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在同時期開始IPO的何氏眼科、普瑞眼科已上市幾個月後,華廈眼科(301267)姍姍來遲,於11月7日正式上市交易。IPO速度落後的華廈眼科,在A股眼科賽道上的營收、淨利規模處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狀態,與“老大哥”愛爾眼科相比仍相去甚遠,但與其他3股相比則領先不少。

逾八成營收來自於眼科醫療業務的華廈眼科,正向配鏡業務持續發力。據瞭解,華廈眼科本次募資的大頭將用於區域視光中心建設項目,該項目的定位是提供框架眼鏡、隱形眼鏡及OK鏡的銷售服務等。值得一提的是,不久之前,受OK鏡首次納入集採的消息影響,已上市的眼科醫院股價均出現明顯大跌。

上市速度最慢

同一時期開啓IPO競速的3家眼科醫院跑出了不同的上市速度。今年3月、7月,何氏眼科、普瑞眼科先後登陸A股。華廈眼科落後一步,於11月7日上市交易。

上市公告書顯示,華廈眼科發行價格爲50.88元/股,發行市盈率爲62.63倍。

2020年7月底,何氏眼科、華廈眼科、普瑞眼科“不約而同”地提交了上市申請,且均選擇了創業板上市,其中何氏眼科略早一步,於當年7月29日獲得受理,華廈眼科、普瑞眼科受理日期爲當年的7月31日。

華廈眼科本是3家公司中最先進入到問詢階段,也是最先上會通過、提交註冊的公司,早在2021年6月24日,華廈眼科就已成功過會,普瑞眼科、何氏眼科則分別在2021年7月9日、2021年8月19日上會通過。

不過,華廈眼科在註冊階段用時較久,被何氏眼科、普瑞眼科反超。何氏眼科率先於今年3月22日登陸A股,普瑞眼科也已於今年7月5日上市。相比之下,華廈眼科已慢了普瑞眼科4個月。

爲何會在註冊階段停留較長時間?投融資專家許小恆表示,企業拿到註冊批文速度慢可能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還存在某些待解決事項,也可能是企業註冊階段的反饋意見回覆較慢。

據瞭解,華廈眼科系3家企業中率先拿到《發行註冊環節反饋意見落實函》的公司,但卻是最晚進行回覆的一家公司,這或許是公司上市速度落後的主要原因。

營收、淨利同賽道排第二

華廈眼科上市後,A股眼科醫院賽道“選手”將增至5家,除了前文所述何氏眼科、普瑞眼科外,還有愛爾眼科、光正眼科兩股。經統計,華廈眼科的營收、歸屬淨利潤情況在5家公司中處於第二名,僅次於愛爾眼科。

財務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華廈眼科實現的營業收入約爲25.23億元,對應實現的歸屬淨利潤約爲3.98億元,較第一名愛爾眼科還存在較大差距。報告期內,愛爾眼科的營業收入、歸屬淨利潤分別約爲130.5億元、23.57億元。

不過,與其他3家企業相比,華廈眼科營收規模及盈利能力也高出不少。財務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光正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爲5.72億元、14.33億元、7.72億元;對應實現的歸屬淨利潤分別約爲1.32億元、0.94億元、0.6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三季度,何氏眼科、普瑞眼科歸屬淨利潤均出現下滑,分別同比下滑26.85%、20.56%。

從整體毛利率的角度來看,愛爾眼科同樣領先其他個股。今年前三季度,愛爾眼科毛利率爲51.91%,是唯一一隻毛利率在50%以上的個股,此外,華廈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光正眼科今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分別爲48.02%、44.45%、41.63%、26.66%。

針對公司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華廈眼科證券部進行採訪,不過對方電話未有人接聽。

看上配鏡的利潤

近年來,華廈眼科在配鏡業務方向持續發力,業務佔比不斷提升。本次上市的募投項目中,擬投入募資額最多的項目即爲發展配鏡業務,包括OK鏡的銷售等。在OK鏡被納入集採的大背景下,發力配鏡業務是否能給公司帶來正向收益是投資者關注的重點。

2019-2021年,華廈眼科逾八成營收來自於眼科醫療業務,不過眼科醫療業務的佔比不斷降低,配鏡業務的佔比不斷提高。2019-2021年,眼科醫療業務收入佔華廈眼科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爲90.04%、88.53%、87.33%;配鏡業務收入佔主營業務的比例分別爲9.18%、10.7%、12.01%。

據瞭解,華廈眼科配鏡業務收入是指公司進行鏡架、鏡片、角膜塑形鏡等眼鏡銷售業務所形成的收入,配鏡業務已成爲公司的發展重點。其中角膜塑形鏡即爲大衆俗稱的OK鏡。

值得一提的是,華廈眼科首發募資也擬用於發展配鏡業務。招股書顯示,華廈眼科擬募集資金7.785億元,用於區域視光中心建設項目、天津華廈眼科醫院項目等5個項目,其中用於區域視光中心建設項目擬投入的募資額最多,爲2.3億元。

具體來看,華廈眼科擬建設的視光中心主營業務定位爲主要提供框架眼鏡和隱形眼鏡的驗配及銷售服務、角膜塑形鏡的銷售服務以及眼視光相關日常維護服務。華廈眼科表示,將根據公司管理層的規劃,擬建設的視光中心將根據未來的實際運營情況決定是否拓展角膜塑形鏡的驗配業務。

近期OK鏡納入集採的風波還未平息,相關個股股價出現明顯下跌,華廈眼科發力配鏡業務的未來也使投資者憂慮。

在海南博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之東看來,OK鏡列入信息填報名單說明已經納入了集採招標範圍,這只是第一步申報階段,招投細則、能否集採都還不明確,至於是否會對OK鏡正式實施集採還要看採供雙方談判的結果,確定集採結果還有很長的路程。

鄧之東進一步表示,如OK鏡納入集採,市場銷售價格會大幅降低,短期內可能影響公司估值或股價波動,但集採降價顯著刺激市場消費需求,長期來看將帶來產品銷量增加、市場滲透率提升、業績穩健增長等積極作用。

北京商報記者 丁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