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胡金華 上海攝影報道

連續五年召開的進博會,既是架起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橋樑,也是促進人民幣國際化最好的渠道之一。在金融領域,多家連續五年參會的中外資銀行在2022年進博會上奏響了打通人民幣跨境投融資的強勁聲音。

11月6日,進博會國家會展中心服貿區8號館聚集了一批中外資金融機構,《華夏時報》記者在那裏看到,作爲外商代表的渣打銀行將其展區佈置成綠意盎然的“森系”風,以暗合我國綠色金融、雙碳戰略的國家目標,同時渣打銀行也攜綠色金融、跨境金融和普惠金融創新方案整齊亮相,而滙豐銀行、星展銀行也各以自身特色標誌進行了布展。

“渣打今年是第五次參展進博會,五年來,我們看到進博會發展成一個影響力巨大和衆多跨國企業不容錯過的盛會。中國正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渣打銀行在華已經紮根近170年,我們對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計劃到2024年投資3億美元到中國相關業務,以協助客戶更好把握中國持續開放所帶來的發展機遇。”是日,渣打集團主席韋浩思受訪時表示。

而星展銀行(中國)行政總裁鄭思禎則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五年來星展銀行的進博之約未曾中斷,星展銀行在進博會上將利用綠色金融領域的先進理念和國際實踐,通過可持續掛鉤貸款、可持續發展債券、社會責任銀行兌匯票、綠色貸款、綠色可持續貿易融資及綠色存款等多種方式,支持企業及所在行業走上綠色轉型之旅。

“進博會向世界展示着中國超大市場的潛力,五年來進博會的溢出效應持續顯現。滙豐已連續五年參展,可以算是進博會的‘特粉’,見證了其在促進跨境貿易和推動全球增長方面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在中國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滙豐作爲國際金融機構將以面向未來的視野,繼續發揮好‘橋接東西’的作用,全力協助海外企業把握中國機遇、支持中國企業開拓全球市場。” 滙豐(中國)銀行行長兼行政總裁王雲峯也在11月6日表示。

中外資銀行多舉措促人民幣國際化

值得關注的是,在國家中外資銀行眼中,作爲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爲主題的大型國家級展會,進博會貫徹“綠色、環保、可持續”的辦展理念。與此同時,綠色低碳轉型也成爲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可持續發展的風向標正在爲各行各業指明方向。

據星展銀行相關人士透露,其今年正式宣佈“里程碑式”脫碳目標承諾,爲九大行業設定了脫碳目標和實施路徑,成爲全球銀行業全面的脫碳目標之一。星展銀行將利用綠色金融領域的先進理念和國際實踐,通過可持續掛鉤貸款、可持續發展債券、社會責任銀行兌匯票、綠色貸款、綠色可持續貿易融資及綠色存款等多種方式,支持企業及所在行業走上綠色轉型之旅。

就在進博會上,星展銀行還受邀加入由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牽頭髮起的“新能源、新基建、新產業”聯盟(下稱“三新”聯盟),“三新”聯盟聚焦“新能源、新基建、新產業”融合發展領域,以引領產業方向、搭建產業平臺、強化產業合作及推動產業發展爲主要任務,聚合行業優勢產業集羣,爲各行業、各地方乃至國家發展貢獻力量。這將爲星展銀行進一步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提供新的契機。

渣打銀行(中國)總裁張曉蕾則在11月5日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中國企業海外拓展出現常態化趨勢,特別是隨着“一帶一路”倡議持續推進,越來越多中國企業開始建立起全球性的供應鏈。一個鮮明印證是,當前渣打在東盟地區所服務的中國企業數量已比2020年增加了近40%。

“我們看到人民幣國際地位穩步提升,更多企業願意用人民幣進行跨境貿易結算。過去兩年渣打銀行人民幣環球指數有了明顯增長:2020年和2021年分別實現增長10.5%和18.1%,表明人民幣在國際投融資中作爲結算貨幣的角色在持續加強。”張曉蕾舉例指出。

事實上,過去十年外資機構准入和展業限制迎來全面“鬆綁”。外資金融機構隨之湧入,捕捉資本市場、財富管理、人民幣國際化和綠色金融等領域的機遇。以銀行業爲例,2021年,在華外資銀行資本和資產,均較十年前增長超過50%。

