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供銷社概念席捲A股。

截至11月4日收盤,同花順供銷社指數發佈四個交易日累計上漲超20%,15只概念股上週全部上漲。其中,中農聯合、天鵝股份連續五個交易日漲停。

雖然已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但實際上供銷社一直以來都是實力雄厚且低調的存在。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目前,供銷社系統控股或間接參股的A股上市公司共有15家。在當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政策背景下,供銷社爲農服務特點突出,其參控股的上市公司主營業務也多與農業相關。

截至11月4日收盤,15家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1224.52億元。其中,亞鉀國際、供銷大集、萬潤股份的市值超過百億。

今年前三季度,15家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855.21億元、淨利潤39.31億元。其中,9家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實現增長,10家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淨利增長公司超六成。

供銷社指數四日累計上漲超20%

資料顯示,供銷社的全稱爲農村供銷總社,計劃經濟時代政府推動集資成立的“超級連鎖店”,歸屬於中華全國供銷總社。而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是全國供銷合作社的聯合組織,由國務院領導。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2021年全年A股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總額爲54.9萬億元,約佔GDP總額的48%,供銷社全系統的銷售額約爲A股金融上市公司營收的11.4%。

雖然供銷社已是頗具時代感的概念,但近期A股颳起一陣“供銷社”大風,多隻相關股票受資金追捧暴漲。

同花順數據顯示,11月1日供銷社指數發佈後,四個交易日內該指數分別上漲8.5%、7.98%、1.23%、2.31%,累計漲幅超過20%。截至11月4日收盤,15只供銷社概念股在上週均有不同程度上漲。

其中,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實控的中農聯合和由山東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實控的天鵝股份均已連續五個交易日漲停,周漲幅超過60%。浙江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實控的浙農股份、安徽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實控的新力金融、廣東省供銷合作聯合社實控的天禾股份等三家公司的周漲幅分別達到了30.49%、27.83%、26.51%。輝隆股份、中再資環、中農立華敦煌種業、萬潤股份、新野紡織、亞鉀國際等公司的周漲幅也都超過10%。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在退市邊緣徘徊的供銷大集(*ST大集)受供銷社概念影響,11月3日股價重回1元之上,並在11月4日報收1.05元/股,當日上漲5%。此前,供銷大集已連續18個交易日股價低於1元。按照規定,如果公司股票收盤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元,供銷大集將被終止上市交易。

系統內上市公司業務多與農業相關

在當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背景下,供銷合作社聚焦“三農”主業,把爲農服務擺在首位,供銷社系統內的上市公司業務也多與農業相關。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目前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控制的A股上市公司包括中農聯合、中再資環、中農立華等三家。除了前述天鵝股份、浙農股份、新力金融、天禾股份之外,地方供銷合作社控股的公司還包括輝隆股份、永新股份。此外,供銷社系統的參股公司包括亞鉀國際、供銷大集、萬潤股份、湖南發展、新野紡織、敦煌種業等。上述公司的主營業務則涵蓋農藥、農用機械、固廢治理、種業、棉紡等多個方面。

長江商報記者粗略計算,今年前三季度,上述15家供銷社參控股公司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合計分別爲855.21億元、39.31億元。

具體而言,今年前三季度,浙農股份、輝隆股份、天禾股份的營收超過百億,分別爲308.52億元、142.83億元、130.25億元。同期,敦煌種業、湖南發展、天鵝股份及新力金融的營收規模均不足5億元。

從盈利能力來看,今年前三季度,亞鉀國際實現淨利潤15.19億元,爲供銷社系統參控股公司中盈利能力最強的上市公司。其次是萬潤股份、輝隆股份、浙農股份、供銷大集、永新股份、中農立華,分別實現淨利6.44億元、5.14億元、4.1億元、2.66億元、2.5億元、1.69億元。

同期,新力金融、敦煌種業、新野紡織等三家公司出現虧損,虧損額分別爲232.97萬元、3469.87萬元、1.15億元。

增速方面,15家公司中,9家公司前三季度營收爲正增長,其中亞鉀國際的增速高達449.9%。新野紡織、供銷大集、新力金融、敦煌種業等6家公司營收同比下滑。10家公司淨利潤同比爲正增長,其中供銷大集、天鵝股份、亞鉀國際等增速超過100%,新力金融、新野紡織等淨利潤降幅則超過100%。

截至11月4日收盤,15只供銷社概念股總市值達到1224.52億元。其中,亞鉀國際、供銷大集、萬潤股份的市值超過百億,分別爲260.77億元、201.22億元、142.9億元。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控制的三家上市公司中農聯合、中再資環、中農立華,市值分別爲40.52億元、71.93億元、65.57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