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熙生物一年24億銷售費存貨達10.8億 趙燕低價強購員工8.8億股被指壓榨牟利

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明鴻澤

“玻尿酸女王”趙燕捲入一場是非,截至目前,她仍未出面解釋。

近期,華熙生物(688363.SH)前員工向監管部門舉報董事長趙燕低價強購員工股票一事持續發酵。目前,箇中是非曲折尚不得而知,但這一事件引發市場對趙燕及華熙生物的高度關注。

作爲“醫美三劍客之一”,華熙生物的頹勢已現。目前,公司大力佈局護膚領域,2021年銷售費用高達24.36億元,接近當期營業收入的一半,結果是利潤被吞噬,淨利率砍半,僅爲15%左右。而醫美龍頭愛美客的淨利率高達66%,兩者差距逐漸拉開。

備受關注的是,華熙生物存貨激增至10.78億元,存貨週轉天數增至245天,這似乎表明公司產品賣不動了。

二級市場上,華熙生物的表現較爲糟糕。11月4日,公司收盤價爲115.58元/股,較其一年前的巔峯跌去了超60%,對應的市值蒸發了近千億元。

被曝強購員工股票股價跌逾60%

“什麼樣的公司,什麼樣的董事長,要薅員工的羊毛?”趙燕及其實際控制的華熙生物正受到市場高度關注,並引發了各種猜疑。

公開消息稱,華熙生物前員工正在向監管部門舉報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稱其在股票解禁前,強制以2億元回收員工所持價值8.8億元的股票。此事已收到證監會、山東證監局回覆,正在介入調查。

針對此事,11月4日下午,長江商報記者撥打華熙生物公佈的聯繫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有媒體報道稱,此事還需驗證真僞,且等國家有關部門做過定論,華熙生物會針對此事進行正式回應。山東證監局相關工作人員稱,投資者之前舉報的,該局已經辦理並向投資者答覆了。近期的舉報正在辦理當中。至於更詳細的內容,該工作人員並未透露。

華熙生物員工持股確有其事。2018年,華熙生物衝刺科創板之前,華熙集團約80位員工成立了4家有限合夥企業,按市場公允價格暨華熙生物35倍左右的PE(每股18.13元)入股華熙生物,總入股金額1億元。

2019年11月6日,華熙生物順利登陸科創板。一年後,解除限售前夕,股價漲至160元左右。據此股價估算,上述員工持股市值在8.8億元左右。

舉報稱,2020年7月,趙燕指揮公司相關人員要求持有股票的早期員工將股票以每股90元的價格賣給她,而當時華熙生物的股票價格在140元左右。除了以遠低於市場價格回收外,趙燕還以“離職”相威脅,強制員工轉讓。

有報道稱,趙燕曾在會上公開表示,股票轉讓給她的員工可以繼續留在公司,否則在2020年11月6日後(員工所持股票解禁之日)必須離開公司。不轉讓的,股票解禁後,GP不會幫助減持。

2020年9月,部分員工將所持股票以90元/股的價格賣給了趙燕方。具體出資途徑爲,華熙集團付款2.1億元給蕪湖鑑方實業有限公司,蕪湖鑑方實業有限公司付款2.1億元給北京鴻匯翔投資諮詢有限公司,後者付款4000萬元給華熙集團,約1.7億元用於購買華繡、潤美、潤熙、熙美中員工所持份額。

未賣股票的員工稱,被公司要求主動離職,不離職就免去職務、待崗,只發放1540元的基本生活費。已將股票轉讓員工則認爲利益被侵佔,集體要求返還合法權益。

針對上述事件,市場衆說紛紜,如果舉報完全屬實,作爲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趙燕確有坑員工嫌疑。也有人認爲,事情可能沒有這麼簡單,這一事件背後或許還有其他未曾公開的原因。或者,在當初員工持股之時曾有過約定。

有人士分析稱,類似上述舉報的現象較爲少見,上述員工能否成功維權,也不好判斷。但無論真實情況如何,對於趙燕及華熙生物而言,均是一次危機。

實際上,二級市場上,華熙生物的股價一年前就開始調整了。

K線圖顯示,上市之後,趁醫美概念東風,華熙生物經歷一輪猛漲行情,去年7月5日,股價最高達314.99元/股,較其發行價47.79元/股上漲約5.59倍,市值高達1511.95億元。

然而,在到達314.99元/股的頂點後,隨之而來的是跌跌不休,今年11月1日,股價跌至105元/股,11月4日回升至115.58元/股,較頂點時下跌了約63.31%,市值爲556.04億元,蒸發了約956億元。趙燕的持股財富相應縮水了約563億元。

銷售費高企淨利率劇降

毛利率超過70%,雖然不能與貴州茅臺相媲美,但在A股市場上也不多見,堪稱暴利。然而,華熙生物高毛利率之下錄得的卻是低淨利率。

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華熙生物實現營業收入43.20億元,同比增長43.43%,淨利潤6.77億元,同比增長21.99%。其中,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爲13.85億元、2.04億元,同比增長28.76%、4.86%。一二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速爲61.57%、44.89%,淨利潤的同比增速爲31.07%、31.38%。

數據表示,三季度,華熙生物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大幅失速,且淨利潤增速遠低於營業收入。

反觀醫美龍頭愛美客,前三季度實現的營業收入爲14.89億元,僅約爲華熙生物營業收入的三分之一,但其淨利潤達9.92億元,比華熙生物多3.15億元。其營業收入、淨利潤同比增幅爲45.58%、39.96%,其中三季度的同比增幅爲55.15%、41.55%。這些指標均明顯優於華熙生物。

作爲“醫美三劍客”之一,華熙生物爲何與愛美客的差距越來越大?

從國內注射用玻尿酸市佔率來看,愛美客、華熙生物的市佔率分別爲21.3%、7.88%。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愛美客深耕醫美全產業鏈,而華熙生物則是橫向拓展,佈局護膚美妝領域。結果是,愛美客的毛利率持續超過90%、淨利率超過60%,均高於貴州茅臺。

華熙生物的毛利率不僅遠低於愛美客,其淨利率更是不能與愛美客同日而語,且大幅下降。

華熙生物的毛利率穩定在77%左右,一度超過80%。對應的淨利率,在2016年、2018年、2019年均超過30%,2021年猛降至15.67%,降幅超過50%,今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爲15.44%。

毛利率、淨利率爲何如此大的懸殊?爲何毛利率較爲穩定、淨利率大幅下降?

近幾年,華熙生物爲佈局護膚產品,大舉營銷,使得營業收入快速增長,但鉅額銷售費用吞噬了利潤。

以2021年爲例,當年,公司營業收入爲49.48億元,同比增長87.93%,其中,功能性護膚品實現收入33.20億元,同比增長146.57%。但其毛利率爲78.98%,同比下降2.9個百分點。

當年,公司銷售費用24.36億元,較上年增加13.37億元,增幅爲121.66%,遠高於同期營業收入增速。24.36億元銷售費用,接近當期營業收入的一半。銷售費用中,廣告宣傳費、市場開拓費、線上推廣服務費分別爲2.69億元、2.13億元、13.13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加1.44億元、0.86億元、8.20億元,合計增加10.50億元,不考慮銷售人員薪酬、攤銷股權激勵費用等,僅僅專門用於營銷的費用就達17.95億元,同比增加10.50億元,足以說明,華熙生物爲了護膚品銷售而不惜下“血本”。

如今,華熙生物陷入尷尬處境,大力推廣護膚品,淨利率大幅下降,僅僅發力玻尿酸,又被愛美客壓制,難以突圍。

華熙生物該如何破局?

責編:ZB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