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進博會如約而至。

五年來,兌現中國開放之諾的進博會不只是單純的進口商品展,更是連接中國與世界市場、國內國際共享的合作平臺。每年的進博會,都是工業巨頭們呈現高、精、尖、特、新產品的“大秀場”,全球工業技術發展的風向標。跨國工業企業藉助進博會持續深入中國大市場,又帶着在中國沃土上取得的創新研發成果反哺全球市場。

受疫情反覆和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逆全球化和“脫鉤斷鏈”的聲音時有出現,但中國依然是外資青睞有加的投資熱土。“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來越大”,市場的強引力不僅來自規模,更有產業升級帶來的新機遇。

相約“四葉草”,共享發展新機遇

“每年的11月份,我們都會來到上海‘赴約’。”在西門子全球執行副總裁,西門子中國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肖松看來,進博會已成爲在中國市場共話合作、共謀發展的“年度約會”。

今年恰逢中德建交50週年,也是德國多元化業務巨頭西門子在中國發展的第150年。對於這位連續第五年赴約“四葉草”的老朋友而言,進博會是向中國市場展示全球最新技術的舞臺,也爲其持續深化與中國本土企業的合作創造了無限機遇。

以進博會爲圓心,“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的故事比比皆是。據悉,2022財年前三季度,西門子中國的新訂單額和營收均實現穩健增長。肖松對澎湃新聞表示,中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體系、超大規模的市場、多元化的人才儲備以及豐富的前沿技術應用場景,爲跨國企業在華髮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同樣五赴進博的還有總部位於美國的通用電氣(GE)和霍尼韋爾。“我們是進博會最忠實的粉絲。”GE全球副總裁、GE中國總裁向偉明說道,GE將在今年進博會上集中展示可持續發動機先進技術驗證項目等首發首展的前沿科技和創新成果,希望藉助進博會的“溢出效應”繼續深耕中國市場,加速技術創新成果引入和落地。

自誕生之日起,進博會已自帶“開放共贏”基因。霍尼韋爾是第一批承諾參加首屆進博會的全球企業,今年是其連續第五年參展。“很榮幸能夠連續五年參與這一世界級的開放合作盛會。”霍尼韋爾中國總裁餘鋒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說,霍尼韋爾在歷屆進博會上構建了與更多中國合作伙伴的緊密連接。進博會已成爲該公司集中展示技術與解決方案、首發首展旗艦創新產品、擴大中國投資、拓展合作伙伴關係的一站式平臺。

從“頭回客”到一來再來,工業巨頭們赴約的是中國市場機遇。

“一年一度的進博會,充分展現了中國持續擴大開放、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決心與行動,這也是施耐德電氣植根中國、發展壯大的豐饒土壤。”法國工業巨頭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尹正說,五年以來,進博會已經成爲該公司最重要的“中國之約”,依託進博會大平臺,施耐德電氣與志同道合的中國夥伴成功結盟,共謀發展。

持續加碼佈局中國的背後,是各國企業的多重考量。於跨國投資商而言,疫情影響是短期因素,佈局長遠才能贏得未來。

今年6月,西門子全球首座原生數字化工廠在南京正式投運。據澎湃新聞了解,被稱爲“工業4.0”模板、參觀者絡繹不絕的西門子成都數字化工廠在多年前建造時複製了其德國安貝格數字化工廠的經驗、技術和流程。但南京數字化新工廠沒有“德國樣板”,無先例可循,“我們從零開始,完全藉助西門子自身的‘數字孿生’技術,讓新工廠從無到有、由虛到實。”肖松說道。

“中國作爲全球第一大能源市場,第二大航空和醫療市場,對於GE來說非常重要。”向偉明表示,無論是現在的GE還是未來戰略業務重組後的三家全球上市公司都持續看好中國市場,將繼續加碼對中國市場的佈局與投資。他認爲,中國是GE全球供應鏈及創新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GE在本地研發的成果不僅服務於本土客戶,更惠及全球市場,對GE在全球的戰略發展起着重要支撐作用。

產業升級釋放廣闊新機遇

14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展,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持續“返場”,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成員國均有企業前來……面對疫情衝擊與不確定的全球局勢,“進博磁力”依舊強勁,這是外資看好中國市場的生動寫照。

進博會魅力不減,體現的是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中國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

在繼續擴大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的同時,中國近年來更加註重規則等制度型開放,加快形成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德國工業巨頭蒂森克虜伯今年首次以集團形式參加進博會,並將在全球範圍內首次集中展出貫穿碳中和價值鏈的創新技術和應用案例。蒂森克虜伯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高巖表示,中國擁有完整高效的產業鏈,並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和知識產權保護,這是吸引外企在華加大研發力度的關鍵因素。近年來,該公司不斷加大在華投資,中國已經是蒂森克虜伯除德國本土以外最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

市場引力同樣源自新發展格局下產業升級釋放的廣闊新機遇。澎湃新聞注意到,低碳和數字化技術及解決方案,是各大跨國工業企業在進博會上呈現的焦點與亮點。

國家發改委、商務部10月28日發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2年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是我國重要的外商投資促進政策,新版目錄折射出兩大變化:持續鼓勵外資投向先進製造業,同時將綠色低碳、節能環保作爲重點鼓勵的行業領域之一。

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下,中國經濟的變化吸引越來越多的外企將目光和資金投向更多新領域。

瑞士工業巨頭ABB將在今年進博會上展示從能源管理、能源效率到清潔能源的智慧能源解決方案,以及工業機器人、過程自動化等領域的創新產品和數字化解決方案,融合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幫助工業用戶提高產品質量、生產效率。ABB(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康亮說,通過連續五年參展,ABB不斷擴大進博會“朋友圈”,向新老客戶近距離展示電氣、機器人、自動化和運動控制等領域的最新產品與技術,創新成果從進博起飛、在全國落地,助力中國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和綠色低碳發展。

第五屆進博會開幕當天,蒂森克虜伯與中國石化集團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在全球低碳綠色發展的大趨勢下,雙方將在氫能的技術發展、應用場景、商業模式等領域展開合作,共同提升氫能上下游的協同和經濟性。

高巖對澎湃新聞表示,綠色氫能是能源、工業向可持續脫碳轉型的關鍵,作爲全球爲數不多可實現大規模工業級綠色制氫的公司,蒂森克虜伯看好氫能在中國的市場空間。“中國綠氫產業的發展速度不容忽視。我們注意到已經有一些較大規模的項目進入規劃甚至啓動階段。這讓我們對中國綠氫的發展非常看好,並且有足夠的信心滿足中國客戶的需求。”

氫能技術也被日本東芝公司搬上進博會展臺。在能源領域,日本是近年來最熱衷於發展氫能的國家之一。氫能,也是東芝在中國市場拓展的重點。據東芝(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宮崎洋一介紹,東芝研發氫能應用技術已有50多年,看好廣闊的中國氫能市場。此外,可實現零碳排放的氫燃料電池系統、可減少電力損耗的大功率半導體IEGT、助力達成雙碳目標的超長壽命SCiB鋰離子電池,也將在東芝展臺與中國觀衆見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