋁行業加權平均完全成本約爲1.75萬元/噸,而河南省內電解鋁企業完全成本約爲1.9萬元/噸,因此該省內多數企業處於虧損狀態。“目前,河南電解鋁建成產能規模爲215萬噸,截至10月底運行產能達200萬噸,預計後續減產規模可能擴大,需持續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