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第五屆中國企業論壇在山東濟南啓幕。本屆論壇主題是“中國企業新徵程新跨越”,會上集中發佈了《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報告(2022)》《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報告》《2022中國企業輿論傳播報告》。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祕書長彭華崗出席並主持發佈會。

今年8月,國務院印發意見,支持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這是黨中央提出“雙碳”戰略以來,全國第一個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爲主題的戰略佈局;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以國發文件賦予山東的戰略任務。山東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孫愛軍發佈的《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報告》中重點突出“五個聚焦”,展示山東對於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

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打造全國區域創新中心

報告提出,山東將突出戰略科技力量建設,高質量建設海洋和國家實驗室,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等領域重組一批全國重點實驗室,構建完善“1313”四級實驗室體系,爭取更多大科學裝置納入國家佈局,實施創新創業共同體培育計劃,打造新型研發機構羣。

其中,山東將突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省財政科技投入每年增長10%,深入實施大科學計劃大科學工程,開展基礎研究十年行動。聚焦北斗、核能、人工智能等領域,每年實施一批重大“技術攻關+產業化應用”項目,力爭五年取得150項填補國內空白的重大牽引性成果。

突出創新主體培育,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梯次培育更多專精特新“小巨人”、製造業“單項冠軍”“瞪羚”“獨角獸”企業,力爭5年內實現高新技術企業總量翻番。

突出高端人才引育,實施戰略科學家躍升計劃,建立頂尖人才“直通車”機制,打造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加快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學科建設,打造全國重要的人才高地和科創策源地。

聚焦深化動能轉換 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據瞭解,山東將持續做優做大“十強產業”,通過“三個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引領力的世界級產業集羣,加快建設進製造業強省、質量強省、數字強省。

着力提升傳統產業。“一企一策”推進智能化改造,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質量提升行動,加快突破工業母機關鍵原材料等高端領域,持續優化重大生產力佈局,建設世界級先進鋼製和綠色化工產業集羣,建成世界一流的基礎產業戰略基地。

着力突破新系產業,實施標誌性產業鏈突破工程,集中打造11條世界級產業鏈、200以上產業生態主導型“鏈主”企業,集中培育壯大7個國家級、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佈局建設空天信息、磁懸浮、元宇宙等未來產業示範園區,培育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一批千億級、萬億級增長引擎。

着力深化數字賦能,提速佈局數字基建,建設一批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打造海爾卡奧斯、浪潮雲洲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高質量建成國家工業互聯網示範區。集中培育先進計算、新型智能終端、超高清視頻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羣,力爭五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比實現翻番。

聚焦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

山東有序實施碳達峯碳中和,堅持先立後破、通盤謀劃,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擴大“外電入魯”規模,建設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海上光伏、膠東半島核電、魯北鹽鹼灘塗地風光儲輸一體化、魯西南採煤沉陷區“光伏+”等五大清潔能源基地,推進陸上風電建設,加快完善新型能源體系。

堅持嚴控“兩高”、優化其他,搭建電子監管平臺,對“兩高”項目實施清單管理、分類處置、動態監控,嚴格落實產能、能耗、煤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減量或等量替代,深入實施新一輪“四減四增”行動,爲綠色低碳產業騰出發展空間。

堅持穩妥有序控碳減碳,“一業一策”推進碳達峯十大工程,實施碳金融發展三年行動,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碳匯補償和交易機制,穩步推進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

聚焦落實重大戰略 協同推進城鄉陸海高質量發展

山東將發揮好連接南北、陸海統籌的紐帶作用,以實施重大國家戰略爲牽引,構築高質量發展的空間動力系統。

深入實施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嚴格落實“四水四定”,加快構建現代水網。實施東平湖、南四湖等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創建黃河口、長島國家公園,加強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建設黃河下游生態廊道。建設交通強國山東示範區,構建“四橫五縱沿黃達海”十大通道。編制濟南、青島都市圈發展規劃,實施突破菏澤、魯西崛起三年行動,紮實推進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省級新區建設,引領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全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確保糧食產能穩定在1100億斤以上,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培育百億級、千億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羣,保持農業全產業鏈領先優勢。

全力爭當海洋強國排頭兵。實施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打造山東半島世界級港口羣,培育海工裝備、海洋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集羣,實施現代漁業“藍色良種”工程,建設國家深海基因庫,建成全國海洋經濟引領區。

聚焦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

報告提出,山東堅持擴大內需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深入實施外貿固穩提質等“十大擴需求”行動,全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全面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快國有經濟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健全支持民企改革發展政策。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完善現代流通體系,培育一批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

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新優勢。深度融入“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上合示範區建設水平,實施自貿試驗區2. 0版,創建中日韓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加快建設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推動跨境電商、境外經貿合作區提檔升級,擴大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峯會、儒商大會等影響力。

全面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深入開展“雙全雙百”工程,加快建設“無證明之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努力打造最優政策環境、法治環境、政務環境、金融環境、人文環境,讓企業家在山東有地位、有榮譽、有歸屬、有成就。

縱覽報告,內容詳實而具體,體現出山東爲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滿滿的誠意與決心,體現出山東必將紮實推動先行區建設各項任務落地落實的底氣,未來一個綠色、生機盎然的山東正徐徐展現於我們眼前。

【責任編輯:王佔朝】

相關文章