而就在進博會上,渣打集團再次強調,在未來三年將投資3億美元到中國相關業務,其中本年度將完成5000萬美元投資。相關投資涉及領域包括數字化、營業網點和業務網絡、人才、風險管控和合規,以及人民幣國際化和財富管理等關鍵性業務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是外資銀行,交通銀行行長劉珺也在11月5日舉行的虹橋國際經濟論壇上表示,將在數字經濟語境下,科技成爲全球化的主要驅動力,人民幣國際化和數字人民幣協同發力,將成爲數字貿易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中國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持續增強的綜合國力、貨幣金融市場的深度、效率和開放性爲人民幣提供了堅實的信用支持,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的重要性已經並將持續上升,人民幣成爲國際貨幣前景可期。目前中國是法定數字貨幣領域研發測試的先行者,數字人民幣具有技術相對成熟、試點範圍廣且場景豐富、兼容性安全性高等三大優勢。”劉珺表示。

劉珺進一步指出,更爲關鍵的是,中國獨有的超大市場優勢,14億人口、41萬億元的消費規模構成了全球需求的重要來源,也催生着全球最爲豐富的場景化生態、最爲多元的新經濟業態。在人民幣國際化、數字人民幣協同發力下,注入數字化元素的人民幣國際化2.0版將持續提速,併成爲中國國際競爭力提升的重要切入點。作爲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窗口,上海應當也必須在這一領域先行一步,並將其作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主要突破口。

RCEP助推中國市場吸引力

《華夏時報》記者瞭解到,隨着各種“通”相繼湧現——“滬港通、深港通、滬倫通、債券通、大灣區理財通”相繼開通,與之相對應的是,中國在國際投資者的資產配置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今年1月1日生效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更是促進了亞洲區域內的貿易和投資,東盟與中國之間跨境資本、貿易和人才交流更加活躍。

就在本屆進博會上,滙豐銀行也特別發佈了《海外企業看中國2022:共享RCEP新機遇》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得益於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生效等積極因素的推動,海外企業持續看好中國市場,超八成(82%)受訪企業預計未來一年他們的中國業務將實現增長,超九成(93%)RCEP成員國受訪企業預計該協定將增加他們與中國的貿易往來。

11月7日,滙豐相關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此次調查面向全球16個主要市場的近3400家企業進行,涵蓋9個RCEP成員國和7個世界主要經濟體,包括目前已在中國市場開展業務或計劃在不久的將來開拓中國市場的企業。調查顯示,受訪海外企業預計未來一年他們的中國業務收入平均增幅近20%;其中,RCEP 成員國的受訪企業相對更爲樂觀,有近四成預計未來一年他們的中國業務有望增長至少30%,約一成預計增長至少50%。

除了RCEP助推這一積極因素外,調查顯示,中國的超大規模市場、勞動力成本優勢以及經濟增長前景等因素,繼續成爲海外企業拓展中國業務的主要動力。

滙豐(中國)銀行行長兼行政總裁王雲峯也表示,中國堅定不移地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倡導經濟全球化,積極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這不僅爲世界經濟增長提供動能,也爲中國經濟自身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RCEP作爲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在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方面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中國作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正以其超大規模的市場爲RCEP成員國以及更廣泛的全球企業創造業務發展機遇。

報告還顯示,超九成(93%)RCEP成員國受訪企業認爲這一自貿協定將有望增加他們與中國的貿易往來;談及在中國市場的投資重點時,受訪海外企業表示,未來12個月內他們將優先投資於技術升級和數字化建設,其中超過四成(43%)的受訪企業計劃重點投資於技術和創新,39%的受訪企業則計劃重點提升數字化服務能力和數字化平臺。

而被問及是否有計劃擴展他們在中國的供應鏈時,有四分之三的受訪海外企業表示計劃未來24個月內拓展在中國的供應鏈,RCEP成員國的企業更爲積極——78%的RCEP企業有此計劃,高於其他市場的平均比例(70%)。同時,受訪企業也在計劃對他們在中國的供應鏈進行多項變革,包括在供應鏈管理中提升數字技術的應用(91%)、在更多區域佈局(89%)以及進一步聚焦戰略供應商(89%)。

來源:華夏時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